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感人的故事作文400
2024-09-03 17:32:10
我們生活中的事情,有許許多多,其中有許多事是令人感動的、驚喜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感人的事作文,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感人的事作文1】
星期天下午,我到郵局去了寄信。
我仗著人小個子矮的優勢從人縫了鑽了進去。買到了郵票和信封。找了一個狹小的空位。低頭寫著收信人和姓名。突然耳畔傳來了陌生的叫聲:「小妹妹,你的筆借我用下好嗎?」我循聲抬起了頭,是一位長的又黑又醜的姑娘站在我的身旁,見到她這副尊容,我的心突然加快,竟然感到一陣噁心,真想趕快躲開,布料令人討厭的她也挪了挪身體朝我抿嘴微笑。只見她不高不胖,穿著樸實,年紀大概十七八歲。雖然她長的不美,但瘦的臉上和一雙水靈靈的眼睛裡都蘊藏著善意,給人一種友好的感覺,我想,她大概是附近某間工廠打工的吧。
我正在猶豫,她禮貌地重新說道:好妹妹,你的筆借我用下好嗎?眼神裡帶著期盼和焦急。我把筆遞給了她,可她接過手中的筆後,似乎又猶豫,臉上顯出為難的表情。我望著她尷尬的臉色,心裡真的不是滋味。「你這人真是的,筆拿去了還呆啥,快寫啊?」我違心遞催促她說。她見我生氣了,急得要哭似的:「好妹妹,都怪我不好,其實……」她欲說又止。「你怎麼拉?」我慌亂地追問。「我的字寫的不好,真擔心把地址寫錯了,這樣吧你幫我寫,我給你兩元的報酬,怎麼樣?」她說著從衣兜裡拿出一張嶄新的人民幣。見她這種舉動,我感到受辱一般。她看著我生氣的樣子,反而笑著說:「我知道你不會要我的錢,才打膽的求不幫助。」
當我拿過信封和一張寫有地址的紙時,便聽她的敘述。她家住在一個窮山溝,來此打工將近一個年頭,前幾天她在電視上看到一些貧困地區的孩子因家裡窮而沒上學,小小年紀就要跟著父母種田。「實在太可憐了!」她說:「我就時因為家裡窮,只讀到三年級就綴學了。出來打工使我嘗到了沒文化的苦頭。我不想看到更多的弟弟`妹妹走我這條不幸的路。
我要把我一年打工積蓄的四百元,捐獻給`希望工程`我是真心誠意的。」聽完她感人肺腑的一席話,我不禁熱淚盈眶,更慚愧得無地自容……我幫她些好地址,寄完信,看著她消失在人群中。我突然想起哲人得一段話:「外在美是暫時得,是不可靠得,只有內在美才是真正得美、永恆得美。
【感人的事作文2】
每次,當我遇到下雨時,我就會想起我親愛的母親,想起讓我感動的事。
今天下午,不知道是誰惹了老天爺,窗外的天氣突然烏雲遮日,天空一片漆黑,還伴隨著一陣陣風,過了一會,進下了大暴雨,「譁譁譁」這突如其來的大雨傾盆而下。我的心情也隨著變得應陰暗起來:怎麼辦怎麼辦,著大雨說下就下,我又沒帶傘,身上又沒錢,爸爸媽媽又在上班沒辦法來了。我望著天上陰冷的天空,這雨一時半會又不會停下,我的心情糟糕透了。
看著同學一群有一群地走出了校園,真是羨慕的很。就在這時,一個親切的聲音傳入了我的耳朵:」哲輝!」回頭一看,是媽媽!我激動的叫了起來,只見媽媽頂著暴雨,騎著自行車,自行車在雨中搖搖晃晃,像一隻小螞蟻一樣,看著,媽媽已經來到了我身邊,媽媽一手拽這我上了車,一路上,小小的雨傘弱不禁風,在雨中不停地搖晃,媽媽索性把雨傘收了,把雨衣連個披在了我身上,自己盡受風雨,我幾次先把雨衣幫媽媽套上,可是幾次都沒有成功。。幾個小時的與風雨搏鬥才回到了家,「呀!」奶奶意見媽媽被雨淋成落湯雞十分驚訝,忙問「這是怎麼了啊,你不是上班去了嗎?」「沒事」媽媽解釋道「一路上雨傘破了,就這樣咯!」說完,媽媽就筆者地走進廁所「我洗個澡」媽媽說了一句話後就進去了,廁所裡還時不時的傳來噴嚏聲,我看著媽媽憔悴的背影,不由得哭了。
【感人的事作文3】
一頭金黃色略帶捲曲的頭髮,濃眉大眼,也許在人群中你並不會去注意她,但就是她陪伴我們走過了四年的風霜雨雪,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記得那是三年級期未的一次學科競賽,放學前,老師偶爾問起這次競賽時,驚奇地發現我們同學都認為這次競賽十分的難。翁老師的臉一下子陰沉下來,三步並成兩步衝向教導處,看完我們班的試卷後,著急、難過、失望一下子湧上翁老師的心頭。放學後,翁老師和鄭老師一直在討論這次學科競賽。第二天早上,我們發現翁老師怪怪的,眼圈紅紅的,像是哭過似的。
「難道是我們犯錯誤了,還是。。。。。。」我心裡嘀咕著。吃完午飯,翁老師把我們召集起來,給我們看了昨天晚上連夜發給鄭老師的兩封包含著對學生無比關懷的郵件。當時我覺得十分奇怪,為什麼昨天那麼晚翁老師還給鄭老師發郵件呢?難道真的發生了什麼事?當我們全班看完了這兩封郵件時,我們不禁潸然淚下,現在我才明白原來老師對我們的愛是那麼的深沉,對工作責任心是那麼的強,此時翁老師也忍不住了,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似的滾了下來。教室裡一片寂靜,隱約聽見嗚咽聲,我的心就像洶湧澎湃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靜。
「大家都別哭了,接下來讓我們大家繼續努力,共創輝煌吧!」「好」我們一齊回答。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很久,但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刻,我暗暗地發誓,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不辜負老師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