關於景色的開學作文
2024-09-02 18:18:10 1
有人喜歡泰山的壯麗景色,也有人喜歡香山紅葉似火的景色,可我卻喜歡月下朦朧的景色。今天小編就來分享關於景色的開學作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關於景色的開學作文(一)
人們常常讚揚公園裡的花朵,樹木的嬌豔美麗、翠綠挺拔。然而人們卻常常忘記了這樣一種樹,這種樹整日灰頭土臉地站在馬路的旁邊,形成了一條「特殊」的風景線。
這便是行道樹。
它們每日靜靜地站在車水馬龍的馬路旁邊,在塵土飛揚、尾氣漫天的環境中默默地生長。它雖不像松樹般堅毅,但也算得上是挺拔;雖不像梧桐樹般繁茂,但也算是繁蔭;雖不像銀杏般翠綠美麗,但在盛夏時也能緩解路人緊張而焦急的心情;它便是行道樹,它幾乎沒有什麼特點,導致被人們隨意地安插在馬路旁邊,隨意地起了個名字——行道樹。
行道樹每日不停地奉獻著,空氣中的塵土許多都吸附在它的樹葉上,它的樹葉不斷地為人們淨化著空氣。然而人們卻不怎麼領情:人們敬仰在森林中自顧自生長的樹,欣賞它們的高大、挺拔與力爭向上。人們寧可花錢去公園欣賞那些受人呵護的樹木,也不會對行道樹身上停留一會,還會鄙夷的目光掃視這默默奉獻的樹木。
這樣默默奉獻的行道樹,難道不像那些城市環衛工人嗎?他們每天從凌晨2時開始清掃城市,當人們出門時,街道已經變得乾淨整潔了。可是人們卻總是鄙夷的目光盯著他們,絲毫不對他們的奉獻表示感謝。而我卻要讚揚他們,他們是這個城市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他們的無私奉獻難道不值得讚揚?
過去,我也很少注意到馬路旁的行道樹,而現在我會用讚揚的目光看著它們,我想它們在這城市中並不普通,是特別的,是一道不尋常的風景線。
關於景色的開學作文(二)
每當身邊響起清雅的絲竹之音,總會想起故鄉,而在濃濃的思鄉情中,腦海中總會浮現出一幅再熟悉不過的畫面。
淡淡的雲半遮半擋著頭頂的圓月,絲絲銀暉散落在身後的楓樹。楓葉在久經風霜後展現出紅綠相間之顏。晶瑩的水珠飽含著月光的餘暉,像一張張汗津津的小臉。透過樹葉的縫隙,隱約在地上現出樹的輪廓。
這情景雖已很久不見,但我仍能聽到那時的蟲鳴,仍能聞到熟透了的玉米的陣香,仍能看到如丹的楓葉、皎潔的月光,還有那清晰而又隱約的楓影。
回憶起背倚著樹獨坐在曠野中的時候,都會想到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的詞句,融入一種清新、淡雅、委婉含蓄的意境,一種獨享曾被冷落過的世界的感覺。
久久陶醉於月下楓影,聽!是每一個生靈的心在躍動,推脫光怪陸離的陰影,感覺、感受、感動於每一分純潔、靜默,最終大徹大悟。看!那是心在哭泣、歡笑、低語……月光、楓影化作一面水的心鏡,擺在你面前,容不得丁點兒的雜亂與喧囂,汙穢與骯髒。
渴望再次回到那月下的楓影,陶醉與涼爽的秋風、皎潔的明月、如丹的楓葉,還有,心的訴說……
關於景色的開學作文(三)
停格在最後,我望著你飄落,在風中悽寂地旋轉,一點一點,看著你跌入地獄,大地黝黑的身軀不再是你的歸宿,而今,你又該歸於何處?心漸漸的沉重,你的夢你的願已被這場冬風衝刷得模糊。我該如何尋覓?
冬起的最初,你綻放於樹尖,我看著你燦爛,在悽風冷雨中,你忙碌著,不斷的汲取深入黑土的精華。那時,我便懂你。你在積蓄,積蓄著一個夢,一個悽美的希冀。是冬將你喚醒,無論春的忽略還是冬的憐憫,你醒來了,揉開朦朧的睡眼,你急切的呼吸著,只是空氣中瀰漫著悲涼與死亡的氣息,驀然,你明白了一切,在不該存在時出現,於是註定了你的離去,撫著你枯瘦的脈絡,聽見你在告訴我,將與冬一同離去。
冬風泛濫,沁雨蕭條,風中,飄灑著一個個美麗的精靈,你躲藏於樹中,然後,看著無數熟悉的葉凋落,如蝶似夢,卻又令人心寒。我躲在一旁怯怯地望著你,絲毫不敢靠近。害怕,一絲微弱的呼吸都足以使你消逝。等待總是使人不安的,因為誰也不知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不知何時,你最後的悲鳴將埋葬在這夜雨間。
一晚輾轉,一夜擔憂,懷著疑惑,我來到你的身邊,雨兒早已歸於大地,冬風留下一地失落的眼淚,我緩緩呼氣,因為渺小,風雨終歸是忽略了你,你的夢並沒被雨濁。
看著你虛弱的身子拖著一兩滴雨水,晶瑩,光亮,澄澈著冬的影子。擔心你無力承受,於是顫抖的手想要拭去,拭去你一夜的悲涼,落了,就在一瞬間你從我眼中飄落,癱軟在地上,悲涼的雨水沁進衣裳,灑落在心頭,空氣一下子凝固,愣愣的看著你,忘記了落淚,忘記了哭泣,平靜的看著你墜落,仿佛是沒有歸底的大地,風起,你的心已被寒風帶走,不知該歸於何處,而我的心依舊墜落,無法停留。
你的一生只有一場夢,毀了你,我又該停留何方?雨如風般飄揚,衝洗著我,而我的罪呢?是了結了你的痛,還是折了你的夢,沒有人能告訴我。
對你的憐,讓我關注你;對你的愛,卻毀了你。風雨中,留下我孤單的影子,和滿地的哀。
關於景色的開學作文(四)
冥冥中,是誰在吟誦「夭嬌蟠龍入畫圖,青林紅樹兩模糊。晚來岸幘江天望,幾點雲帆淡欲無」?
驀然抬起頭,看到那沉穩而博大的蟠龍山。
兒時,我有幸居住在蟠龍山腳。清晨,當太陽冉冉升起的時候,蟠龍山穩穩地矗立在那裡,靜靜地聆聽著鳥兒的歌唱,感受著翠綠的樹葉上露珠的滾動;傍晚,當太陽漸漸歸家的時候,蟠龍山又以它那博個的胸襟呵護著所有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
蟠龍山一向是沉默的;而我卻一如既往地喜愛它,念著它。在我的心裡,它早已沸騰,就如同一位思維活躍、器宇軒昂的詩人、哲學家。
他,向我走來,不緊不慢地邁開步伐,鎮靜而嚴肅,莊嚴而淡然。
他生於山觀而長於山觀,他是我們山觀人永世的驕傲。
他,不因世事變遷而轉變觀念,一步步,一點點,沉穩地前進,創立了「彌灑社」,寫了上百本書,還得到偉大的作家領袖魯迅「蓋全群之家作」的好稱。
他,雖經歷了「文化大革命」,被批鬥,被劃為右派。然而他靜靜地,忍受著恥辱,不曾輟筆。作品有上百,譯文,更是有1000萬字。
生於斯而名於斯。他的沉穩,讓我們每個人都記住了他——胡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