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步芳將大量寶藏留在青海和甘肅?至今,有人對寶藏傳說深信不疑
2023-04-01 02:17:52 17
馬步芳寶藏之謎仍在西北流傳。
馬步芳出生於甘肅臨夏。他是民國時期西北軍閥馬家軍的重要人物。他的家族統治青海40年,擁有大量財富。有人說青海出產黃金,馬步芳持有大量黃金。此外,青海也有大量的鹽。馬步芳家族在貴德、共和、華龍、循化、門源、樂都、互助等地設立了食鹽經銷點,賺了不少鹽錢。1949年,馬家軍被打敗並逃亡。馬步芳和他的家人逃到了重慶,然後到了臺灣。在此期間,他命令一個叫葉的下屬把他的貴重物品打包,用飛機運送。同年10月,馬步芳因擅離職守而被「撤職」處分,決定離開臺灣。在香港,他呆了20多天才出國。最後,他包租了三架英國航空公司的飛機飛往沙烏地阿拉伯。
顯然,巨額財富不可能通過幾架飛機迅速轉移出去。我沒想到吳少玲會喜歡上它。
烏鞘嶺位於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中部,屬於祁連山北支冷龍嶺的東南端。它是隴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線。它也是半乾旱地區向乾旱地區過渡的分界線和東亞季風的最西端。它東西長約17公裡,南北寬約10公裡,主峰海拔3562米,年平均氣溫僅為-2.2℃。據地方志記載為「盛夏雪寒骨」,是古絲綢之路上河西走廊至長安的重要通道。
民間傳說認為馬步芳把寶藏埋在了烏鞘嶺。除了這個傳說,還有另一個很好的故事:20世紀80年代,一個非法從臺灣來的河南老兵,不是特工,曾經是馬步芳軍隊的連長。他來到天竺尋找馬步芳的寶藏。
當時,這位老兵在烏鞘嶺附近建了一間小屋住下,然後一整天都神秘地遊蕩在山裡。一名正在檢查火車站的工人很快發現了這種不尋常的行為。修路工人有點困惑:這個人沒事。你為什麼四處遊蕩?打扮得不像個流浪的乞丐...一天,烏鞘嶺下雪了,修路工人覺得「神秘人」可能出事了,決定去「神秘人」住的窩棚看看發生了什麼事,結果發現「神秘人」已經奄奄一息,留下一封信大意是說,馬步芳留下了很多財寶,專門放在烏鞘嶺一帶,但不容易找到。
道士們報告了這個案子,那個「神秘人」已經去世了。公安同志認為這封信的內容只是含沙射影,不夠充分。然而,這位道士並沒有輕易放過這個信息。退休後,他像「神秘人」一樣,在烏鞘嶺尋找馬步芳的寶藏已久。當然,答案是一樣的——畢竟沒有找到。後來,道士們死了,但藏寶的故事流傳下來,成為人們飯後的享受。
我聽說了一個十多年前的故事。幾年前,我去天竺出差,還專程去了烏鞘嶺。如果我想要一場事故,很容易找到當年的寶藏,但那只是「想要的」。這個世界上的人想要很多東西,但不是「想要」的,而是可以「想要」的。這個傳說讓我思考了很多。核心是為什麼馬步芳把寶藏埋在這個地方。經過長時間的思考,我也沒有想到答案。唯一令人信服的是,甘肅天竺有一條通往青海的公路,可以互相幫助。馬步芳把財寶埋在這個地方,便於運回青海。然而,有許多路通向青海。為什麼選擇這個?比起烏鞘嶺,中國西北還有許多「神秘」的山脈。如果只是為了去青海的交通方便,沒必要選擇這個地方來收藏寶藏。例如,蘭州有南北兩山,河湟地區,海石灣等等。這些是藏寶物的最好地方。去烏鞘嶺沒什麼大麻煩。
伴隨著烏鞘嶺的是另一個叫花土溝的地方。這個地方位於柴達木盆地西北部,北緯37° 51 '-39° 14 '和東經90° 27 '-94° 31 '之間。北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庫姆塔格沙漠接壤,東部與冷湖鎮接壤,西部與芒亞鎮接壤,南部與格爾木接壤。面積29855.22平方公裡,約佔總面積的9/10。它是以該鎮周圍許多土堆上的風蝕刷形成的菊花狀溝槽命名的。
還有民間傳說,馬步芳把寶藏埋在了塗畫溝裡。花土溝西北部地勢高,東南部地勢低。這座山峰位於阿爾金山的北部。積雪覆蓋的阿卡基曼塔格山(Akaki Mantagh Mountain)位於花土溝的西南部,形成了一個山脈和盆地相間的地形格局。除了北部阿哈提山和西南部阿卡奇曼塔格山的海拔高度在3800米以上外,盆地地區的海拔高度在2689米到3800米之間,約佔該鎮總面積的80%。沙漠戈壁和流動沙丘佔整個城鎮的2/3以上。
過去,這個地方基本上是無法進入的,但今天它完全不同了。315國道自東向西橫貫全國,莽(雅)當(金山)公路連接甘肅省西北物資轉運中心柳園,另一條簡易管道公路連接青海第二大城市格爾木。公路上還有一條鐵路,格爾木-庫爾勒鐵路在花土溝有一個車站。還有民用航空。花土溝機場總投資7億元。通過青海西寧、青海格爾木、青海德令哈、甘肅敦煌和新疆庫爾勒的航線,預計今年每年將運送9萬多名旅客和100噸貨物。
如果馬步芳當年把寶藏埋在這裡,可能是因為它靠近沙漠,人類活動很少,但有兩個問題:第一,因為沙漠,找到它不容易;第二個是交通問題,也就是從這裡到青海西寧的路不容易走。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今天的塗畫溝經歷了這麼多巨大的工程,仍然沒有發現任何隱藏的寶藏的痕跡——這個傳說只能是一個傳說。
然而,無論如何,找到傳說中的寶藏是一件非常令人興奮的事情,所以馬步芳的寶藏收藏的故事一直在無休止地流傳。傳說馬步芳於1975年7月在沙烏地阿拉伯因病去世,再也沒有機會回來,因此這些珍寶成了一個無人知曉的秘密。但我想說的是,馬步芳只有一個兒子,馬繼元。因為只有一個兒子,他非常重視它,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讓它成為了一名中將。馬繼元於2012年因病去世,享年91歲。2008年,汶川地震後,當他得知災情時,也向災區捐贈了5000美元。他有機會返回西北。如果馬步芳在地下埋藏了大量的寶藏,他不可能告訴他寶藏的位置,但他沒有回來,他甚至說了問題——傳說只是一個傳說。
結合這些,我突然想到這樣一件事:即蘭州戰役時,據說戰敗的馬家軍用他的車把財寶直接倒進黃河。這件事,一般人也說當沒什麼不對,像烏鞘嶺、花土溝都有隱藏的寶物,是一種榮幸,但有些人不這麼認為。我記得,在20世紀90年代,當我在蘭州工作的時候,我遇到了一個叫馬的老人。當我沒事的時候,我去黃河,用棍子戳他。我問他在做什麼,他說他在尋找那些被倒進黃河的「寶藏」。當時我覺得有點可笑,但他說我無知。多年來,我偶爾會想起他說我無知時的樣子——一臉嚴肅甚至憤怒。我是從他的表情中想到的——這麼多年過去了,埋藏的財寶可能早就腐爛了。但令我困惑的是,傳說比寶藏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