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式車號識別裝置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4-01-22 17:18:15 1

本實用新型屬於鐵路車號識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一體式車號識別裝置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鐵路車號自動識別系統是利用射頻識別技術,自動實時地採集車輛的標識信息。原鐵路車號的安裝,大多採用在軌邊布置機櫃的方式,機櫃裡面設置有標籤採集射頻模塊、磁鋼檢測模塊、通信模塊等,機櫃一方面通過線纜與射頻天線和磁鋼連接,另一方面與機房主機連接通訊。傳統車號安裝方式存在的問題是:機櫃體積較大,安裝不方便,並且現場施工量較大。降低了現場布置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鑑於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一體式車號識別裝置安裝結構,便於整體安裝,減少現場施工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一體式車號識別裝置安裝結構,包括天線和安裝架,還包括安裝在天線下方的安裝盒,所述安裝盒內設置有車號主機,所述天線和安裝盒直接或間接地安裝在安裝架上。
將傳統軌邊機櫃內的車號主機集成在安裝盒內,使得整體結構小型化,取消軌邊機櫃,安裝盒連接在天線上,與天線一同安裝,減少現場施工量。
進一步,還包括防護底盒,所述防護底盒位於天線下方,並罩住安裝盒。
進一步,所述防護底盒支撐在安裝支架上,所述天線安裝在防護底盒上,並且與防護底盒之間設置有減震機構。
進一步,所述安裝盒上設置有連接埠,所述防護底盒上設置有與連接埠對應的線纜接頭。
進一步,所述安裝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夾裝在枕木上,並通過螺栓固定。
進一步,所述枕木上設置有定位條,所述上支架卡在定位條上。
進一步,所述車號主機包括過車信號採集模塊、標籤信息採集模塊和通信模塊,所述過車信號採集模塊與過車探測裝置連接採集過車信號,所述標籤信息採集模塊與天線連接,所述過車信號採集模塊、標籤信息採集模塊通過通信模塊與外部主機通信。車號主機與傳統軌邊主機相似,保留射頻標籤讀取、標籤信息解碼、車輛信息採集、信號數據傳輸等功能。
進一步,所述安裝盒與天線之間設置有密封結構。
進一步,所述標籤信息採集模塊包括標籤採集解碼模塊和標籤採集射頻模塊,所述過車信號採集模塊、標籤採集解碼模塊、標籤採集射頻模塊和通信模塊通過支架安裝在安裝盒內。
進一步,所述安裝盒上設置有電源接口、用於連接過車信號採集模塊和過車探測裝置的過車信號採集埠、用於連接通信模塊和外部主機的信號輸出埠。
進一步,所述安裝盒上設置有電源接口,通過電源接口接入電源,為過車信號採集模塊、標籤信息採集模塊供電。電源接口集成在信號輸出埠上。
進一步,所述標籤採集射頻模塊上安裝有射頻接口,該射頻接口通過線纜與天線連接;安裝盒與天線通過緊固件可拆卸連接或固定連接;所述天線包括天線罩、輻射單元和反射板。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傳統軌邊機櫃內的各主要控制模塊集成在安裝盒內,依然保留射頻標籤讀取、標籤信息解碼、車輛信息採集、信號數據傳輸等功能,使得整體結構小型化,取消軌邊機櫃,安裝盒連接在天線上,與天線一同安裝,減少現場施工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爆炸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天線與安裝盒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右視圖;
圖5為圖3的仰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安裝盒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中A向視圖。
零件標號說明
1 天線
2 安裝盒
20 緊固件
21 過車信號採集模塊
22 標籤採集解碼模塊
23 標籤採集射頻模塊
24 通信模塊
25 過車信號採集埠
26 信號輸出埠
27 密封圈
28 射頻接口
29 支架
3 防護底盒
31 線纜接頭
32 天線固定螺栓
41 上支架
42 下支架
43 螺栓
5 彈簧
6 枕木
61 定位條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實施例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一體式車號識別裝置安裝結構,包括天線1和安裝架,該天線1由天線罩、輻射單元和反射板組成,圖中未示出),還包括安裝在天線1下方的安裝盒2,安裝盒2內設置集成有車號主機,天線1和安裝盒2直接或間接地安裝在安裝架上。將傳統軌邊機櫃內的車號主機集成在安裝盒2內,使得整體結構小型化,取消軌邊機櫃,安裝盒2連接在天線1上,與天線1一同安裝,減少現場施工量。
具體地,安裝架包括上支架41和下支架42,下支架42埋入枕木6下方,上支架41支撐在枕木6上,並通過螺栓43與下支架42固定,枕木6上設置有4個定位條61,上支架41卡在定位條61上防止串動。
進一步地,為了對天線1和車號主機進行保護,在天線1下方設置有防護底盒3,防護底盒3支撐在安裝架上,並罩住安裝盒2。天線1兩端安裝在防護底盒3上,通過天線固定螺栓32和螺母將天線和防護底盒3與上支架41固定,並且天線1與防護底盒3之間設置有減震機構,本例中減震機構為彈簧5,彈簧5套設在天線固定螺栓32上。
進一步地如圖3至圖7所示,車號主機包括車信號採集模塊21、標籤信息採集模塊和通信模塊24,所述標籤信息採集模塊包括相連接的標籤採集解碼模塊22和標籤採集射頻模塊23,過車信號採集模塊21與過車探測裝置連接採集過車信號,標籤信息採集模塊與射頻天線連接,所述過車信號採集模塊21和標籤採集射頻模塊23分別與通信模塊24連接,通過通信模塊24與外部主機通信。
上述結構,將傳統軌邊機櫃內的各主要控制模塊集成在安裝盒2內,使得整體結構小型化,取消軌邊機櫃,安裝盒2連接在天線1上,與天線1一同安裝,減少現場施工量。
其中,火車通過時,安裝在鋼軌上的過車探測裝置檢測到過車信號,傳入過車信號採集模塊21,通過通信模塊24上傳到控制主機;RFID射頻天線採集到標籤信號,上傳給標籤採集解碼模塊22解碼後上傳給標籤採集射頻模塊23,通過通信模塊24上傳給主機。實現射頻標籤讀取、標籤信息解碼、車輛信息採集、信號數據傳輸等功能,與傳統軌邊機櫃的功能相同,具體地:過車信號採集模塊由前置濾波放大電路單元、數模轉換單元和數位訊號處理單元組成;標籤採集解碼模塊主要由FPGA+MCU組成。FPGA的主要功能是將原始的基帶信號進行解碼,生成120bit標籤序列碼傳給MCU。再由MCU進行標籤數據幀編輯;標籤採集射頻模塊由射頻發射電路和射頻接收電路組成;射頻發射電路包括頻率發生電路、功率放大電路、環形器組成;射頻接收電路包括功分器、混頻器、基帶信號濾波、放大電路;過車信號採集模塊21、標籤採集解碼模塊22、標籤採集射頻模塊23和通信模塊24所涉及的硬體及處理方法均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進一步地,為了便於安裝和對安裝盒2內各模塊進行防護,安裝盒2安裝在天線1下方,可通過緊固件20(如螺栓)可拆卸地連接或通過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安裝盒2上開設有一圈密封槽,密封槽內設置有密封圈27,以便將天線1與安裝盒2的連接處密封,避免安裝盒2內進水。
為了便於安裝固定,所述過車信號採集模塊21、標籤採集解碼模塊22、標籤採集射頻模塊23和通信模塊24分別通過支架29安裝在安裝盒2內,通過螺釘等固定。各模塊分別對應設置有電路板,通過支架29支撐固定電路板,防止火車震動的幹擾。標籤採集射頻模塊23上安裝有射頻接口28,該射頻接口28通過線纜與RFID射頻天線連接。
進一步地,為了便於安裝以及安裝盒2內外元件的對接,安裝盒2上設置有用於連接過車信號採集模塊21和過車探測裝置的過車信號採集埠25以及用於連接通信模塊24和外部機房主機的信號輸出埠26,在防護底盒3上設置有與過車信號採集埠25和輸出埠26對應的線纜接頭31,線纜接頭31帶有螺紋結構,便於連接。具體地過車信號採集埠25具有內外兩個接口,內端接口位於安裝盒2內,並與過車信號採集模塊21通過線纜連接,外端接口位於安裝盒2外部,並與過車探測裝置連接,過車探測裝置通常採用磁鋼。同理地,信號輸出埠26內端通過線纜與通信模塊24連接,外端通過線纜與外部機房主機連接,為了便於供電;安裝盒2上設置有電源接口,本例中,電源接口集成在信號輸出埠26上,通過電源接口接入電源線,為過車信號採集模塊21、標籤採集解碼模塊22、標籤採集射頻模塊23供電。
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