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癌性疼痛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13:27:36 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癌性疼痛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治療腫瘤的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癌性疼痛(簡稱癌痛)是癌症晚期患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由於其劇烈而又持久,成為影響晚期腫瘤病人生存質量的一個嚴重問題。據資料統計,全世界每年有400萬癌症患者遭受疼痛的折磨,我國每年約有180萬癌痛患者,是一個龐大的疾患群體。從臨床上看,對惡性腫瘤所致的癌痛的處理,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都甚感棘手。西醫的治療藥物主要有非阿片和阿片類,長期的臨床實踐證明,這些治療癌痛的西藥雖確有一時之效,但很容易出現成癮性、耐藥性和依賴性,且成癮、耐藥、依賴三者惡性循環,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 從中醫藥方面講,目前的旨在治療癌痛的中藥存在兩個明顯的不足一是效果不夠明顯,二是見效比較遲緩。由於得不到有效藥物的治療,大批癌症晚期患者備受癌痛的煎熬,感到特別痛苦,甚至痛不欲生,患者及其家屬對此很不滿意。針對以上提出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癌性疼痛的中藥,它能解決以往此類中藥治療中效果不夠明顯,見效比較遲緩的問題,效果好、見效快,具有效果顯著,藥效確切,見效較快的優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I、一種治療癌性疼痛的中藥,採用中藥原料製備,中藥原料的重量配比為
山根3-9份硃砂根3-9份當歸6-18份
靈芝6——18份三七4——12份地黃6——18份
這種治療癌性疼痛的中藥是由下列方法製成的
(1)按上述重量比,將靈芝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靈芝多糖,工藝流程如下將靈芝破碎成顆粒狀,過40目篩一用1:20的熱水(95°C)浸提一浸提液減壓、濃縮一用3倍體積的95%乙醇混合、靜置10 —12小時、離心一加75%的乙醇,沉澱多糖一烘乾得靈芝多糖提取物細粉;
(2)按上述重量比,將三七用醇解水提取法進行提取,方法是,將三七粉末用I.6倍70%乙醇解吸後,以20倍水位容積在45°C及-0. 084MPa下進行減壓內P沸騰提取,提取2次,4min/次,提取液經濃縮後,直接採用大孔樹脂進行吸附分離得提取物三七總皂苷細粉;
(3)按上述重量比,將山豆根、硃砂根、當歸、地黃經常規水提取工藝提取,製成浸膏,烘乾粉碎,得提取物細粉;與上述(I)、(2)兩種提取物細粉混合,攪拌均勻,製成中藥顆粒劑、膠囊劑、片劑。本發明根據民間傳統配方,根據中醫扶正培本、活血化瘀的理論,精心研製而成。我們研究認為,癌痛的病因,主要是「因虛則痛」。由於癌痛發生在癌症晚期,免疫力嚴重低下,久病之後氣血虧虛,血液粘稠,血管瘀阻,血液流動不暢,造成組織供血不足,經絡失養,臟腑虧損而致不榮則痛,正所謂「脈泣而血虛,血虛則痛」。所以,治當扶正培本,益氣養血,活血化瘀止痛。本方之中靈芝、地黃扶正培本,益氣養血,養心安神,補益五臟,增強機體免疫力;伍以當歸、三七、硃砂根均有活血化瘀功能,皆有「止痛」作用,當歸既能生血養血,又能活血化瘀,是活血而止痛;三七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止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點,是化瘀而止痛;硃砂根祛風除溼,活血止痛,解毒消腫,是消腫而止痛,三味相須為用活血止痛作用更為顯著;地黃滋陰清熱,養血潤燥,涼血止血,為緩解癌痛生津潤燥解煩;佐以山豆根清熱解毒,消腫抗癌;中醫認為,氣為血帥,血為氣母,靈芝、地黃與當歸、三七、硃砂根為伍,氣旺血足,氣血充盈,免疫力的「清除」作用使血液清潔,不再粘稠,富有流動性,使血管瘀阻緩解,血流通暢;「通則不痛」,氧充盈豐沛地供養,疼痛自然緩解消失。縱觀全方,諸藥配伍,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共奏扶正培本,益氣養血,滋陰潤燥,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果好,見效快,具有效果顯著,藥效確切,見效較快的優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通過以下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具體說明
I、取以下配方(重量按克為單位):
山豆根300克硃砂根300克當歸600克
靈芝600克三七400克地黃600克
按規定重量,用水提醇沉法將靈芝進行提取;用醇解水提取法將三七進行提取;用常規水提取工藝將山豆根、硃砂根、當歸、地黃提取,共製成提取物細粉280克,將上述提取物細粉混合,攪拌均勻,製成細小顆粒,裝入0號膠囊,製成中藥膠囊933粒,每粒膠囊內含中藥提取物0.3克。2、取以下配方(重量按克為單位)
山豆根600克硃砂根600克當歸1200克
靈芝1200克三七800克地黃1200克
按上述同樣的方法,製成中藥膠囊1866粒,每粒膠囊內含中藥提取物0.3克。3、取以下配方(重量按克為單位)
山豆根900克硃砂根900克當歸1800克
靈芝1800克三七1200克地黃1800克
按上述同樣的方法,製成中藥膠囊2800粒,每粒膠囊內含中藥提取物0. 3克。4、取以下配方(按重量比)
山根4份硃砂根4份當歸9份
靈芝9份三七5份地黃9份
按上述同樣的方法,製成中藥膠囊,每粒膠囊內含中藥提取物0. 3克。5、取以下配方(按重量比)
山根8份硃砂根8份當歸17份
靈芝17份三七11份地黃17份
按上述同樣的方法,製成中藥膠囊,每粒膠囊內含中藥提取物0.3克。臨床資料
本發明以中醫癌症患者為例,經19例臨床觀察。選擇中醫診斷癌性疼痛為標準癌症患者出現癌性疼痛,輕微疼痛,或者反覆疼痛,或者持續疼痛,或者劇烈疼痛。如上症狀,即可確診。在確診觀察的對象中,男性11例,女性8例,無其它嚴重疾病,年齡為45歲一69歲,平均年齡58. 4歲。療效判定
按1987年WHO關於癌症疼痛採用程度積分,即疼痛分級
I分痛輕,不影響睡眠及飲食。 2. 5分困擾痛,痛反覆發作,出現疼痛表情,痛時中斷工作,並影響飲食、睡眠。5分疲憊痛,持續疼痛,表情痛苦。7. 5分難忍痛——痛明顯,但尚能忍受,有明顯痛苦表情。10分劇烈痛一痛劇烈難忍,伴情緒、體位的明顯變化,如呻吟不止或叫喊,脈搏或呼吸加快,面色蒼白,出冷汗,血壓下降。總分疼痛分+疼痛小時/日,按上述分值計算。I、顯效總分下降50%以上。2、有效總分下降1% 49%。3、無效疼痛不減,病症無變化。臨床實驗時,停服其它藥物和保健營養品。服用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2製作的中藥膠囊,觀察30天,為一個療程。服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4粒膠囊,每粒膠囊內含中藥提取物0. 3克,飯後溫開水送服,一周後症狀即有緩解,服用30天後,症狀明顯改善。臨床實驗的19人中,顯效7人,有效9人,無效3人,總有效率84. 2%。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癌性疼痛的中藥,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是採用中藥原料製備,中藥原料的重量配比為 山 根3-9份硃砂根3-9份當歸6-18份 靈芝6——18份三七4——12份地 黃6——18份 這種治療癌性疼痛的中藥是由下列方法製成的 (O按上述重量比,將靈芝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靈芝多糖,工藝流程如下將靈芝破碎成顆粒狀,過40目篩一用1:20的熱水(95°C)浸提一浸提液減壓、濃縮一用3倍體積的95%乙醇混合、靜置10 —12小時、離心一加75%的乙醇,沉澱多糖一烘乾得靈芝多糖提取物細粉; (2)按上述重量比,將三七用醇解水提取法進行提取,方法是,將三七粉末用I.6倍70%乙醇解吸後,以20倍水位容積在45°C及-O. 084MPa下進行減壓內P沸騰提取,提取2次,4min/次,提取液經濃縮後,直接採用大孔樹脂進行吸附分離得提取物三七總皂苷細粉; (3)按上述重量比,將山豆根、硃砂根、當歸、地黃經常規水提取工藝提取,製成浸膏,烘乾粉碎,得提取物細粉;與上述(I )、(2)兩種提取物細粉混合,攪拌均勻,製成中藥顆粒劑、膠囊劑、片劑。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癌性疼痛的中藥,屬治療腫瘤的中藥領域;其目的是效果好、見效快;本發明採用山豆根、硃砂根、當歸、靈芝、三七、地黃等原料製成;它具有扶正培本,益氣養血,滋陰潤燥,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具有效果顯著,藥效確切,見效較快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P25/04GK102631462SQ20121009577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4日
發明者劉新壯 申請人:北京綠源求證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