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十大最好看的電影(邵氏雙子星的巔峰歲月)
2023-06-11 23:58:49 28
「邵氏出品,必屬精品」,談及邵氏電影,不能不說張徹。他是邵氏的四大導演(另三位是李翰祥、楚原、胡金銓)之一。張徹門下幾代弟子,為邵氏電影帝國貢獻力量,其中不得不提的自然是被譽為「邵氏雙子星」的狄龍和姜大衛。圖從左至右分別是陳觀泰、狄龍、張徹、姜大衛、王鍾
他們同是張徹的第二代弟子,也是張導最鍾意的兩位,「狄姜」cp組的巔峰歲月也是張徹電影最輝煌的時期,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狄龍和姜大衛的10部經典電影。
1、《新獨臂刀》:1967年張徹用《獨臂刀》塑造了王羽這樣一代獨臂大俠,1971年張徹將姜大衛、狄龍、谷峰、王鍾、鄭雷集結在一起打造《新獨臂刀》。狄姜二位雙刀少年不僅演繹著江湖情,在鏡頭下更是滿滿的基情,此片稱得上雙生合作的絕佳典範。
2、《報仇》:狄龍和姜大衛雖然是最佳二人組,但在外人看來,張徹最愛的弟子還是姜大衛。狄龍總是為姜大衛跨刀,這部電影也為「姜大衛而死」,由此引出為兄弟報仇的故事。《報仇》讓姜大衛榮獲第一個亞洲影帝,也讓無數人痴迷白衣公子姜大衛,李碧華亦舒也為之著迷。
3、《傾國傾城》:這是李翰祥於1975年拍攝的一部清宮片,都知道他是邵氏的風月片舵主,但其對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展現也極具造詣,之後的《垂簾聽政》和《火燒圓明園》就是其集大成的作品。而這部《傾國傾城》美術設計是一大亮點,可惜的是這部電影造成狄姜不和(姜大衛起初辭演,沒給兄弟跨刀的意願讓狄龍不悅,後來李翰祥又給姜大衛加戲),從此形同陌路分道揚鑣。
4、《大海盜》:45年前的作品了,張徹、鮑學禮及午馬三位導演聯合執導,倪匡編劇,影帝狄龍及姜大衛主演,主要江講述了海盜張寶仔的平生事跡。這部電影我尤愛狄龍,白衣少俠演海盜也可以如此俊美,最後和姜大衛的「郎情妾意」反正會讓如今的許多觀眾都看著都肉麻
5、《刺馬》:本片是根據清代的四大奇案改編,講述了三個兄弟之間的愛恨情仇。狄龍這次的角色終於不再是單純的俠義之客,角色層次感凸顯,本片也讓他第1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優秀演技特別獎和第19屆亞太電影節優異演技獎。後來陳可辛拍的《投名狀》也是這個故事,不過角色塑造對觀眾還是不小的考驗,劉德華的趙二虎和陳冠泰的黃縱,草莽之氣還是差了一些。
6、《大決鬥》:張徹是暴力美學大師,尤其鍾愛男人戲,狄龍姜大衛已經不止多次在銀幕上你儂我儂了。這部《大決鬥》同樣如此,影片結尾在泥水裡赤膊上陣,翻滾、手下留情,上演相愛相殺的戲碼,明明就是愛比仇深。
7、《保鏢》:張徹雖然沒拍過古龍,武俠作品盡處都是古龍武俠的影子。古龍的快意恩仇有三分,女性角色少有重頭戲,這部《保鏢》倒是有個雲飄飄,成為向定、洛逸的情感線。洛逸也有古龍少俠的風範,為情獻出生命,頗有《多情劍客無情劍》阿飛的味道。
8、《五虎將》:此片可以看做邵氏版的七武士,在精神內核和人物塑造上稍顯單薄,除了主要演員,村民的戲就業餘了很多。狄龍、姜大衛、陳冠泰、王鍾、李修賢都賣力為影片獻出美肌,不談別的,這也是一道秀色大餐。
9、《十三太保》:張徹愛展現血腥的場面,又得死的浪漫慘烈。《十三太保》裡的幾大太保都是如此。兄弟相殺不說,印象最深的一個是朱溫擺鴻門宴,李克用喝酒誤事,十一太保狄龍血戰太平橋,殺出一條血路壯烈身亡。另一個就是十三太保姜大衛被五馬分屍,只能說武功再高,情商不夠也難立足啊
10、《上海灘十三太保》:張徹晚年的一部佳作,雲集張家班三代弟子,王羽、姜大衛、狄龍、李修賢、梁家仁,陳冠泰再加上接替傅聲的劉德華,絕對眾星雲集,從頭打到尾,從頭死到尾,各有各的死法皆成一畫,十三太保最後只剩下狄龍,同樣的套路,故事還是後來的《十月圍城》完成度較高。
除了上面提到的十部,也還有《死角》、《無名英雄》、《後生》、《獨臂刀王》等經典。張徹共拍片93部,其中狄龍和姜大衛共出演了42部,這是他們最好的時代,也成就了張徹最輝煌的電影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