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差式卸壓閥的製作方法
2024-02-01 16:04:15 1
專利名稱:壓差式卸壓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卸壓闊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壓差式卸壓閥。
技術背景在許多流體系統的應用中,需要對該流體系統進行卸壓,例如,為防止 對流體系統的部件造成損壞和/或為避免發生異常狀況等。因此,如何提供 一種使壓力系統的壓力下降,從而提高壓力系統的安全性能,就變得非常重 要。發明內容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使用方便、能提高壓力系統的安全 性能的壓差式卸壓閥。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壓差式卸壓閥,包括閥體,在閥體上設置有進口和出口,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閥體內設置有分流區、回流區、降壓孔、壓力導孔,分流區位於回流 區上方,在分流區和回流區之間設置有回流閥座,在回流閥座上設置有閥芯, 閥芯中部的芯杆的上端設置有上芯板、下端設置有下芯板,上芯板的面積大 於下芯板的面積,所述進口依次經分流區、上芯板的下部、降壓孔後與出口 連通,出口經壓力導孔後與上閥板的上部連通,進口依次經分流區、下芯板 後與回流區連通,閥芯的上下移動控制進口與回流區的導通。上述的壓力導孔的一端在回流區的頂部與上閥板上部的空腔導通。 本發明由於採用了上述結構,在正常工作狀態時,高壓流體經降壓孔而
產生壓力損失,壓力導孔使高壓流體直接作用於閥芯上部,從而使閥芯上下 兩面都有高壓流體的作用,由於高壓流體在流動中經過降壓孔後,其壓力下 降,從而使分流區的壓力高於出口的壓力,則閥芯被向上推,使全部高壓流 體都由進口進入後再由出口出去;當系統壓力大於設定壓力時,雖然閥芯上下兩面都有高壓流體作用,但根據連通器原理,靜止的流體各處壓強相等, 由於閥芯上部的受壓強作用的面積比閥芯下部的受壓強作用面積要大,因此, 閥芯向下運動而完全打開回流通道,則使全部高壓流體由進口進入,由回流 區流出去,從而讓壓力下降,故本發明能夠提高壓力系統的安全性能,另外, 本發明使用方便。
圖1是本發明在正常出水狀態下的剖視圖; 圖2是本發明在關閉出水狀態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以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歩描述,參見圖l一2:壓差式卸壓閥,包括閥體IO,在閥體10上設置有進口 8和出口 1,其特 徵在於在所述閥體IO內設置有分流區6、回流區ll、降壓孔3、壓力導孔 2,分流區6位於回流區11上方,在分流區6和回流區11之間設置有回流閥 座7,在回流閥座7上設置有閥芯,閥芯中部的芯杆12的上端設置有上芯板 4、下端設置有下芯板9,上芯板5的面積大於下芯板9的面積,所述進口8 依次經分流區6、上芯板4的下部、降壓孔3後與出口 1連通,出口 1經壓 力導孔2後與上閥板4的上部連通,進口 8依次經分流區6、下芯板9後與 回流區11連通,閥芯的上下移動控制進口 8與回流區11的導通。上述的壓力導孔2的一端在回流區6的頂部與上閥板4上部的空腔5導通。本發明在設定的正常工作壓力之內工作時,參見圖l,高壓流體從進口8進入到分流區6, 一部分流體流到回流區ll, 一部分向前經過降壓孔3到出口1, 其中經過降壓孔3而產生壓力損失,壓力導孔2使高壓流體能直接作用於閥芯 的上芯板4的上部,從而使上芯板4的上下兩面都有高壓流體的作用,由於高 壓流體在流動中經過降壓孔3後,其壓力下降,從而使分流區6內的壓力高於 出口1的壓力,根據力的原理,上芯板4被向上推,從而關閉了回流,使全部 高壓流體都由進口8進入,由出口1出去,其中,在本實施方式中,高壓流體 從進口8進入時的壓力為70Bar,則向上推力為145KG,從而,上芯板4上部往下 推動時的推力小於145KG。本發明當在系統壓力大於設定壓力工作時,見圖2,高壓流體從進口8進 入到分流區6, 一部分向前經過降壓孔3到壓力導孔2使高壓流體能直接作用於 閥芯的上芯板4的上部,從而使上芯板4上下兩面都有高壓流體作用,根據流 量放大器的壓力放大原理,靜止的流體各處壓強相等,由於上芯板4上部的受 壓強作用的面積比下芯板9的受壓強作用面積要大,因此,上芯板4與下芯板9 同時向下運動而逐步打開回流通道,其中回流通道指的是分流區6通過回流閥 座7中部的通道至回流區11之間的通道,從而使全部高壓流體由進口8進入, 由回流區ll流出去,其中,回流區ll的回流口通徑大,外部又是零壓力,從 而使出口l處的壓力下降,至出口l處的壓力下降到設定壓力後,上芯板4與下 芯板9再同時向上運動,關閉回流通道,打開供液通道,起到安全輸液的作用, 當系統壓力過高就洩壓,下降後就關閉洩壓的回流通道,依次循環控制,達 到保持系統壓力小於設定的壓力值的目的。
權利要求
1、壓差式卸壓閥,包括閥體,在閥體上設置有進口和出口,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閥體內設置有分流區、回流區、降壓孔、壓力導孔,分流區位於回流區上方,在分流區和回流區之間設置有回流閥座,在回流閥座上設置有閥芯,閥芯中部的芯杆的上端設置有上芯板、下端設置有下芯板,上芯板的面積大於下芯板的面積,所述進口依次經分流區、上芯板的下部、降壓孔後與出口連通,出口經壓力導孔後與上閥板的上部連通,進口依次經分流區、下芯板後與回流區連通,閥芯的上下移動控制進口與回流區的導通。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壓差式卸壓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壓力導孔 的一端在回流區的頂部與上閥板上部的空腔導通。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卸壓閥技術領域,涉及壓差式卸壓閥,包括閥體,在閥體上設置有進口和出口,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閥體內設置有分流區、回流區、降壓孔、壓力導孔,分流區位於回流區上方,在分流區和回流區之間設置有回流閥座,在回流閥座上設置有閥芯,閥芯中部的芯杆的上端設置有上芯板、下端設置有下芯板,上芯板的面積大於下芯板的面積,所述進口依次經分流區、上芯板的下部、降壓孔後與出口連通,出口經壓力導孔後與上閥板的上部連通,進口依次經分流區、下芯板後與回流區連通,閥芯的上下移動控制進口與回流區的導通,本發明使用方便、能提高壓力系統的安全性能。
文檔編號F16K27/00GK101398099SQ200810136230
公開日2009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17日
發明者彭宗元, 王洪仁 申請人:浙江大農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