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摺疊的童車的製作方法
2024-01-20 03:17:15 3

本實用新型涉及童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摺疊的童車。
背景技術:
童車已經是一種嬰幼兒出行必備的工具,使用者在追求童車的穩固、安全的基本要求之外,越來越重視童車的體積小、輕便、可摺疊,可以減少其佔用的體積,從而大大方便出行和攜帶。
現有童車的摺疊關節一般包括前支架組件、後支架組件以及推桿組件,摺疊收攏時大多通過下壓推桿組件使其收攏於前支架組件或後支架組件的一側,而後支架組件或前支架組件則通過其與推桿組件之間的連動組件實現同步收攏,但是這類現有車架摺疊後的體積依然挺大,並且現有童車在摺疊後,容易自動展開,不方便放置,在展開後容易誤碰開關將其摺疊,這樣使用時會產生危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摺疊的童車,其具有摺疊體積小,便於放置,並能夠保證摺疊和展開後結構牢靠不鬆動的特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可摺疊的童車,包括前輪裝置、連接於前輪裝置中部的後輪裝置以及一端與前輪裝置頂端連接,另一端連接於後輪裝置上部的推動裝置,所述前輪裝置與後輪裝置之間連接有座墊裝置,所述後輪裝置底部設置有剎車裝置,所述推動裝置上設置有摺疊控制裝置,所述推動裝置包括把手和第一連接杆,把手與第一連接杆之間通過第一摺疊架連接,所述前輪裝置包括第二連接杆和用於連接前輪的前輪連接杆,所述後輪裝置包括用於連接後輪的後輪連接杆,所述第二連接杆、前輪連接杆以及後輪連接杆通過三通摺疊架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杆與把手之間通過第二摺疊架連接,所述摺疊控制裝置包括設置於把手上的殼體,所述殼體內連接有摺疊按鈕,摺疊按鈕連接有拉線,拉線連接有摺疊杆,摺疊杆一端配合穿設於所述第一摺疊架內,所述摺疊按鈕上縱向連接有鎖緊按鈕。
其中,所述殼體包括前殼和後殼,所述摺疊按鈕設於前殼和後殼之間,所述鎖緊按鈕穿過後殼與摺疊按鈕的上端中部連接,所述摺疊按鈕的上端兩側均連接有連接軸,連接軸穿設有便於拉線移動的滾輪。
其中,所述摺疊杆包括杆體,杆體上端設有便於與拉線連接卡孔,杆體下端設有插接扣,所述第一摺疊架包括左架板和右架板,左架板與右架板通過連接軸鉸接,所述左架板和右架板上設有與所述插接扣配合插接的插孔。
其中,所述三通摺疊架包括三通殼體,三通殼體下端固定連接所述後輪連接杆,其餘兩端分別與所述前輪連接杆和第二連接杆鉸接。
其中,所述第二摺疊架包括連接於第一連接杆上端的外架板和與把手上的中間架板,所述中間架板內壁配合連接有用於開合遮陽罩的調節板。
其中,所述座墊裝置包括兩根橫向座墊杆和連接在兩根橫向座墊杆後部上的縱向連接板,所述橫向座墊杆前端連接有可調節的桌板,所述橫向座墊杆後端連接有護欄,所述橫向座墊杆中部通過連接套與第二連接杆連接,連接套與護欄之間連接有第一弧形支撐板,所述橫向座墊杆後端與第一連接杆之間連接有第二弧形支撐板,所述護欄與第二弧形支撐板鉸接。
其中,所述桌板包括分別套設於兩根橫向座墊杆前端的調節扣,所述調節扣設有至少兩個卡位,所述兩調節扣之間穿設有調節軸,所述調節軸上活動連接有可調節的板體,所述板體與調節扣之間配合連接有調節開關。
其中,所述護欄包括與兩根橫向座墊杆後端的連接的兩根支撐杆,兩根支撐杆上端均連接有下連接扣,下連接扣上端配合連接有上連接扣,上連接扣上端連接有連接頭,兩連接頭之間連接有護欄杆。
其中,所述前輪連接杆與第一連接杆之間通過摺疊支撐板連接,所述摺疊支撐板包括一端連接於前輪連接杆的前摺疊支撐板和一端連接於第一連接杆的後摺疊支撐板,所述前摺疊支撐板與後摺疊支撐板之間鉸接。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摺疊時,先按下鎖緊按鈕使摺疊按鈕解鎖,之後按下摺疊按鈕通過拉線將摺疊杆從第一摺疊架內拉出,之後將把手向上扳再向下壓,使把手、第一連接杆、第二連接杆、前輪連接杆向後輪連接杆方向摺疊,同時護欄向桌板方向摺疊,整體摺疊後摺疊體積小,便於放置,摺疊到位後鬆開鎖緊按鈕將摺疊按鈕鎖緊,展開時,先按下鎖緊按鈕使摺疊按鈕解鎖,之後按下摺疊按鈕通過拉動把手,使把手、第一連接杆、第二連接杆、前輪連接杆與後輪連接杆分開,使摺疊杆插入第一摺疊架內,完全展開到位後,鎖緊按鈕回位鎖緊摺疊按鈕,這樣能夠保證摺疊和展開後結構牢靠不鬆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一,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可摺疊的童車,包括前輪裝置、連接於前輪裝置中部的後輪裝置以及一端與前輪裝置頂端連接,另一端連接於後輪裝置上部的推動裝置,所述前輪裝置與後輪裝置之間連接有座墊裝置,所述後輪裝置底部設置有剎車裝置,所述推動裝置上設置有摺疊控制裝置,所述推動裝置包括把手1和第一連接杆2,把手1與第一連接杆2之間通過第一摺疊架3連接,所述前輪裝置包括第二連接杆4和用於連接前輪的前輪連接杆5,所述後輪裝置包括用於連接後輪的後輪連接杆6,所述第二連接杆4、前輪連接杆5以及後輪連接杆6通過三通摺疊架7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杆4與把手1之間通過第二摺疊架8連接,所述摺疊控制裝置包括設置於把手1上的殼體,所述殼體內連接有摺疊按鈕9,摺疊按鈕9連接有拉線10,拉線10連接有摺疊杆11,摺疊杆11一端配合穿設於所述第一摺疊架3內,所述摺疊按鈕9上縱向連接有鎖緊按鈕12,所述把手1、第一連接杆2、第二連接杆4、前輪連接杆5、後輪連接杆6、第一摺疊架3、三通摺疊架7、第二摺疊架8、前輪以及後輪均對稱設有兩個,摺疊和展開時同時動作。
本實施例中,所述殼體包括前殼13和後殼14,所述摺疊按鈕9設於前殼13和後殼14之間,所述鎖緊按鈕12穿過後殼14與摺疊按鈕9的上端中部連接,所述摺疊按鈕9的上端兩側均連接有連接軸,連接軸穿設有便於拉線10移動的滾輪15,所述摺疊按鈕9包括本體,本體上部中間位置開設有便於鎖緊按鈕12卡接的鎖緊槽,所述連接軸連接在鎖緊槽的兩側,所述摺疊按鈕9與前殼13和後殼14之間以及鎖緊按鈕12與後殼14之間均設有彈簧,便於復位。
本實施例中,所述摺疊杆11包括杆體,杆體上端設有便於與拉線10連接卡孔16,杆體下端設有插接扣17,所述第一摺疊架3包括左架板18和右架板19,左架板18與右架板19通過連接軸鉸接,所述左架板18和右架板19上設有與所述插接扣17配合插接的插孔20,所述拉線10一端卡接在鎖緊槽內,另一端卡接在所述摺疊杆11的卡孔16內,摺疊時,當摺疊杆11通過拉線10從左架板18和右架板19內拉出後,左架板18和右架板19與摺疊杆11脫離連接,這樣使把手1和第一摺疊杆11轉動摺疊。
本實施例中,所述三通摺疊架7包括三通殼體,三通殼體下端固定連接所述後輪連接杆6,其餘兩端分別與所述前輪連接杆5和第二連接杆4鉸接,所述前輪連接杆5和第二連接杆4與所述三通殼體連接的一端均設有連接頭36,所述連接頭36穿於三通殼體內與三通殼體鉸接,便於將前輪連接杆5和第二連接杆4往後輪連接杆6方向摺疊。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摺疊架8包括連接於第一連接杆2上端的外架板21和與把手1上的中間架板22,所述中間架板22內壁配合連接有用於開合遮陽罩的調節板23,所述外架板21和中間架板22配合鉸接,所述調節板23與中間架板22連接的一端設有若干卡槽,所述中間架板22開設有與卡槽配合連接的卡凸,通過卡凸與不同卡槽之間的配合卡接,可實現遮陽罩的調節,使用時,當把手1和第一摺疊杆11轉動摺疊或展開時,驅動外架板21和中間架板22轉動,同時帶動三通殼體與前輪連接杆5和第二連接杆4轉動摺疊或展開。
本實施例中,所述前輪連接杆5與第一連接杆2之間通過摺疊支撐板連接,所述摺疊支撐板包括一端連接於前輪連接杆5的前摺疊支撐板38和一端連接於第一連接杆2的後摺疊支撐板39,所述前摺疊支撐板38與後摺疊支撐板39之間鉸接,所述前摺疊支撐板38與後摺疊支撐板39的配合連接便於前輪連接杆5和第一連接杆2摺疊連接和展開支撐。
實施例二,所述座墊裝置包括兩根橫向座墊杆24和連接在兩根橫向座墊杆24後部上的縱向連接板,所述橫向座墊杆24前端連接有可調節的桌板,所述橫向座墊杆24後端連接有護欄,所述橫向座墊杆24中部通過連接套25與第二連接杆4連接,連接套25與護欄之間連接有第一弧形支撐板26,所述連接套25一端與第二連接杆4固定連接,另一端套設於橫向座墊杆24內,所述橫向座墊杆24後端與第一連接杆2之間連接有第二弧形支撐板27,所述護欄與第二弧形支撐板27鉸接,在第一連接杆2和第二連接杆4摺疊或展開時,通過連接套25在橫向座墊杆24內移動以及第一弧形支撐板26和第二弧形支撐板27的配合聯動,使桌板和護欄實現摺疊或展開。
本實施例中,所述桌板包括分別套設於兩根橫向座墊杆24前端的調節扣28,所述調節扣28設有至少兩個卡位29,所述兩調節扣28之間穿設有調節軸30,所述調節軸30上活動連接有可調節的板體31,所述板體31與調節扣28之間配合連接有調節開關32,通過所述調節開關32和調節扣28的不同卡位29配合連接,可實現對板體31角度的調節。
本實施例中,所述護欄包括與兩根橫向座墊杆24後端的連接的兩根支撐杆33,兩根支撐杆33上端均連接有下連接扣34,下連接扣34上端配合連接有上連接扣35,上連接扣35上端連接有連接頭36,兩連接頭36之間連接有護欄杆37,所述下連接扣34設有與上連接扣35扣接的鎖扣,上連接扣35開設有鎖孔,通過下連接扣34與上連接扣35的連接和分開,可實現連接頭36和護欄杆37與支撐杆33之間的連接和分離,便於抱起和保護兒童。
本實施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摺疊時,先按下鎖緊按鈕12使摺疊按鈕9解鎖,之後按下摺疊按鈕9通過拉線10將摺疊杆11從第一摺疊架3內拉出,之後將把手1向上扳再向下壓,使第一摺疊架3帶動把手1和第一連接杆2摺疊,使第二摺疊架8帶動第二連接杆4摺疊,使三通摺疊架7帶動前輪支撐杆33和前輪摺疊,第一連接杆2折、第二連接杆4、前輪連接杆5在摺疊的同時,通過連接套25、第一弧形支撐板26和第二弧形支撐板27,使護欄向桌板方向摺疊,摺疊到位後鬆開鎖緊按鈕12將摺疊按鈕9鎖緊,展開時,先按下鎖緊按鈕12使摺疊按鈕9解鎖,之後按下摺疊按鈕9通過拉動把手1,使第一摺疊架3、第二摺疊架8、三通摺疊架7,將把手1、第一連接杆2、第二連接杆4、前輪連接杆5與後輪連接杆6分開,使摺疊杆11插入第一摺疊架3內,完全展開到位後,鎖緊按鈕12回位鎖緊摺疊按鈕9,使整車結構固定。
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