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低成本耐硫變換脫氧劑的製作方法
2024-02-18 03:51:15 1
專利名稱:一種低成本耐硫變換脫氧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耐硫變換脫氧劑,特別是一種低成本耐硫變換脫氧劑。
目前,國內外對鈷鉬廢舊系催化劑的利用方法很多,如美國專利US5066469、US5013533中所述的方法;我國鈷鉬廢舊系催化劑的利用方法有以下幾種(1)回收其中的鈷和鉬,(2)對廢舊催化劑篩分,回爐繼續使用(河南化工、1992.12),(3)將廢舊催化劑重新加工製成催化劑(中國專利CN98110476.2)。上述方法基本都是回收其中的鈷和鉬或是將其重新加工使用。
本發明具體技術方案詳述如下(1)將廢舊Co-Mo系催化劑粉碎;(2)加入造孔劑和膠溶劑進行捏合、成型、焙燒;(3)用活化液進行活化處理製得。
首先將廢舊催化劑粉碎至80-400目,最好為100-200目,再加入造孔劑和膠溶劑進行捏合、擠條和焙燒,本發明所用的膠溶劑是固體膠溶劑或液體膠溶劑,也可以既使用固體膠溶劑,又使用液體膠溶劑。液體膠溶劑為硝酸、IA--IIIA金屬的硝酸鹽水溶液和/或IA--IIIA金屬的硫酸鹽水溶液,最好為IA--IIIA金屬的硝酸鹽水溶液。液體膠溶劑若使用了硝酸,其用量佔廢舊催化劑重量的1-20%;若使用了IA--IIIA金屬的硝酸鹽水溶液和/或IA--IIIA金屬的硫酸鹽水溶液,其用量以金屬氧化物計佔廢舊催化劑重量的1-10%。固體膠溶劑為Al(OH)3、擬薄水鋁石和/或三水鋁石,其用量佔廢舊催化劑重量的5-80%,最好為10-40%。
本發明所用的造孔劑可以是有機造孔劑,也可以是無機造孔劑,最好是田菁粉、檸檬酸、甲基丙稀酸甲脂和/或木棉等有機造孔劑,其用量佔廢舊催化劑重量的1-10%。
加入了上述膠溶劑和造孔劑以後的混合物經過捏合、成型後在400℃--700℃下焙燒,然後再用活化液對焙燒產物進行活化處理,本發明所用的活化液為鹼金屬的氫氧化物水溶液、鹼金屬的碳酸鹽水溶液、鹼土金屬的氫氧化物水溶液、鹼土金屬的可溶性碳酸鹽水溶液和/或氨水,其含量以金屬氧化物或氨重量計為1-20%,活化處理時可採用等體積浸漬,最後經過乾燥後得到脫氧劑產品。當然最後還可以再經過焙燒處理,也可以不經焙燒,乾燥後直接使用。
本發明的突出優點是利用廢舊Co-Mo系耐硫變換催化劑作為脫氧劑的物料,可大大降低脫氧劑的生產成本並有效地利用了廢舊催化劑的資源。本發明製得的脫氧劑可在≤5.0MPa的壓力範圍內使用,其脫氧性能與工業脫氧劑相當,而強度和強度穩定性均高於工業脫氧劑。
本發明脫氧劑可採用以下評價和測試條件強度測試隨機取20顆樣品,在QCY-602型強度儀上,測取脫氧劑的徑向壓碎強度,以單位長度的平均值表示脫氧劑的強度。
強度穩定性測試採用水煮苛刻實驗考察脫氧劑的強度穩定性,水煮實驗條件稱取一定量的脫氧劑在沸水中煮4小時,烘乾後測取強度的變化,以保留率的大小表示脫氧劑強度穩定性好壞。
常壓本徵脫氧性能測試在常壓微反裝置上評價脫氧劑的脫氧性能,以在相同評價條件下,尾氣組成中氧開始增加的時間,即脫氧時間的長短來表示脫氧劑脫氧性能的好壞。催化劑裝量0.6克,空速5000h-1;水/氣比0.5 反應溫度200℃;原料氣組成O20.6-0.7%,CO 45%,CO 25%,H2S 2000PPm、餘為H2。
表1.脫氧劑性能對比脫氧劑 強度 水煮實驗後 脫氧時間N/cm 強度,N/cm 保留率, (min)%T-1108 102 94.4210T-2121 117 96.7215T-3118 112 94.9220T-4112 108 96.4224工業脫氧劑 77 46 59.7210
權利要求
1.一種通過下述方式製備的低成本耐硫變換脫氧劑,其特徵在於(1)將廢舊Co-Mo系催化劑粉碎;(2)加入造孔劑和膠溶劑進行捏合、成型、焙燒;(3)用活化液進行活化處理製得。
2.按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脫氧劑,其特徵是將廢舊催化劑粉碎至80-400目。
3.按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脫氧劑,其特徵是將廢舊催化劑粉碎至100-200目。
4.按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脫氧劑,其特徵是膠溶劑是固體膠溶劑和/或液體膠溶劑。
5.按權利要求4中所述的脫氧劑,其特徵是液體膠溶劑為硝酸、IA--IIIA金屬的硝酸鹽水溶液和/或IA--IIIA金屬的硫酸鹽水溶液。
6.按權利要求4中所述的脫氧劑,其特徵是液體膠溶劑為IA--IIIA金屬的硝酸鹽水溶液。
7.按權利要求4中所述的脫氧劑,其特徵是液體膠溶劑若使用了硝酸,其用量佔廢舊催化劑重量的1-20%;若使用了IA--IIIA金屬的硝酸鹽水溶液和/或IA--IIIA金屬的硫酸鹽水溶液,其用量以金屬氧化物計佔廢舊催化劑重量的1-10%。
8.按權利要求4中所述的脫氧劑,其特徵是固體膠溶劑為Al(OH)3、擬薄水鋁石和/或三水鋁石。
9.按權利要求4中所述的脫氧劑,其特徵是固體膠溶劑的用量佔廢舊催化劑重量的5-80%。
10.按權利要求4中所述的脫氧劑,其特徵是固體膠溶劑的用量佔廢舊催化劑重量的10-40%。
11.按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脫氧劑,其特徵是造孔劑是田菁粉、檸檬酸、甲基丙稀酸甲脂和/或木棉等有機造孔劑。
12.按權利要求1、2、4或11中所述的脫氧劑,其特徵是造孔劑的用量佔廢舊催化劑重量的1-10%。
13.根據權利要求1、2、4或11所述的脫氧劑,其特徵是活化液為鹼金屬的氫氧化物水溶液、鹼金屬的碳酸鹽水溶液、鹼土金屬的氫氧化物水溶液、鹼土金屬的可溶性碳酸鹽水溶液和/或氨水。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脫氧劑,其特徵是活化液含量以金屬氧化物或氨重量計為1-20%。
15.根據權利要求1、2、4或11所述的脫氧劑,其特徵是加入造孔劑和膠溶劑後進行捏合、成型、焙燒時,焙燒溫度為400℃--70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低成本耐硫變換脫氧劑,將廢舊Co-Mo系催化劑粉碎,加入造孔劑和液體和/或固體膠溶劑進行捏合、成型、焙燒,再用活化液進行活化處理製得。其優點是利用廢舊Co-Mo系耐硫變換催化劑作為脫氧劑的物料,可大大降低脫氧劑的生產成本並有效地利用了廢舊催化劑的資源。本發明脫氧劑可在≤5.0MPa的壓力範圍內使用,其脫氧性能與工業脫氧劑相當,而強度和強度穩定性均高於工業脫氧劑。
文檔編號B01J20/08GK1463801SQ0213520
公開日2003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02年6月12日 優先權日2002年6月12日
發明者縱秋雲, 郭建學, 餘漢濤, 陳依屏, 張新堂, 李欣, 白志敏, 孫海燕 申請人:中國石化集團齊魯石油化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