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小說《白鹿原》讀後感

2023-10-13 16:08:39 2

  《白鹿原》作為矛盾文學獎的作品,它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一個平原,一個族群的生活畫面。yuwenm小編整理了《白鹿原》讀後感,歡迎欣賞與借鑑。

  小說《白鹿原》讀後感【篇一】

  《白鹿原》這本書是我的導師去年暑假推薦給我閱讀的,當時只讀了劉震雲的《一句頂一萬句》,卻並沒有把這本書放在心上。因為看過電影,覺得不過爾爾。最近聽同專業的姐姐讀說讀起來不錯,又沒有心情做其他的事,不如拿來讀讀,權當消磨時間。

  很多時候滿心的期待會落空,而無心的偶遇卻能撞出火花,恰如這本書,翻開以後簡直停不下來。因為是在kindle上讀的,我並不知道書有多厚,就一直讀一直讀,結果讀了倆周才讀完,百度了下說有50萬字。不知道有多少字,卻讀完了,假如開頭就知道書有這麼厚,不知道我還有沒有開始讀的勇氣和讀完的信心。所以說無知有時候真的會催生勇氣,恰如我們老話說的「無知無畏」。

  二

  電影給我的印象就是白鹿原上所有的男人都圍著田小娥一個女人轉的荒誕,好像田小娥是主角,人們看完電影以後大概腦子裡也只剩下田小娥這個勾人的女子。原著並不是這樣,每個人的生平都是一條線,而很多線交織在一起結成了一面巨大的網絡,在從清末到新中國解放的動蕩背景裡,白鹿原上白鹿兩大家族的三代人的興衰更替以及白鹿原相關人民的生活,反映出了當時不同階層百姓的生活狀況和意識形態的轉變。真的,很震撼,直指人心。

  下面就幾個典型的角色,談下自己的理解。先說男性吧

  白嘉軒:作為白鹿原的族長,最典型的特徵便是挺的太直的腰。所謂相由心生,腰杆子便是他的堅持和原則。作為族長他主持公道,作為家長嚴懲逆子,作為長輩又能在晚輩回頭時表現出胸襟,遇事不慌,遭劫不亂,不圍觀熱鬧,不落井下石,活在自己的堅持裡,非常值得人欽佩。甚至在在整個族人跪求為田小娥修廟時,他也能斷然拒絕,改為建塔鎮鬼,他相信邪不勝正,足夠強大的信仰支持他經歷種種磨難成為一位平和的老者,見證著白鹿原的興衰,他為人做事的胸襟確值得我們去借鑑。

  不過太直是不是真的好,如果當初他容得下黑娃和田小娥,讓他們進祠堂祭拜,黑娃是否會成為土匪,田小娥是否落得人盡可夫的下場,慘死在窯洞裡呢?

  鹿子霖:作為鹿姓的領頭羊,白鹿原的鄉約終在晚年落得一個瘋癲的下場。他好色,好權,見機行事,是男人劣根性的一個集中體現,和白嘉軒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每一種選擇都是一種人生,自己做下的孽沒人揭發卻終在自己心裡潰堤,自食了惡果。

  鹿三:白嘉軒的長工,親如兄弟。正直,善良,仁義,有股子倔勁頭,也正是這股子倔勁,他帶領百姓鬧事抗稅,拒絕兒子和兒媳田小娥入家門,並最後殺死了田小娥。他心裡是有愧的吧,田小娥的死終化成了他自己的瘋癲以及老年的痴傻。

  能伸能屈方得另一片天地。兒子黑娃在改過自新後,仍未得到父親的原諒,是倆人的悲哀。

  黑娃:從小調皮機靈,卻不愛讀書。長大後不想像父親一樣在別人眼皮子底下求生存,便外出做長工。在割麥時和主家的姨太偷情,被驅逐。回到家不被父親和族裡接納,住進了村邊廢棄的窯洞。後來和共產黨鹿兆鵬聯繫上,成為早期的農村武裝鬥爭。這裡攜著自己的報復,將鄉紳們進行了懲治。後來革命失敗,落草為寇,並敲斷了白嘉軒挺直的腰板,洩憤。再後來被招安,成為國民黨的保安司令,卻不再為非作歹。在娶了第二方媳婦兒後,收了性子跟隨朱先生學讀書,成為地下黨,在革命後卻被白孝文誣陷,沒能躲過殺身之禍。

  黑娃具有反叛意識,豪爽,和他爸爸鹿三一樣耿直,最終也因為這耿直丟了性命。幸運的是這裡有他的成長,從一名土匪到保家衛國的共產黨,從潑皮無賴到嚴於律己的讀書人,這一些列的蛻變非常可貴。從他的經歷也可以對中國共產黨的發展過程,略見一斑。

  鹿兆鵬:早起的革命家,忠誠堅韌的共產黨,也是具有堅定信仰的青年人的代表,因為自己的革命導致了家族的衰落和悲劇。其抗婚、後私自娶白靈等都可見當時現金青年的意識形態轉變過程,有可敬也有可恨之處,畢竟太過自私,為了自己的信仰,犧牲了全家和媳婦兒的幸福。

  鹿兆海:生性耿直,加入國民政府的軍隊,成長為一名軍官,沒倒在日本人的槍下,卻倒在了兩黨內戰的血泊裡,對當時的時代背景有所映射。

  白孝文:白嘉軒的大兒子,他和黑娃有共同點,都墮落過,又都重新做人,不同的是黑娃變得更加坦蕩,嚴於修身,他卻變的更加陰毒,只為奪權,可以做人上人。作為白家的長子,活在強大的父親的陰影下,竟然不舉,這是父親留給的陰影。在受到田小娥的挑逗後,壓抑的一面暴露出來,賣房賣地,拋妻棄子,只為和田小娥享受欲仙欲死的生活。在饑荒的年景,落了討飯的下場,在被人羞辱後,卻機緣巧合到了保安隊。再生的機會,讓他利用自己的才智迅速成長,只為雪恥。革命前投誠和黑娃一起投誠,勝利後卻竊取了革命的果實,將真正的革命人殺害,陰毒至此,令人唏噓。

  本性不同,有人經過磨難的洗滌,更加磊落強大;有人卻將疼痛刻在心裡,更加陰險只為報復,同是成長,結果卻終是殊途。

  朱先生:關中大儒「牛兆濂」是其原型,在動蕩的背景下,儘自己一力護相鄰平安。能勸民從善,能使兵退策反,能投筆高呼宣戰,能埋首鄉野著書,他是關中知識分子的代表,高深的學識,在愚昧的眾人裡得到了神話。他的存在如白鹿原上的白鹿,是一種靈性的寄託,是無助棲遑的百姓的寄託。其做人做事,做學問的方法都值得借鑑。

  正如關學領袖張載所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一個知識分子的修養與追求。

  男性中還有藥房的冷先生,白孝武、土匪頭鄭芒、叛變的嶽國維、兔娃等不再展開來說,每個人都是當時時代背景下一類人的縮影,都是人性的體現,或好或壞引人深思。

  書中最典型的,讓讀者印象深刻的女性大概田小娥莫屬了,但是其他女性的存在同樣值得深思。讓我覺得遺憾的是,男人中有蛻變和成長,女性卻沒有,出場時的樣子和離場時的樣子是一樣的,淫蕩的依然淫蕩,保守的仍舊保守,先進的始終先進,只是作為一種存在吧。

  田小娥:是所有男人慾望宣洩的對象,是欲望的化身,死後還是婊子的代言人。可她到底做錯了什麼?她只是在當時的環境下,選擇自己想要的幸福,女人就一定要等著被選擇嗎?從跟著老地主到跟黑娃偷情,從和黑娃在一起到不被接受,以至於黑娃逃走,和鹿子琳私通,勾搭白孝文等等,是一個苦命女人掙扎後的墮落。想救自己的丈夫不得,卻只能委身他人,有自己欲望的滿足,也有一個女人的無奈。

  是低眉順眼屈從女性,反抗的代表,卻又是一個漂亮風塵女子的墮落。凡事有度,這是一個女人的悲劇,也是很多女人的悲劇。

  白靈:白嘉軒的獨女,從小被寵著護著,上學堂,讀新學,機靈、英氣的和其他女子不一樣,不想圍著鍋臺紡車旋轉,自小便另闢一片天地。和父親決裂、參加共產黨,是新時期覺醒女性的代表,也是早起共產黨人下場的代表。

  有信仰,能堅持,這麼有靈氣的女子,被活埋了真是可惜。

  鹿兆鵬的原配妻子:丈夫在被迫娶她回家後,生活便鎖緊了這一方庭院。丈夫的拒絕和逃離,終鑄成了她的悲劇。在被公公調戲後,終日的苦悶得不到宣洩,發瘋後病死。

  這是一個低眉順眼的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女子的悲劇,一生都在等,等著丈夫歸來,等著別人來解脫自己這種冷暴力的生活,卻等瘋了。等死了。如果她意識到兆鵬不想要她後,不在乎吃人的禮數,果斷離開這個家,尋自己的幸福去,一切都會不同。

  其他的女性還有白嘉軒的妻子、朱先生妻子、皮匠妻子、等這些傳統女性,為家為夫操持辛勞的形象,也閃現了傳統女子身上的光芒。

  正如書裏白嘉軒所說的,一個女人對家庭的影響很大,娶個賢惠的媳婦能領著男人走上正途,黑娃娶了田小娥日子過爛包了,娶了個識文斷字、知書達理的女人竟然跟隨朱先生念書。女子還是要提升自身的修養,能出主意,能有堅持,自然會影響到一個家庭的興衰。

  三

  這是在白鹿原這片土地上鋪陳開的畫卷,幾代人的更迭和興衰,有他們的選擇,有我的思考。

  小說《白鹿原》讀後感【篇二】

  終於把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看完了,結尾令人有些震驚。思緒隨著故事情節的波動有些紛亂,白鹿原上的生活百態隨著白鹿兩家的主線而展開,在中國大地上描寫的這一小塊兒地方折射著整個社會時代的變遷。

  歲月的風霜雨雪,風和日麗一遍又一遍,一茬又一茬地涉足這片古老的平原,精靈的白鹿躍動著人們記憶中久違的傳說,不管經歷多少坎坷風雨,生活的輪子依然不分晝夜地滾動前進,這是歲月蘊含的冷酷而堅實的力量。《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嘉軒、鹿子霖兩大家族有形或無形的較量推動著故事情節的展開與深入。為了生活而爭,為了臉面而爭。當然書中並無直接而露骨地描寫兩大家族的鬥爭,而是從生活的各個方面體現出來。最終以鹿家慘敗結局。性格決定命運或許是條真理。白嘉軒是中國傳統男人的寫照,墨守陳規、自力更生、謹小慎微、兢兢業業地生活。因此,他沒有幹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始終以一個威嚴族長的身份立信於白鹿村,恪守明哲保身的理念。鹿子霖的性格與白嘉軒不大一樣,他追求功利,爭強好勝,作風不謹,卻又有膽小怕事的一面。他一生雖然也經歷了起伏的官場,但終究也沒創造些什麼輝煌,最後也以悲慘收場。我覺得性格變化最大的有兩個人,一個是白孝文,一個是黑娃。白孝文經歷了一場饑荒的打擊之後,由軟弱變得堅強起來,這也多虧他鹿三叔的話語刺激的作用。他從原來的唯命是從,規規矩矩,優柔寡斷的性格中走出來,變得桀驁不馴,急功近利了。而黑娃的性格可謂一波三折,先是小時的膽小羞怯,後又勇猛剽悍,最後又歸於知書達禮,學為好人。其實性格與環境的關係是辯證的,環境塑造了某人某種性格,而某人憑著某種性格來重新塑造環境。

  《白鹿原》作為矛盾文學獎的作品,它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一個平原,一個族群的生活畫面,讀進去,我們仿佛身臨其境。隨人物之悲而悲,隨人物之喜而喜。我們往往被小說中的人物感染,這大概就是大師筆下寫實筆觸的力量吧!

更多相關讀後推薦: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