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簧機的送線傳動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4-02-08 07:12:15 1
專利名稱:彈簧機的送線傳動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切削金屬絲成型機械,尤其涉及一種彈簧機的送線傳動機構。
背景技術:
送線傳動機構是每臺鋼絲彈簧卷繞機械必須具備的關鍵部件,配對設置的送線輪外圓輪廓上有環形凹槽,在彈簧卷繞過程中,送線輪作勻速相向旋轉,鋼絲被夾在一對或數對送線輪的凹槽中被強制送出,向卷繞系統的方向移動,在前行路徑上有變徑機構的頂杆或滾輪在數個位置和從不同方向上對鋼絲進行抵推,改變鋼絲的前進方向,使鋼絲卷繞成彈簧,彈簧卷繞完成後,停止送線,切刀與芯刀合攏把成品彈簧從鋼絲上剪斷,然後送線輪繼續輸送鋼絲,進行下一輪的卷繞循環。每完成一隻彈簧,送線輪都得啟動和停頓一次,慣性力對系統頻繁衝擊所造成的零部件損傷比正常磨損還要厲害,在卷繞用料不長的矮彈簧時尤其如此。而且在起停的瞬間,鋼絲在送線輪凹槽裡會產生程度不確定的滑移,影響彈簧的卷繞精度。在送線輪對鋼絲的夾緊力大的時候,鋼絲對送線輪凹槽的硬扯會拉出劃痕,影響凹槽的不圓度,導致後續送線速度不確定。對鋼絲的切斷過程只須十分之幾秒,在彈簧高度不大的時候,也即每個彈簧所需的送線長度較短的時候,卷繞過程也僅需幾秒,過於頻繁的停止和啟動過程,導致零件使用壽命短暫。而且也影響彈簧機的生產效率,使其不能發揮自動化生產的最大優勢。最新製造的高檔彈簧機也有採用扇形齒輪配合滾柱式超越離合器送線的機構,這種結構的缺點是有效送線時間少,生產效率低,超越離合器壽命短。需要改進。有鑑於此,本發明人對彈簧機送線機構做了深入研究,終於解決了這一傳統問題, 本案由此產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彈簧機的送線傳動機構,將傳統的鋼絲勻速移動改變為變速移動,起動時,鋼絲送線輪作加速旋轉,在送料後半段採用減速旋轉,彈簧完成後,進入下一個循環,在齒條移動方向變換的停頓瞬間,在凸輪控制下,切刀與芯刀合攏把成品彈簧從鋼絲上切斷,然後送線輪作加速旋轉繼續輸送鋼絲,進行下一輪的卷繞循環。這種配合方案,彈簧製造精度大大提高,對機械系統的衝擊大大減少。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彈簧機的送線傳動機構,包括配對設置的送線輪、轉軸、送線齒輪、超越離合器; 所述送線輪的外圓輪廓上設置了數條環形凹槽,凹槽的圓弧和鋼絲半徑適配,每隻送線輪和送線齒輪、超越離合器都固定在同一支轉軸上;
每支轉軸上固定的送線齒輪,與下面轉軸上的另一送線齒輪配對嚙合,傳動比為1 ; 每支轉軸的最外端固定了超越離合器,主要包括內環、楔塊、環形彈簧、套筒齒輪,內環用平鍵固定在轉軸上,內環外壁中間是圓柱形凸起,凸起上沿軸向陣列多個圓弧形凹槽;每個凹槽裡設置了楔塊,楔塊的一端是半圓弧,和凹槽的圓弧半徑適配,並和凹槽相切安裝;楔塊的另一端是斜圓弧,楔塊兩面的高度不同;楔塊中間有通孔,有一根細長的彈簧彎成環形穿過通孔把所有楔塊串在一起,使一端頂在凹槽裡的楔塊呈幅射狀直立的態勢,楔塊的另一端斜圓弧就緊靠在套筒齒輪的內壁上,當套筒齒輪逆時針轉動時,楔塊斜圓弧的矮邊靠在套筒齒輪的內壁上被拖動著滑過,當套筒齒輪順時針轉動時,楔塊斜圓弧的長邊頂住套筒齒輪的內壁不能滑動,楔塊的半圓弧端邊就推動內環隨同套筒齒輪作同步旋轉;
兩個離合方向相反的超越離合器的套筒齒輪左側豎直設置了一根齒條,並且相互嚙合;當齒條上下移動時,與齒條嚙合的兩個套筒齒輪同向旋轉; 轉軸通過軸承固定在機架牆板上。作為輸送粗鋼絲的優選方案
所述的齒條是兩面有齒,在齒條的兩側都設置了一對送線輪傳動機構,但是超越離合器的離合方向相反,即超越離合器的離合方向應該符合以下原則對角離合器的離合方向一致。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無論齒條是往上移動或是往下移動,都能驅動送線輪往同一個方向送線,並且超越離合器分離時,楔塊與其接觸的圓弧面沒有相對滑動,大大提高超越離合器的壽命。只要控制齒條的移動速度,使其前半段加速、後半段減速,送線輪就能隨同作變速旋轉。通過切刀凸輪控制,使齒條移動方向變換的停頓瞬間,切刀與芯刀合攏把成品彈簧從鋼絲上切斷,就能達到無衝擊連續輸送鋼絲的目的。如果製造用料長的彈簧,只須加大齒條移動的行程就能滿足工藝要求,反之亦然, 工藝控制簡單有效。由於僅僅在齒條換向的瞬間切斷鋼絲,其餘時間都在連續送線進行卷繞,所以有效工作時間比例大,生產效率高。
圖1為一種彈簧機的送線傳動機構的立體圖; 圖2為一種彈簧機的送線傳動機構的前視圖3是沿圖2中A — A線的剖視圖4為超越離合器的結構分解圖(為顯示圓弧凹槽,少裝2片楔塊;並省略卡環、平鍵); 圖5為實施例2的前視圖。附圖標記說明
1送線輪、1 - 1環形凹槽,2轉軸、3送線齒輪、4超越離合器、4 - 1套筒齒輪、4 一 2楔塊、4 - 3內環,4 - 31凹槽、4 一 4彈簧,5齒條,6軸承。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闡述。實施例1
本發明的結構如圖1至圖4所示,主要包括送線輪1、轉軸2、送線齒輪3、超越離合器 4、齒條5。
送線輪1的外圓輪廓上設置了多條環形凹槽,凹槽的圓弧和鋼絲半徑適配,使每對送線輪能輸送多種直徑的鋼絲,而無須更換送線輪1。每隻送線輪1固定在各自的轉軸2 上;
每支轉軸2上還固定了送線齒輪3,與下面那支轉軸2上的另一送線齒輪3配對嚙合, 傳動比為1 ;
每支轉軸2的最外端固定了超越離合器4,主要包括內環4 一 3、楔塊4 一 2、彈簧4 一 4、套筒齒輪4 一 1,內環4 一 3用平鍵固定在轉軸2上,內環4 一 3外壁中間是圓柱形凸起, 凸起上沿軸向陣列了 M個圓弧形凹槽4 一 31 ;每個凹槽裡設置了楔塊4 一 2,楔塊4 一 2的一端是半圓弧,和凹槽4 一 31的半徑適配,並和凹槽4 一 31相切安裝;楔塊4 - 2的另一端是斜圓弧,楔塊4 - 2兩面的高度不同;楔塊4 - 2中間有通孔,有一根細長的彈簧4 -4彎成環形穿過通孔把所有楔塊4 一 2串在一起,使一端頂在凹槽4 一 31裡的楔塊4 一 2 呈幅射狀直立的態勢,楔塊4 一 2的另一端斜圓弧就緊靠在套筒齒輪4 一 1的內壁上,當套筒齒輪4 - 1逆時針轉動時,楔塊4 - 2斜圓弧的矮邊靠在套筒齒輪4 - 1的內壁上被拖動著滑過,當套筒齒輪4 - 1順時針轉動時,楔塊4 - 2斜圓弧的長邊頂住套筒齒輪4 - 1 的內壁不能滑動,楔塊4 一 2的半圓弧端邊就推動內環4 一 3隨同套筒齒輪4 一 1作同步旋轉;
兩個超越離合器4的套筒齒輪4 - 1左側設置了一根長齒條5,並且相互嚙合;當齒條 5上下移動時,與齒條5嚙合的兩個套筒齒輪4 - 1作同向旋轉。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送線輪1旋轉的動力來自於齒條5的拉動,當齒條5往下移動時,上面的套筒齒輪4 - 1是逆時針旋轉,超越離合器4打滑;下面的套筒齒輪4 一 1是順時針旋轉,超越離合器4不打滑,驅動下面的轉軸2旋轉,相互嚙合的送線齒輪3驅動同軸固定著的送線輪1相向旋轉,往左邊送線。當齒條5往上移動時,情況正好相反,下面的套筒齒輪4 - 1是逆時針旋轉,超越離合器4打滑;齒條5上面的套筒齒輪4 - 1是順時針旋轉,超越離合器4不打滑,驅動上面的轉軸2旋轉,相互嚙合的送線齒輪3驅動同軸固定著的一對送線輪1相向旋轉,也是往左邊送線。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基本結構和實施例1相同,僅僅是齒條是兩面有齒,在齒條的兩側又增加了一對送線輪傳動機構,但是超越離合器的離合方向相反,即超越離合器的離合方向應該符合以下原則對角離合器的離合方向一致。使送線更有力、更可靠,適合於輸送粗鋼絲。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幾個實施例,並非對本案設計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設計關鍵所做的等同變化,例如將齒條水平安裝、穿過兩個離合器套筒齒輪的中間並與其嚙合,均落入本案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彈簧機的送線傳動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配對設置的送線輪、轉軸、送線齒輪、超越離合器;所述送線輪的外圓輪廓上設置了數條環形凹槽,凹槽的圓弧和鋼絲半徑適配,每隻送線輪和送線齒輪、超越離合器都固定在同一支轉軸上;每支轉軸上固定的送線齒輪,與下面轉軸上的另一送線齒輪配對嚙合,傳動比為1 ; 每支轉軸的最外端固定了超越離合器,主要包括內環、楔塊、環形彈簧、套筒齒輪,內環用平鍵固定在轉軸上,內環外壁中間是圓柱形凸起,凸起上沿軸向陣列多個圓弧形凹槽;每個凹槽裡設置了楔塊,楔塊的一端是半圓弧,和凹槽的圓弧半徑適配,並和凹槽相切安裝; 楔塊的另一端是斜圓弧,楔塊兩面的高度不同;楔塊中間有通孔,有一根細長的彈簧彎成環形穿過通孔把所有楔塊串在一起,使一端頂在凹槽裡的楔塊呈幅射狀直立的態勢,楔塊的另一端斜圓弧就緊靠在套筒齒輪的內壁上,當套筒齒輪逆時針轉動時,楔塊斜圓弧的矮邊靠在套筒齒輪的內壁上被拖動著滑過,當套筒齒輪順時針轉動時,楔塊斜圓弧的長邊頂住套筒齒輪的內壁不能滑動,楔塊的半圓弧端邊就推動內環隨同套筒齒輪作同步旋轉;兩個離合方向相反的超越離合器的套筒齒輪左側豎直設置了一根齒條,並且相互嚙合;當齒條上下移動時,與齒條嚙合的兩個套筒齒輪同向旋轉; 轉軸通過軸承固定在機架牆板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簧機的送線傳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齒條是兩面有齒, 在齒條的兩側都設置了一對送線輪傳動機構,但是超越離合器的離合方向相反,即超越離合器的離合方向應該符合以下原則對角離合器的離合方向一致。
全文摘要
彈簧機的送線傳動機構,包括配對設置的送線輪、轉軸、送線齒輪、超越離合器;每隻送線輪固定在各自的轉軸上;轉軸上還固定了配對嚙合的送線齒輪;每支轉軸的最外端固定了超越離合器,兩個超越離合器的套筒齒輪左側豎直設置了一根齒條;當齒條上下拉動時,與齒條嚙合的兩個套筒齒輪同向旋轉,但只有一個離合器在傳遞扭矩,另一個在打滑。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無論齒條是往上拉或是往下拉,送線輪都在往同一個方向送線,只要控制齒條的移動速度,使其前半段加速、後半段減速,送線輪就能隨同作變速旋轉。通過電腦控制,使齒條在上、下轉向的瞬間,切刀與芯刀合攏切斷鋼絲,就能達到無衝擊連續輸送鋼絲的目的,工藝控制簡單有效,生產效率高。
文檔編號F16H19/04GK102554078SQ201210014198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8日
發明者俞家林, 俞家淼, 俞毓彪, 黃花麗 申請人:紹興市家度彈簧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