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預應力灌漿錨杆的製作方法
2024-02-06 22:15:15 2
專利名稱:管式預應力灌漿錨杆的製作方法
與採礦和建築有關。
預應力灌漿錨杆是目前地下工程支護和地面工程加固效果較好的一種錨杆,但一般預應力灌漿錨杆均設有排氣管,結構複雜、安裝工序多、花費時間長。如由E·霍克和E·T·布朗編著、英國礦冶學會1980年出版的《地下巖石開挖工程》(Underground Excavation in Rock)第339頁介紹的機械錨固預應力灌漿錨杆,主要由開有一軸向槽的脹殼式錨杆、排氣管、橡皮密封塞、墊板、墊圈和螺母構成。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改進現有預應力灌漿錨杆而提出的便於安裝、錨固力大的管式預應力灌漿錨杆。
新提出的管式預應力灌漿錨杆(如圖)由管體1、上楔2、下楔3、擋環4和碟形墊板5構成,管體頭部比管體其它部分粗,以便放置和固定下楔3,頭部開有兩條供管頭脹開的直縫7,兩直縫7的末端有兩個供砂漿流通的徑向小孔6,管體頭部內壁一側焊有上楔2,擋環4焊牢在管體尾部外壁上,距離管體尾端10-20毫米,以便連接灌漿管接頭。這種管體一般用鋼材製成,但在酸性水嚴重的井下可用塑料製成。根據實際需要確定管體尺寸,但最佳尺寸是管體長度為1-5米、管壁厚度為2-10毫米、管體外徑為25-50毫米。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便於安裝;較一般預應力灌漿錨杆便宜50%;錨固力達12噸,比一般礦用錨杆高0.5~1倍。作為臨時支護,安裝一根這種錨杆只需一分鐘。必要時,對此種錨杆灌以砂漿可作永久性支護。由於安裝孔壁和錨杆之間的環形排氣空間較大,灌漿時不會堵塞,故安裝質量可靠。
權利要求
1.一種地下工程支護和地面工程加固用的預應力灌漿錨杆。其特徵在於杆體是用金屬或塑料管制成,所說的管體頭部直徑大於管體其它部分,管體頭部內設有上楔和下楔,開有兩條供管體脹開的直縫,直縫末端開有兩個供砂漿流通的徑向孔。
2.按照權利要求
1所述的預應力灌漿錨杆,其特徵在於所說的擋環距管體尾端的距離為10-20毫米。
3.按照權利要求
1或2所述的預應力灌漿錨杆,其特徵在於管體長度為1-5米、管壁厚度為2-10毫米、管體外徑為25——50毫米。
專利摘要
管式預應力灌漿錨杆。與採礦和建築有關。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用於地下工程支護和地面工程加固用的錨固性能好的管式預應力灌漿錨杆。錨杆由管體、上楔、下楔、擋環和碟形墊板組成,管體頭部內壁有上楔和下楔,並有供頭部脹開的兩個直縫以及供砂漿流通的兩個徑向孔,擋環焊在管體尾部的外壁上。本錨杆可作為臨時支護,如灌漿也可作為永久支護。解決了一般預應力灌漿錨杆結構複雜、安裝費時問題。
文檔編號E21D20/00GK85200498SQ85200498
公開日1986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1986年4月1日
發明者羅邦兆, 顏恩澤, 謝開維 申請人:長沙礦山研究院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