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具有浮動功能的工程設備的流量控制閥的製造方法與工藝
2024-02-04 05:07:15 1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工程設備的流量控制閥,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於這樣的工程設備的流量控制閥,在該工程設備中,可利用主控制閥(MCV)實現用於地面平整作業的浮動功能。
背景技術:
圖1和圖2是現有技術中的用於具有浮動功能的工程設備的流量控制閥的液壓迴路圖和剖視圖。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流量控制閥包括:閥體7,限定與泵通路2連通的供應通路3以及連接到液壓缸4的第一致動器通路5和第二致動器通路6,其中,來自液壓泵1的工作流體通過泵通路2被提供,所述液壓缸4是由液壓泵1提供的工作流體致動的;閥芯9,可移位地設置於閥體7中,其中,閥芯9被移位以允許供應通路3與第一致動器通路5或第二致動器通路6連通,以使來自液壓泵1的一定量的工作流體通過供應通路3和第一致動器通路5被供應至液壓缸4,且從液壓缸4排出的一定量的工作流體通過第二致動器通路6返回到油箱通路8;再生通路10,從液壓缸4的大腔室返回到油箱通路8的工作流體的一部分通過所述再生通路10被供應到液壓缸4的小腔室,以使該部分工作流體被再生;浮動切換閥11,包括配置用於打開和關閉從第一致動器通路5分出的通路5a的邏輯閥11a,其中,浮動切換閥11響應於向其施加的先導壓力c而被移位,以將工作流體從邏輯閥11a的背壓室通過控制閥11b和排出管道dr2排出,因此打開通路5a,這樣,當使液壓缸4的大腔室和小腔室相互連通的浮動功能被選擇時,液壓缸4的大腔室和小腔室相互連通,且來自相互連通的大腔室和小腔室的工作流體的一部分被連接到工作流體油箱T;和邏輯閥12,可打開和關閉地設置於第一致動器通路5中,以防止由於漏油引起的液壓缸4收縮而導致動臂向下移動。A)將描述通過致動液壓缸4來提升動臂的情況。當閥芯9響應於向其施加的先導壓力a而向圖上的右側移位時,來自液壓泵1的一定量的工作流體順序通過泵通路2、供應通路3、閥芯9、第一致動器通路5和邏輯閥12被供應到液壓缸4的大腔室。此時,從液壓缸4的小腔室排出的一定量的工作流體順序通過第二致動器通路6、閥芯9和油箱通路8而返回到工作流體油箱T。因此,液壓缸4(所謂的動臂油缸)的拉伸可提升動臂(動臂上升)。B)將描述通過致動液壓缸4來降低動臂的情況。當閥芯9響應於向其施加的先導壓力b而向圖上的左側移位時,來自液壓泵1的一定量的工作流體順序通過泵通路2、供應通路3、閥芯9和第二致動器通路6被供應到液壓缸4的小腔室。此時,將先導壓力b1施加於控制閥15,以使來自邏輯閥12的背壓室12a的一定量的工作流體通過控制閥15與第一致動器通路5相連通以打開邏輯閥12。而後,從液壓缸4的大腔室排出的一定量的工作流體順序通過邏輯閥12、第一致動器通路5、閥芯9、再生通路10、增壓閥13和油箱通路8而返回到工作流體油箱T。當再生通路10中的工作流體的壓力高於第二致動器通路6中的壓力時,再生通路10中的工作流體的一部分可通過設置於再生通路10中的單向閥14而融入到第二致動器通路6中的工作流體,由此被供應到液壓缸4的小腔室。因此,液壓缸4的收縮可降低動臂(動臂下降)。C)將描述執行浮動功能的情況。當先導壓力c被施加於浮動切換閥11的控制閥11b時,控制閥11b向圖上的左側移位,一定量的工作流體從邏輯閥11a的背壓室通過控制閥11b和排出管道dr2排出。換言之,當控制閥11b移位時,液壓缸4的大腔室和小腔室相互連通,且相連通的大腔室和小腔室內的工作流體的一部分流向工作流體油箱T。由於獨立於主控制閥(MCV)提供浮動切換閥11,其中,所述浮動切換閥11提供允許鏟鬥B沿著不規則表面E移動以執行地面平整作業的浮動功能(如圖7所示),因此部件的數目增加,從而增加了製造成本。此外,由於浮動切換閥11是額外提供的,因此設備的布置變得複雜,並且浮動切換閥11的成本是額外引起的,這是存在問題的。
技術實現要素:
技術問題因此,考慮到上述問題而做出本發明,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工程設備的流量控制閥,其中,通過使用主控制閥(MCV)來實現浮動功能,以簡化設備的布置並減少部件的數目,從而降低製造成本。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一種用於具有浮動功能的工程設備的流量控制閥包括:閥體,限定與泵通路連通的供應通路以及連接到液壓缸的第一致動器通路和第二致動器通路,其中,來自液壓泵的工作流體通過所述泵通路被提供,所述液壓缸是由液壓泵提供的工作流體致動的;閥芯,可移位地設置於閥體中,其中,閥芯被移位以允許供應通路與第一致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