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仲舉訪仙
2024-08-05 01:00:11
永平府秀才吳仲舉,自幼生性聰穎,勤奮好學,過目成誦。儘管家境貧寒,吳仲舉的父母卻一心要把兒子培養成人,日後光宗耀祖。可是,人有旦夕禍福,在吳仲舉十二歲這年父親死於瘟疫,拋下孤兒寡母日子更加艱難。母親白天給財主家當漿洗婆,夜間紡線、織布,拼死拼活也要供兒子讀書。吳仲舉非常懂事,深知寡母的艱辛,決心發奮勤學,寒窗苦讀絲毫不敢懈怠,一定不辜負爹娘的期望。幾年後,吳仲舉終於學得經綸滿腹,但他幾次進京赴考,終是榜上無名!老母辭世後,吳仲舉孤身一人無依無靠,不但求取功名無望,連生活都難以維持。他怨恨天道不公,怨恨自己命運不濟,愧對九泉下的父母,愧對祖宗,不想潦倒一生卻又無可奈何。後來,他聽人說八百裡燕山深處有一座「如意山」,如意山中有一位如意老仙翁,凡善男信女虔誠地進山參謁,老仙翁便現身面前,並大發慈悲賜其一生「萬事如意」……古往今來,曾有多少窮苦人和失意人不畏跋涉之苦前往如意山中尋訪老仙翁。吳仲舉便決意步先人後塵,帶著一顆無比虔誠的心前往如意山,求老仙翁恩賜,讓他將來有個出頭之日……
經過艱難的長途跋涉,吳仲舉終於來到了如意山中。這裡山高林密,到處荊棘叢生,少有人煙。這天,黃昏時分吳仲舉來到一座殘破的山神廟前,這裡前後沒有人家,吳仲舉便想在這破廟中夜宿。當他來到破廟前時,猛然發現廟門前一棵半枯的老松樹枝杈上吊著一個人!吳仲舉驚得一抖——什麼人吊死在這裡?由於害怕,他正想逃開,那吊人的繩子卻突然斷了,吊著的那個人撲通掉在地上,並發出輕輕的哼聲。吳仲舉心想,大概是這上吊人還沒有斷氣,自已既然趕上了何不上前救他一命……於是,吳仲舉便走了過去,近前一看,上吊人原來是一個中年漢子,不待吳仲舉伸手那漢子卻從地上爬了起來,長長的舌頭從嘴裡耷拉岀來,十分駭人!吳仲舉嚇得渾身一抖倒退了幾步。那人卻把長舌縮進嘴裡,呵呵笑著對吳仲舉說:「這位兄弟別害怕,實不相瞞,我是一個吊死鬼。但我不害你,我想跟兄弟做個朋友……」吳仲舉心中暗想,吊死鬼要和我做朋友?看來此事兇多吉少,多加小心才是……那吊死鬼又問吳仲舉說:「兄弟,你一個人來到這大山裡做什麼?」吳仲舉便把自已的身世和尋訪如意老仙翁的事如實說了。吊死鬼聽了哈哈大笑道:「你這蠢秀才真是個呆子!人生富貴貧賤都是命中造定,那如意仙翁也管不了你的事,你就別做美夢了!我生前是個靠討要生活的叫花子,整天餓肚子,挨冷受凍,還經常被狗咬得血肉模糊,又天天遭人白眼。這樣的日子活著哪如死了好?所以,三年前我就吊死在這座破廟前的歪脖松樹上了。你生來窮命,活著也是幹受罪,倒不如死了好!死了死了,什麼煩惱痛苦就都沒有了,乾脆你也吊在這棵樹上吧,來,我幫幫你上吊……」吳仲舉一聽心裡立刻明白了,原來這個吊死鬼要抓他做「替身」,抓到「替身」吊死鬼就可以轉生為人了……吳仲舉又想,吊死鬼說死了好,那麼他為啥還要抓「替身」呢?看來他還是不願意做鬼,他還是願意做人。鬼都想作人,人為什麼要死呢?吳仲舉這會兒也不害怕了,他壯起膽子聲色俱厲地對吊死鬼說:「你這個吊死鬼休要打我的主意,我吳仲舉雖然命運多舛,但我決不矢志,輕生而死。我捨生忘死也要尋到如意仙翁,我一定要以虔誠之心感動老仙翁幫助我改變命運!」吳仲舉這一頓狠狠地訓斥,吊死鬼一下子洩了氣,便垂頭喪氣地溜走了……
吳仲舉心志彌堅也就不在乎什麼鬼、怪了,加之身體勞乏,這天晩上他就躺在破廟裡卻睡得很香,當他睜開眼時已是紅日東升。吳仲舉便起身離開山神廟,繼續往大山深處走去。兩天後,他又來到一座廟宇前。廟宇依山洞而建,除正殿外還有兩間廂房。吳仲舉走至跟前一看,房屋雖然破敗但院子卻很乾淨,並且栽植著幾種花樹,一位老道士正在澆花鋤草。又飢又渴的吳仲舉正想討點水喝,便向老道士躬身施禮道:「老師父,小生一路勞乏口渴難耐,請老師父賜口水喝吧……」老道士放下手中工具回禮道:「客人請進,齋房敘話。」
吳仲舉隨老道士走進齋房,道士便生火煮茶,不大工夫熱騰騰的茶水便端到了吳仲舉面前。兩個人對面而坐,一邊吃茶一邊聊了起來。老道士問吳仲舉尊姓大名、家鄉住處,為何孤身一人來到山中。吳仲舉一一告之,並講述了自已寒窗苦讀數年卻鬱郁不得志,故此來到如意山中尋訪如意老仙翁,求老仙翁慈悲賜他萬事如意,日後高榜得中……老道士聽了微微笑道:「書生如此執迷功名利祿,豈不可笑?你可曾想過,即便中榜做上一官半職,嬌妻美妾,錦衣玉食,但那富貴榮華不過是過眼煙雲。一生為士途所累,勞心勞神,且官場險惡,稍不留意便會成為階下之囚刀下之鬼……佛家說回頭是岸,我勸你不要去尋什麼如意老仙翁了,就留在這深山小廟中做我的道友,遠離塵囂,清心寡欲,自在修行,靜觀山花,閒聽鳥語,豈不勝過塵世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