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六博棋 遊戲規則是怎樣的你知道嗎?
2025-04-23 21:32:24
在春秋戰國時代到秦漢時期流傳這一種棋叫六博棋,雖然後來慢慢的消失在了人們的生活中,但是對後來的中國象棋,西洋棋,軍棋等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六博棋到底是怎樣的,以及遊戲規則是怎樣的。
什麼是六博棋
六博棋是古代棋戲的一種,在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都非常盛行。這種棋由兩人玩,雙方各有六枚棋子。其中各有一枚相當於王的棋子叫「梟」,另有五枚相當於卒的棋子叫「散」。行棋在刻有曲道的盤局上進行,用投箸的方法決定行棋的步數。據現代棋史學家的研究,這種古老的六博棋實際上是世界上一切有兵種盤局棋戲的鼻祖,諸如象棋、西洋棋、將棋等等有兵種的棋戲,都是由六博棋逐漸演變改革而成。
六博棋的出現
關於六博棋的產生年代可能還在春秋戰國以前。《楚辭·招魂》中有一段話敘述六博棋的形制和比賽方法:
菎蔽象棋,有六博些。分曹並進,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第一句,說當時六博棋的棋制是由棋、局、箸三個部分組成。棋是在局盤上行走的象形棋子,由象牙製成,每方各六枚,一梟五散,故稱六博。局就是棋盤,方形並有曲道。箸就像骰子,用竹子做成,長為六分,用於投擲。貴族人家用菎即玉來做裝飾,以顯其珍貴。棋子在局盤上行走,以投箸決定行棋的步數。
第二句,說的是行棋比賽的方法。由兩人對局或兩組聯賽,方法是「投六箸,行六棋」。先投箸,後行棋,鬥智又鬥巧。行棋時要講究技巧,相互攻逼,務使對方死棋。
第三句「成梟而牟,呼五白些」,說的是棋走到最後的關鍵時刻,當投箸投成「五白」,可以任意殺對方重要棋子而取得倍勝(牟),並迸發出勝利的呼聲。
六博棋為什麼消失了
六博最初是一種帶有比賽性質的娛樂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一種賭博手段。在中國,隨著六博賭博化趨勢的加強,在博法上原先六籌得勝的計算容量,已遠遠滿足不了博徒心理的需要。人們的注意力及勝負判斷已主要集中在擲箸(即擲採)這一步驟上,僥倖心理與求財動機如影隨形,「博」與「賭」漸漸沾合結為一體。這樣一來,失去了大眾化的六博在漢代以後逐漸呈衰勢,進入晉代後便銷聲匿跡了。在國外,隨著漢代「絲綢之路」的開闢,六博戲也傳了出去。東晉、十六國時已傳至印度。不過,在隋唐以後,傳至國外的六博戲也逐漸地消失了。
六博棋怎麼玩
遊戲開始時,中央「水」中放有2枚魚,所有棋子在初次進場時均以平放方式放進棋盤,這樣的棋子稱為「散」,骰子擲到多少點,可走多少步,如果擲出梟那一面,可豎立棋子,改稱為梟,只有梟可以從中央的方框處取得魚,然後試圖將魚搬回其中一側的外側棋位「張」處,每成功搬運一條魚,可獲得2分(拿取兩根籌),之後將魚放回「水」中,在魚被搬運過程中,進入棋盤中央的其他梟不再獲得魚。
除此之外,梟在行進過程中遇到對方棋子(不管是梟和散)都可以吃掉,當持有魚的梟被吃掉時,對方會獲得3分,同時我方的散也可以吃掉對方的梟,但不能吃散。這樣,雙方交替進行擲箸和行棋,直到其中一方獲得6根或更多的籌,即為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