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建築鋼結構用萬向固定鉸接鑄鋼支座節點的製作方法
2024-02-24 01:29:1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築鋼結構用萬向固定鉸接鑄鋼支座節點,屬於建築鋼結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建築鋼結構領域,鋼架與柱子之間的連接,多為焊接結構,當承受地震或較大風力等外力的作用時,易產生變形,當外力超過一定值之後,將使結構發生難以恢復原狀的永久性變形,甚至結構遭受破壞。為防止地震等外力對建築鋼結構的損壞,近幾年採用鑄鋼節點與成品鑄鋼支座相焊接的做法如圖1所示:但仍存在以下缺點:
由於鑄鋼節點3與鑄鋼支座2、鑄鋼支座2與底部鋼結構1的接觸面積大,鑄鋼節點3的底平面及鑄鋼支座2的上、下表面均需機加工,才能保證其平整度。其成本相對較高。
現場焊接工作量大,焊後應力大、變形大。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建築鋼結構用萬向固定鉸接鑄鋼支座節點。
一種建築鋼結構用萬向固定鉸接鑄鋼支座節點,包括鑄鋼節點、球型聚四氟乙烯墊板、鑄鋼轉動球、鑄鋼卡環;鑄鋼節點與鑄鋼轉動球之間放置球型聚四氟乙烯墊板,鑄鋼卡環與鑄鋼節點通過螺紋連接,鑄鋼轉動球與鋼柱之間通過焊接連接。
球型聚四氟乙烯墊板具有儲脂坑,儲脂坑填入矽脂潤滑劑。
鑄鋼卡環與鑄鋼節點螺紋連接後進行局部焊接。
鑄鋼轉動球通過球型聚四氟乙烯墊板以鑄鋼節點為軸心能夠自由轉動。
鋼結構桁架與鋼柱連接。
本實用新型採用萬向固定鉸接鑄鋼支座節點能夠承受較大壓力荷載,並能有效地將上部鋼結構的反力和變形(位移和轉角)可靠地傳遞給下部結構;現場安裝簡便、結構受力均衡、穩定性高及角度偏差易於調整;而且其製作成本相對較低。提高整體抵抗外力能力,進而提高結構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
附圖說明
當結合附圖考慮時,通過參照下面的詳細描述,能夠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許多伴隨的優點,但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如圖其中:
圖1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顯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基於本實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許多修改和變化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實施例1:如圖2所示,一種建築鋼結構用萬向固定鉸接鑄鋼支座節點,將鑄鋼節點與鑄鋼支座結合為一體,將鋼結構桁架與鋼柱連接到一起。
實施例2:一種建築鋼結構用萬向固定鉸接鑄鋼支座節點,如圖2所示,由鑄鋼節點3、球型聚四氟乙烯墊板8、鑄鋼轉動球7、鑄鋼卡環6組成;其中鑄鋼節點3、鑄鋼轉動球7和鑄鋼卡環6為鑄鋼件。鑄鋼節點3與鑄鋼轉動球7之間放置球型聚四氟乙烯墊板8,具有儲脂坑,在安裝時填入矽脂潤滑劑,起自潤滑作用;鑄鋼卡環6與鑄鋼節點3通過螺紋連接,再進行局部焊接,為止退焊縫5;鑄鋼轉動球7通過球型聚四氟乙烯墊板8與鑄鋼節點3能夠自由轉動,鑄鋼轉動球7與鋼柱9間通過焊接的焊縫4成一體做固定支撐,鑄鋼節點3與鋼柱9間能夠自由轉動,達到現場安裝簡便、角度偏差易於調整,並且能夠提高整體結構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的目的。
如上所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地說明,但是只要實質上沒有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發明點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變形,這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這樣的變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