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針對鹽漬化灌區枸杞的微鹹水灌溉方法
2023-07-11 03:31:16
一種針對鹽漬化灌區枸杞的微鹹水灌溉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針對鹽漬化灌區枸杞的微鹹水灌溉方法,涉及鹽漬化灌區枸杞的灌溉技術,可以在降低土壤鹽分含量的前提下,達到即滿足枸杞生育期內的需水要求,同時還能夠有效提高枸杞的藥用品質的目的。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水和第二水時用礦化度為0.4~0.8g/l的黃河渠道水灌溉,第三水和第四水時用礦化度為3~4g/l的微鹹水灌溉,第五水再用礦化度為0.4~0.8g/l的黃河渠道水灌溉。
【專利說明】一種針對鹽漬化灌區枸杞的微鹹水灌溉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鹽漬化灌區枸杞的灌溉技術,尤其涉及一種針對鹽漬化灌區枸杞的微 鹹水灌溉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內蒙古河套灌區下遊屬於原黃河河道,地下水位埋深較淺,由於長期的農田灌溉 歷史,導致當地的地下水礦化度較高,土壤鹽漬化較重,地表易積鹽,且分布不均勻,嚴重影 響了當地的農業生產。烏拉特前旗先鋒鎮被稱為內蒙枸杞第一鎮,由於地理位置等因素,當 地農業灌溉採用的是井渠結合的灌溉方式,但是由於當地的許多灌溉用地下水礦化度幾乎 都是鹹水(> 5g/l),井灌區的多年鹹水灌溉模式已經導致當地的地下水礦化度進一步的 升高,耕層鹽分含量也隨之增加,表層積鹽,土地退化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了枸杞的產 量及品質。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針對鹽漬化灌區枸杞的微鹹水灌溉方法,可以在降低土 壤鹽分含量的前提下,達到即滿足枸杞生育期內的需水要求,同時還能夠有效提高枸杞的 藥用品質的目的。
[0004]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針對鹽漬化灌區枸杞的微鹹水灌溉方法,包括以下步 驟:
[0006] Sl、第一水:4月29日至5月6日,灌溉定額80?10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 灌溉水礦化度為0. 4?0. 8g/l ;
[0007] S2、第二水:6月10日至6月16日,灌溉定額60?8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 灌溉水礦化度為0. 4?0. 8g/l ;
[0008] S3、第三水:7月16日至7月22日,灌溉定額60?8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 與地下井水配製的微鹹水,灌溉水礦化度為3?4g/l ;
[0009] S4、第四水:8月28日至9月4日,灌溉定額60?8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與 地下井水配製的微鹹水,灌溉水礦化度為3?4g/l ;
[0010] S5、第五水:10月15日至10月25日,即秋饒,灌溉定額140?160mm,灌溉水源為 黃河渠道水,灌溉水礦化度為0. 4?0. 8g/l。
[0011] 上述技術方案提供的一種針對鹽漬化灌區枸杞的微鹹水灌溉方法,針對當地多年 鹹水灌溉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合理調控、優化枸杞灌溉模式,採用微鹹水和淡水交替灌溉的 方法,降低耕層土壤鹽分含量及地下水礦化度,由於枸杞在抵抗不利的環境因素時,能夠產 生抗逆性,反而能夠的有效提高產量、品質,故而採用微鹹水來灌溉可以提高枸杞的產量及 品質。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針對鹽漬化灌區枸杞的微鹹水灌溉方法的流程 示意圖;
[0013] 圖2為淺層地下水電導率隨時間的變化曲線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 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 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0015]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針對鹽漬化灌區枸杞的微鹹水灌溉方法,包括以下步 驟:
[0016] Sl、第一水:4月29日至5月6日,灌溉定額80?10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 灌溉水礦化度為0. 4?0. 8g/l ;
[0017] S2、第二水:6月10日至6月16日,灌溉定額60?8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 灌溉水礦化度為0. 4?0. 8g/l ;
[0018] S3、第三水:7月16日至7月22日,灌溉定額60?8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 與地下井水配製的微鹹水,灌溉水礦化度為3?4g/l ;
[0019] S4、第四水:8月28日至9月4日,灌溉定額60?8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與 地下井水配製的微鹹水,灌溉水礦化度為3?4g/l ;
[0020] S5、第五水:10月15日至10月25日,即秋饒,灌溉定額140?160mm,灌溉水源為 黃河渠道水,灌溉水礦化度為0. 4?0. 8g/l。
[0021] 本發明根據當地灌溉用水及地下水礦化度的實際情況,認為礦化度小於lg/Ι的 為淡水,礦化度介於2?5g/l之間的為微鹹水,礦化度大於5g/l的為鹹水。
[0022] 以下對本發明具體實施例進行說明。
[0023] 試驗地點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前旗先鋒鎮紅衛村枸杞示範基地,當地的農業 灌溉模式為井渠結合,其中淡水為黃河水,鹹水為地下水,地下水井深80?150m。試驗小區 面積為2mX 3m = 6m2,設3次重複,小區四周用埋深I. 2m的聚乙烯塑料膜隔開。
[0024] 實施例:枸杞微鹹水灌溉方案
[0025] 當地枸杞生育期共進行5次灌溉,第一水春澆和第五水秋澆由於保墒洗鹽的作 用,都採用淡水灌溉,二、三、四水採用淡水與微鹹水交替灌溉。本試驗所用淡水為黃河水, 所用微鹹水為黃河水與地下鹹水配製而成。以下所稱淡即為黃河水,鹹即為微鹹水。本發 明提供的光該方法所述的5次水即為處理3 (淡淡鹹鹹淡)。
[0026] 處理1 (淡鹹鹹淡淡):第一水(4月29日至5月6日)灌溉定額80?100mm,灌 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灌溉水礦化度為〇. 4?0. 8g/l ;第二水(6月10日至6月16日),灌 溉定額60?80_,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與地下井水配製的微鹹水,灌溉水礦化度為3? 4g/l ;第三水(7月16日至7月22日),灌溉定額60?8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與地 下井水配製的微鹹水,灌溉水礦化度為3?4g/l ;第四水(8月28日至9月4日),灌溉定 額60?8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灌溉水礦化度為0. 4?0. 8g/l ;第五水(10月15日 至10月25日),即秋澆,灌溉定額140?16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灌溉水礦化度為 0. 4 ?0. 8g/l。
[0027] 處理2 (淡鹹淡鹹淡):第一水(4月29日至5月6日)灌溉定額80?100mm,灌 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灌溉水礦化度為〇. 4?0. 8g/l ;第二水(6月10日至6月16日),灌 溉定額60?80_,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與地下井水配製的微鹹水,灌溉水礦化度為3? 4g/l ;第三水(7月16日至7月22日),灌溉定額60?8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灌溉 水礦化度為0. 4?0. 8g/l ;第四水(8月28日至9月4日),灌溉定額60?80mm,灌溉水 源為黃河渠道水與地下井水配製的微鹹水,灌溉水礦化度為3?4g/l ;第五水(10月15日 至10月25日),即秋澆,灌溉定額140?16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灌溉水礦化度為 0. 4 ?0. 8g/l。
[0028] 處理3 (淡淡鹹鹹淡):第一水(4月29日至5月6日)灌溉定額80?100mm,灌 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灌溉水礦化度為〇. 4?0. 8g/l ;第二水(6月10日至6月16日),灌 溉定額60?8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灌溉水礦化度為0. 4?0. 8g/l ;第三水(7月16 日至7月22日),灌溉定額60?8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與地下井水配製的微鹹水, 灌溉水礦化度為3?4g/l ;第四水(8月28日至9月4日),灌溉定額60?80mm,灌溉水 源為黃河渠道水與地下井水配製的微鹹水,灌溉水礦化度為3?4g/l ;第五水(10月15日 至10月25日),即秋澆,灌溉定額140?16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灌溉水礦化度為 0. 4 ?0. 8g/l。
[0029] 處理4 (淡鹹鹹鹹淡):第一水(4月29日至5月6日)灌溉定額80?100mm,灌 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灌溉水礦化度為〇. 4?0. 8g/l ;第二水(6月10日至6月16日),灌 溉定額60?80_,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與地下井水配製的微鹹水,灌溉水礦化度為3? 4g/l ;第三水(7月16日至7月22日),灌溉定額60?8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與地 下井水配製的微鹹水,灌溉水礦化度為3?4g/l ;第四水(8月28日至9月4日),灌溉定 額60?8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與地下井水配製的微鹹水,灌溉水礦化度為3?4g/ 1 ;第五水(10月15日至10月25日),即秋澆,灌溉定額140?16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 道水,灌溉水礦化度為0. 4?0. 8g/l。
[0030] 處理5 (C K):第一水(4月29日至5月6日),灌溉定額80?100mm,灌溉水源為 地下鹹水,灌溉水礦化度> 5g/l ;第二水(6月10日至6月16日),灌溉定額60?80mm, 灌溉水源為地下鹹水,灌溉水礦化度> 5g/l ;第三水(7月16日至7月22日),灌溉定額 60?80mm,灌溉水源為地下鹹水,灌溉水礦化度> 5g/l ;第四水(8月28日至9月4日), 灌溉定額60?80mm,灌溉水源為地下鹹水,灌溉水礦化度> 5g/l ;第五水(10月15日至10 月25日),即秋澆,灌溉定額140?16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灌溉水礦化度為0. 4? 0. 8g/l 〇
[0031] 1)微鹹水灌溉對枸杞產量的影響
[0032] 在枸杞採摘結束後,對單株枸杞的鮮果重、乾果重進行統計,具體結果見表1。結 果表明:處理3(淡淡鹹鹹淡)灌溉模式的枸杞鮮果、乾果產量最高,相對於C K處理增產 73. 8%。可見,在枸杞的不同生育階段,採用淡水與微鹹水交替灌溉的模式能夠有效增加地 下鹹水灌溉區枸杞的產量,其中在第三、四水進行微鹹水灌溉對枸杞產量影響最小。
[0033] 表1枸杞產量分析
[0034]
【權利要求】
1. 一種針對鹽漬化灌區枸杞的微鹹水灌溉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51、 第一水:4月29日至5月6日,灌溉定額80?10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灌溉 水礦化度為0. 4?0. 8g/l ; 52、 第二水:6月10日至6月16日,灌溉定額60?8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灌溉 水礦化度為0. 4?0. 8g/l ; 53、 第三水:7月16日至7月22日,灌溉定額60?8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與地 下井水配製的微鹹水,灌溉水礦化度為3?4g/l ; 54、 第四水:8月28日至9月4日,灌溉定額60?80mm,灌溉水源為黃河渠道水與地下 井水配製的微鹹水,灌溉水礦化度為3?4g/l ; 55、 第五水:10月15日至10月25日,即秋澆,灌溉定額140?160mm,灌溉水源為黃河 渠道水,灌溉水礦化度為0. 4?0. 8g/l。
【文檔編號】A01G25/00GK104488661SQ201410714728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1日
【發明者】楊樹青, 劉德平, 史海濱, 鄭曉波, 蘇瑞東, 唐秀楠, 劉瑞敏, 馬金慧, 常春龍 申請人:內蒙古農業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