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壓電纜單芯固定夾具的製作方法
2024-01-23 02:29:15 1

本實用新型屬於電力電纜施工工具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高壓電纜單芯固定夾具。
背景技術:
在電氣安裝工程中,經常有單芯電纜敷設安裝的施工事項。無論是高空架設的高壓電纜還是地下埋藏的輸電電纜,都需要在一定的地方將電纜進行固定。特別是在安裝10KV及10KV以上的高壓單芯電纜時,敷設安裝的施工事項存在非常不方便的問題。且電纜固定好後,由於外力作用,電纜仍然容易出現滑脫、固定不牢固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傳統高壓電纜固定存在的一些問題而提出一種新型的高壓電纜單芯固定夾具。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採用下述的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高壓電纜單芯固定夾具,包括夾具本體,所述夾具本體包括固定上夾和固定下夾,所述固定上夾下部設有上凹槽,固定下夾上部對應設有下凹槽,所述固定上夾和固定下夾通過螺栓連接,所述固定上夾的上部和固定下夾的下部均為平面,在固定下夾的下部設有與固定下夾一體成型的支撐板,所述上凹槽和下凹槽內部設置有氯丁橡膠墊,上凹槽和下凹槽內部的氯丁橡膠墊上均勻設置有多個凸起結構。
作為優選,所述固定上夾和固定下夾的兩側分別設有橫向連接板,所述螺栓個數為兩個,螺栓依次穿過的部件為支撐板、固定下夾的連接板、固定上夾的連接板。
作為優選,所述固定上夾下部的上凹槽和固定下夾上部的下凹槽均為圓弧狀。
作為優選,所述螺栓上端通過六角螺母固定,所述六角螺母與連接板之間設有彈簧。
作為優選,所述六角螺母與彈簧之間設有一個彈簧墊和一個平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於: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對線路具有較好的夾持效果,既減少了夾具本體對電纜的磨損,又減輕了電纜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晃動或從夾具上的脫落。螺母連接處彈簧和彈簧墊等的設置減少了夾具在使用過程中的變形,減少了夾具的損壞,進而降低了工人維修的強度,提高了電纜固定工作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左視圖。
各附圖標記為1夾具本體,2固定上夾,3固定下夾,4上凹槽,5下凹槽,6螺栓,7支撐板,8氯丁橡膠墊,9連接板,10六角螺母,11彈簧,12彈簧墊。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採用不同於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下面公開說明書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實施例1,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高壓電纜單芯固定夾具,包括整個夾具本體1,整個夾具本體1分為固定上夾2、固定下夾3以及將兩者連接固定的螺栓6。固定上夾2下部設有上凹槽4,相應的固定下夾3的上部設有下凹槽5。固定上夾2和固定下夾3相對接後,上凹槽4和下凹槽5之間形成導線夾持的夾持部。為了增加固定上夾2和固定下夾3的強度,固定上夾2的上部和固定下夾3的下部均設置成平面的形式,並使其具有一定的厚度,固定上夾2和固定下夾3橫向也具有一定的寬度,也就是說,固定上夾2和固定下夾3的外側均為平板的形式,在平板兩側設置有與其一體成型的支撐板7,這樣螺栓6就可以設置在平板兩側的支撐板7的中部,保持螺栓6固定力度的均勻性。為了減少上凹槽4和下凹槽5夾持導線時對導線的磨損,在上凹槽4和下凹槽5的內側設置有橡膠墊,橡膠墊的材料為氯丁橡膠,即為氯丁橡膠墊8。為了增加夾持力,防止線路在遇到大風等自然天氣時轉動或者滑脫,在氯丁橡膠墊8的內側設置多個均勻的凸起結構(凸起結構在圖中為示出),凸起結構的形狀可以是小型的半球狀、球狀、立方狀,也可以是線性凸起結構。
為了獲得均勻的夾持力,在固定上夾2和固定下夾3的兩側分別設有橫向連接板9,螺栓6個數為兩個,分別設置在固定上夾2和固定下夾3兩側的中部位置。螺栓6依次穿過的部件為支撐板7、固定下夾3的連接板9、固定上夾2的連接板9,支撐板7位於固定下夾3的下部,與固定下夾3一體成型,並且支撐板7的長度長於固定上夾2和固定下夾3兩側的連接板9,以更好的提供螺栓6下方的著力位置。
為了更好的實現固定上夾2和固定下夾3與線路的貼合,進一步的將固定上夾2下部的上凹槽4和固定下夾3上部的下凹槽5設置為圓弧狀。同時,為了實現螺栓6對固定上夾2和固定下夾3較大的夾持力,在兩個螺栓6的上端通過六角螺母10固定,六角螺母11與連接板9之間設有彈簧11,六角螺母10與螺栓6將線路固定後,彈簧11處於壓縮狀態,這樣即使在外力作用下六角螺母10略有鬆弛,上凹槽4和下凹槽5之間仍能得到較好的固定。進一步的,為了較好的固定彈簧11,並減少彈簧11與六角螺母10之間的摩擦,六角螺母10與彈簧11之間設有一個彈簧墊12和一個平墊。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應用於其它領域,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