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原油脫水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1-25 20:26:15 2
專利名稱:一種原油脫水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原油脫水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實驗室用原油脫水裝置。
背景技術:
從油井中採出的原油一般都含有一定數量的水,而原油含水過多會給開採、集輸、 儲運造成能源浪費,增加成本;原油中的乳化水多數含有鹽類,加速了設備、容器和管線的腐蝕;在石油外煉製過程中,水和原油一起被加熱時,水會急速汽化膨脹,壓力上升,影響煉廠正常操作和產品質量,甚至會發生爆炸。因此外輸原油前,需進行脫水,使含水量要求不超過0. 5%。原油脫水是原油實驗分析的前期準備工作。脫水速度的快慢及脫水效果的好壞, 對後續試驗進程及實驗結果有直接影響。國內實驗室一般採用加熱蒸餾法對原油樣品進行脫水實驗,這種方法脫水時間較長,而且對重質原油脫水效果不佳。目前,實驗室原油脫水方法有高壓釜、加熱沉降、熱化學、高壓直流電等脫水方法, 而單獨使用上述脫水方法中的其中一種,均基本上存在有脫水效果差、突沸現象、增加了幹擾因素(破乳劑)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原油脫水裝置,運用蒸餾脫水和加熱沉降相結合的脫水方式,提高了脫水的效率,所脫原油的水含量均小於國家標準值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一種原油脫水裝置予以實現的技術方案是, 包括位於加熱釜上端的油水分離器,所述油水分離器的上部為冷凝管,所述加熱釜包括陀螺形釜體、釜底閥門和釜體穹頂;所述陀螺形釜體內設有錐型螺旋降溫盤管,所述陀螺形釜體的外圍設有夾層,所述夾層內設有蛇形導熱油加熱管,所述夾層上設有導熱油液位檢測器,所述夾層上設有導熱油加注口,所述釜體穹頂上設有樣品加注口,還包括射頻導納開關、導熱油溢流管、樣品溫度傳感器和導熱油溫度傳感器;上述射頻導納開關、蛇形導熱油加熱管、錐型螺旋降溫盤管、導熱油液位檢測器、釜底閥門、樣品溫度傳感器和導熱油溫度傳感器均與一控制裝置連接;所述加熱釜通過支架安裝在一櫥櫃中,所述控制裝置的控制面板設置在所述櫥櫃的表面上。本實用新型原油脫水裝置,其中,冷凝管通過上下兩個多位可調夾持機構與櫥櫃固定。所述櫥櫃的頂部安裝有風機。所述櫥櫃中,在位於加熱釜底部的釜底閥門的下方設有一排汙桶。所述櫥櫃的上部設有一照明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原油脫水裝置中的加熱釜的釜體採用了上弧下錐的陀螺形,同時, 釜頂為穹頂結構,更加有利於輕組分和水蒸氣的揮出和釜內油水的分離及排出,提高了原油脫水的效率,而且陀螺形釜體更加有利於含有泥沙原油的沉降,可以有效的脫除雜質,恢復原油的自身性質。[0010](2)如果原油為重質原油或含泥沙較多的原油,在脫水過程中經常會受熱快速膨脹,一旦操作不當會產生突沸現象。本實用新型原油脫水裝置設有射頻導納開關,通過射頻導納物位控制技術實現自動化防溢功能,從而有效的避免原油突沸現象的產生,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3)本實用新型的加熱釜內部設有與陀螺形釜體形狀相吻合的錐型螺旋降溫盤管,可以有效的增加換熱面積和降溫作用範圍,進一步增強了自動防溢功能,提高了脫水的效率。(4)另外,本實用新型可以對冷凝水進行精確控溫,不僅提高了原油輕成分的回收率,也提高了水的循環利用,進而降低了成本。本實用新型中設有控制裝置,可以實現手動和自動雙重控制模式,進一步保證了設備的穩定性、可靠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原油脫水裝置的外觀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原油脫水裝置的結構正視圖;圖3是圖2中加熱釜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冷凝管 2——油水分離器3——樣品溫度傳感器4——蛇形導熱油加熱管 5——導熱油溫度傳感器 6——導熱油加注口7——樣品加注口 8——導熱油溢流管9——射頻導納開關10——釜體穹頂 11——陀螺型釜體12——錐型螺旋降溫盤
管13——導熱油液位檢測器 14——釜底閥門15——風機16——控制面板 17——上門18——底門19——多位可調夾持機構 20——支架21——排汙桶22——照明燈23——閥門狀態警示燈 24——加熱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原油脫水裝置,包括位於加熱釜M上端的油水分離器2,所述油水分離器2的上部為冷凝管1,所述加熱釜M包括陀螺形釜體11、 釜底閥門14和釜體穹頂10 ;所述陀螺形釜體11內設有錐型螺旋降溫盤管12,所述陀螺形釜體11的外圍設有夾層,所述夾層內設有蛇形導熱油加熱管4,所述夾層上設有導熱油液位檢測器13,所述夾層上設有導熱油加注口 6,所述釜體穹頂10上設有樣品加注口 7,還包括射頻導納開關9、導熱油溢流管8、樣品溫度傳感器3和導熱油溫度傳感器5 ;上述射頻導納開關9、導熱油液位檢測器13、釜底閥門14、樣品溫度傳感器3和導熱油溫度傳感器5均與一控制裝置連接;如圖1所示,所述控制裝置的控制面板16設置在所述櫥櫃的表面上; 如圖2所示,所述加熱釜M通過支架20安裝在所述櫥櫃中,為了便於調整和操作,櫥櫃設有上門17和底門18,冷凝管1通過上下兩個多位可調夾持機構19與櫥櫃固定,所述櫥櫃的頂部安裝有風機15,在位於加熱釜M底部的釜底閥門14的下方設有一排汙桶21,所述櫥
4櫃的上部設有一照明燈22,為了表明釜底閥門14開啟或關閉的狀態,設有閥門狀態警示燈 23。利用本實用新型進行原油脫水的整個工作過程如下將樣品用恆溫水浴加熱至40 50°C,並用玻璃棒仔細攪拌均勻;將均勻的原油樣品用2000mL燒杯量取1000 2000mL試樣,通過樣品加注口 7緩慢的加注到加熱釜M內, 擰緊加樣口的螺栓。打開電源開關,啟動控制裝置,根據樣品的類型通過控制面板16調節終點恆溫時間、終點溫度、內外溫差。下面以中質原油(相對密度(d42°)0. 8661 0. 9162)為例設定參數,輕質原油(相對密度(d42°) < 0.8661)、重質原油(相對密度(d42°)0.9162 1.0000)的參數設定見表
Io表1三類原油參數設定對比
權利要求1.一種原油脫水裝置,包括位於加熱釜04)上端的油水分離器O),所述油水分離器 (2)的上部為冷凝管(1),其特徵在於所述加熱釜04)包括陀螺形釜體(11)、釜底閥門(14)和釜體穹頂(10);所述陀螺型釜體(11)內設有錐型螺旋降溫盤管(12),所述陀螺形釜體(11)的外圍設有夾層,所述夾層內設有蛇形導熱油加熱管G),所述夾層上設有導熱油液位檢測器(13),所述夾層上設有導熱油加注口(6),所述釜體穹頂(10)上設有樣品加注口(7),還包括射頻導納開關(9)、導熱油溢流管(8)、樣品溫度傳感器(3)和導熱油溫度傳感器(5);上述射頻導納開關(9)、蛇形導熱油加熱管G)、錐型螺旋降溫盤管(12)、導熱油液位檢測器(13)、釜底閥門(14)、樣品溫度傳感器(3)和導熱油溫度傳感器(5)均與一控制裝置連接;所述加熱釜04)通過支架OO)安裝在一櫥櫃中,所述控制裝置的控制面板 (16)設置在所述櫥櫃的表面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脫水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冷凝管(1)通過上下兩個多位可調夾持機構(19)與櫥櫃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脫水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櫥櫃的頂部安裝有風機(1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脫水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櫥櫃中,在位於加熱釜04) 底部的釜底閥門(14)的下方設有一排汙桶0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脫水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櫥櫃的上部設有一照明燈 (2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原油脫水裝置,包括位於加熱釜上端的油水分離器,油水分離器的上部為冷凝管,加熱釜包括陀螺形釜體、釜底閥門和釜體穹頂;陀螺形釜體內設有錐型螺旋降溫盤管,陀螺形釜體的外圍設有夾層,夾層內設有蛇形導熱油加熱管,夾層上設有導熱油液位檢測器,夾層上設有導熱油加注口,釜體穹頂上設有樣品加注口,還包括與一控制裝置連接的射頻導納開關、導熱油溢流管、樣品溫度傳感器、導熱油溫度傳感器;加熱釜通過支架安裝在一櫥櫃中,控制裝置的控制面板設置在櫥櫃的表面上。本實用新型運用蒸餾脫水和加熱沉降相結合的脫水方式,提高了脫水的效率,所脫原油的水含量均小於國家標準值0.5%。
文檔編號C10G33/00GK202246582SQ20112042044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8日
發明者於建雨, 任志勇, 張銅耀, 董長友 申請人: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