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歲 60年太極拳的堅持
2025-05-07 03:54:24
近日,「1213志願者同盟」的志願者接到了一個電話:「我父親也是一名抗戰老兵,他想跟你們說說當年經歷的抗日故事,他已經102歲了。」在一個寒風颼颼、黃葉紛飛的下午,記者和志願者一起來到雲南路一棟老房子,拜訪了102歲的抗戰老兵範羽軍。 戰爭中,炮轟聲使聽力受損 範老的身體很硬朗,搬來一張椅子,挺著筆直的腰杆,端坐在記者身旁。 往事塵封太久,再提恍如隔世。範羽軍告訴記者,他1913年出生於浙江杭州。抗戰爆發初期,24歲的他參軍抗日。70多年過去了,老人清楚地記得他入伍的是國民黨陸軍第十預備師司令部,當時做的是準尉文書。抗戰8年,他服役7年。 那段歲月,範老印象最深的是安徽青陽一戰。1938年初,日寇侵入青陽境內,佔領了陳家大山,並派飛機連日轟炸青陽城鄉要鎮。範羽軍當時的任務是給前線輸送槍枝彈藥。每到晚上,他和戰友們就挑著彈藥出發,一路上不時有子彈從身旁飛過。有時走著走著,就有炸彈落在不遠處。這時,參謀處主任曹中選就會大叫:「趴下,張嘴、捂耳朵!」 抗戰年間,範老長期在戰場上聽炮轟聲,導致聽力受損,現在耳朵非常不好。 顫抖著在紙上寫下「勿忘歷史」 範老有4個兒子,他們都只知道父親參過軍,打過仗,其他的一概不知道。幾十年來,範老對自己曾經的身份,絕口不提。 1944年,範羽軍離開部隊,到一家煤場做了一名會計。1979年,他從南京化工原料公司退休。除了工作檔案裡的記錄,外人很少知道他曾是一名抗戰老兵。 不久前,範老在電視上看到了老朋友徐恭權以抗戰老兵的身份出現,他覺得自己也可以講出那段經歷。徐恭權是範老的老朋友,抗戰時期,兩人曾住在同一個宿舍。 得知國家設立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範老非常激動:「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忘記歷史,都要保持警惕性。」老人一邊說一邊顫抖著手在紙上寫下:「勿忘歷史!」 60年如一日,堅持打太極拳 範老除了耳朵不大好,思維清晰、精神矍鑠。採訪間隙,他為記者展示了自己練了60年的楊氏太極拳。 老人的三兒子範如松介紹,父親平時作息規律,勞逸結合。每天清晨吃過早飯,就開始收拾房間,掃地、洗茶杯,然後把家裡所有的家具都擦一遍。接著就是看報紙、打太極拳,然後再做眼睛操。飲食上,範老堅持粗茶淡飯,不喜葷腥。下午午睡後,只要不下雨,就在兒子陪伴下,下樓溜達。 在二兒子範如新眼裡,父親是一個與世無爭的人。「無論是在自己工作還是在子女教育方面,父親都抱有寬和從容的心態。」 「少欲多寬,曠達方圓。」範老在紙上寫下了這8個字,他說這是自己長壽的秘訣。範如新說,這也是一個百歲老兵在和平年代豁達人生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