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終端盒的製作方法
2024-01-29 12:10:1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控制終端配件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汽車終端盒。
背景技術:
汽車終端盒是汽車控制管理系統的終端,是進行汽車控制的大腦和核心,故而對汽車終端盒的保護是汽車安全穩定運行的關鍵。
現有技術中的一種汽車終端盒,包括殼體、殼體內的電路板以及元器件,殼體通過螺釘直接固定在汽車上,由於汽車行駛速度快,在經過顛簸路段,汽車的車身難免受到較大震動,精密器件很有可能由於顛簸損壞,進而汽車終端盒則可能因為振動損壞而無法正常使用,因此汽車終端盒還具有改進的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汽車終端盒,有助於避免汽車終端盒由于振動而損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汽車終端盒,包括外殼主體,所述外殼主體上設有用於固定的支腳,所述支腳上開設有貫穿孔,所述貫穿孔內穿設有可供螺栓固定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與支腳之間設有用於減震的彈性件。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外殼主體上設有用於固定的支腳,且在支腳上開設有貫穿孔,固定座從貫穿孔的一側貫穿至貫穿孔的另一側,則通過固定座內穿設螺栓即可將支腳以及外殼主體固定,固定方式簡單,固定效果牢固,同時,在固定座與支腳之間設有彈性件,在汽車顛簸時,彈性件受力形變,由於彈性件的減震作用,可以有效緩衝顛簸時外殼主體以及外殼主體內的元器件受到的衝擊力,進而有助於避免終端盒因長時間振動而損壞內部器件,從而給終端盒內部器件以更好的保護,一定程度上有益於增長終端盒的使用壽命。
優選的,所述固定座包括位於貫穿孔軸向的兩側且彼此間螺紋連接的下底座以及上底座。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上底座以及下底座分設於貫穿孔軸向的兩側,且二者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則可以方便的將固定座分拆為兩部分,且安裝時只需擰緊上底座與下底座即可,簡單方便。
優選的,所述下底座包括位於貫穿孔軸向一側的下端蓋以及位於貫穿孔內且與下端蓋一體連接的外套筒,所述上底座包括位於支腳另一側的上端蓋以及與上端蓋一體連接且與外套筒螺紋連接的內套筒。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下底座包括下端蓋以及與下端蓋一體連接的外套筒,上底座包括上端蓋以及與上端蓋一體連接的內套筒,下端蓋位於貫穿孔軸向的一側,上端蓋位於貫穿孔軸向的另一側,上端蓋與支腳之間、下端蓋與支腳之間設有彈性件,上端蓋以及支腳的端面分別相抵於彈性件的兩側,下端蓋以及支腳的另一端面分別相抵於另一彈性件的兩側,同時外套筒相抵於彈性件,而彈性件又相抵於貫穿孔的內壁,則在通過螺栓將固定座固定時,也實現了支腳以及終端盒的固定,且彈性件受力形變後可以有效的緩衝支腳受到的固定座的衝擊力,給終端盒以較好的保護。
優選的,所述彈性件包括位於所述下端蓋與支腳之間以及所述上端蓋與支腳之間的空氣彈簧。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空氣彈簧是減震效果極佳的彈性件種類之一,兩個空氣彈簧分別位於下端蓋與支腳之間以及上端蓋與支腳之間,當固定座受到較大的衝擊力時,在沿貫穿孔軸向上,空氣彈簧受力後首先發生形變,由於空氣彈簧的緩衝,可以減緩支腳以及終端盒所受衝擊力的強度以減小振動損傷,進而在貫穿孔軸向上較好的保護了終端盒。
優選的,所述彈性件還包括位於外套筒與貫穿孔的側壁之間的橡膠套。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橡膠套位於外套筒與貫穿孔的側壁之間,當固定座受到沿貫穿孔徑向的衝擊力時,橡膠套首先受到衝擊形變,減緩了支腳受到的沿貫穿孔徑向的直接衝擊,進而在貫穿孔徑向上較好的保護了終端盒。
優選的,所述支腳上環繞設有保護空氣彈簧的保護邊。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支腳的邊沿環繞設有保護邊,保護邊將空氣彈簧圈在邊內,又由於上端蓋以及下端蓋的阻隔,從而將空氣彈簧很好的包圍,給其以較好的保護以免受外界的剮蹭等。
優選的,所述保護邊延伸至外殼主體,且保護邊與外殼主體相交處設有加強部。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保護邊從支腳上直接延伸至外殼主體,故而增加了了支腳邊沿的厚度,增強了支腳的強度,此為,在保護邊與外殼主體的相交處的設有加強部,從而進一步增強了支腳的強度,使終端盒固定的更加穩定與牢固。
優選的,所述支腳位於加強部的內側設有與外殼主體相連的加強筋。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保護邊以及加強部位於支腳的邊沿,而加強筋設置於支腳上位於保護邊以及加強部的內側,從而加厚了支腳內側位置的厚度,進一步增強了支腳的強度,使終端盒固定的更加穩定與牢固。
優選的,所述外殼主體的外部還設有空腔,所述空腔內設有用於減震的氣囊。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外殼主體的外部設有空腔,空氣內設有氣囊,氣囊相抵於汽車上,當汽車振動時,氣囊受力發生形變抵消了一部分衝擊力,從而進一步增強了對汽車終端盒的減震效果。
優選的,所述空腔內設有供螺釘穿設的螺紋底座。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螺紋底座上穿設有螺釘,螺紋底座的周圍具有氣囊,氣囊相抵於終端盒給終端盒以遠離氣囊的抵壓力,而螺釘給終端盒以向氣囊靠近的抵壓力,從而實現了終端盒的進一步固定,進一步增強了終端盒固定的穩定與牢固。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汽車顛簸時,彈性件受力形變,由於彈性件的減震作用,可以有效緩衝顛簸時外殼主體以及外殼主體內的元器件受到的衝擊力,進而有助於避免終端盒因長時間振動而損壞內部器件,從而給終端盒內部器件以更好的保護,一定程度上有益於增長終端盒的使用壽命;
2.支腳上設有保護邊、加強部以及加強筋,增強了支腳的強度,使得汽車終端盒的固定更加穩定與牢固。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的爆炸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的放大示意圖;
圖3為汽車終端盒反面的爆炸示意圖;
圖4為汽車終端盒封蓋朝向的爆炸示意圖;
圖5為圖4中B部的放大示意圖;
圖6為圖4中C部的放大示意圖。
圖中:1、外殼;11、外殼主體;111、螺紋底座;112、空腔;113、氣囊;12、封蓋;121、凹槽;1211、檔邊;122、接口;1221、凸塊;1222、彈片;1223、金屬外圈;1224、第一倒角;1225、第二倒角;2、支腳;21、貫穿孔;22、保護邊;221、加強部;23、加強筋;3、固定座;31、下底座;311、下端蓋;312、外套筒;32、上底座;321、上端蓋;322、內套筒;4、彈性件;41、空氣彈簧;42、橡膠套;5、翻蓋;51、彈性插塊;52、容置槽;53、彈性撥片;54、凸臺;6、接線插口;61、塑料外圈;611、卡塊;62、插針;63、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一種汽車終端盒,參照圖1以及圖2,包括外殼1,外殼1採用分體設計,它包括外殼主體11以及位於外殼主體11長度方向一端的封蓋12,在外殼主體11寬度方向上設有支腳2,支腳2共有兩個,分別與外殼主體11一體連接,而在支腳2遠離外殼主體11的一端開有貫穿孔21,貫穿孔21內設有供螺栓穿設以將終端盒進行固定的固定座3,固定座3與支腳2之間設有用於減震的彈性件4。
參照圖2,固定座3分為兩部分,它包括下底座31以及上底座32,其中,下底座31包括位於貫穿孔21一側的下端蓋311以及位於貫穿孔21內且與下端蓋311一體連接的外套筒312,上底座32包括位於貫穿孔21另一側的上端蓋321以及與上端蓋321一體連接且與外套筒312螺紋連接的內套筒322。
參照圖2,彈性件4包括位於下端蓋311與支腳2之間的空氣彈簧41,同樣的,上端蓋321與支腳2之間也設有相同的空氣彈簧41,空氣彈簧41可以有效減輕終端盒受到的沿貫穿孔21軸向的衝擊力,此外,彈性件4還包括位於外套筒312與貫穿孔21側壁之間的橡膠套42,橡膠套42可以對沿貫穿孔21徑向受到的衝擊力起到很好的緩衝作用。
參照圖2,在支腳2的邊沿環繞設有保護空氣彈簧41的保護邊22,保護邊22的高度與固定座3的高度一致,將空氣彈簧41環繞在內,同時保護邊22也加固了支腳2的強度,具有增強支腳2穩定性的作用,保護邊22一直延伸至外殼主體11,且在保護邊22與外殼主體11的相交處設有加強部221,加強部221為三角形狀,此外,在支腳2位於加強部221的內側設有延伸至外殼主體11並與外殼主體11相連的加強筋23,加強筋23共三個,均勻分布且同樣為三角形。
參照圖3,在外殼主體11的下端面還設有空腔112(由於終端盒翻轉,故圖中的下端面在上),而在空腔112內設有用於減震的氣囊113,此外,在氣囊113之間設有供螺釘63穿設的螺紋底座111,且螺紋底座111與空腔112的側壁之間設有增強筋,可以增強螺紋底座111的穩固性。
參照圖4以及圖5,在封蓋12上設有凹槽121,凹槽121上蓋合有翻蓋5,而在凹槽121內則設有供外部連線進行連接的接口122,翻蓋5的一側通過鉸鏈連接在凹槽121的一側,翻蓋5的中間則設有插入凹槽121內的彈性插塊51,凹槽121的邊沿環繞設有檔邊1211,其中凹槽121、檔邊1211以及封蓋12的端面形成由低到高的三層階梯,相應的,翻蓋5上設有與檔邊1211配合相抵的凸臺54。
參照圖5,接口122包括嵌設於凹槽121內的金屬外圈1223、位於金屬外圈1223內的凸塊1221以及設置於凸塊1221上的彈片1222,凸塊1221與金屬外圈1223之間具有外部連線插接的空隙,彈片1222位於凸塊1221的側面並向遠離凸塊1221的方向凸起,彈性插塊51上設有供彈片1222插放的容置槽52,在凸塊1221外端的端面邊沿設有第一倒角1224,在金屬外圈1223外端靠內的邊沿亦設有第二倒角1225,第一倒角1224以及第二倒角1225的設置均可以方便翻蓋5的插入,此外,在翻蓋5相對於鉸鏈的另一側一體連接有方便翻合翻蓋5的彈性撥片53。
參照圖6,封蓋12上可拆卸連接有接線插口6,接線插口6通過螺釘63固定在封蓋12上,接線插口6包括塑料外圈61以及位於塑料外圈61內的插針62,而在塑料外圈61的外部設有凸起的卡塊611,連接線的插頭連接時可以配合卡塊611實現連接線的可拆卸式固定連接。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