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完整劍龍骨架 有兩個大腦?
2025-04-23 11:35:24
恐龍是遠古時期統治地球的生物,但是在突然的一次災難中,全部都滅絕了,不過今天小編還是要跟大家說一說恐龍時期的一種巨大的食草恐龍——劍龍。生物學家還推測,這種恐龍不僅腦袋上有腦子,在臀部也有可能存在大腦。那麼到底是不是真的是這樣的呢?
劍龍
劍龍為一種巨大的草食性恐龍,是一種生存在侏羅紀晚期的食草性動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質板,以及帶有四根尖刺的危險尾巴來防禦掠食者的攻擊,大約7-9米長,2.35米至3.5米高,2至4噸重。
它們居住在平原上,並以群體遊牧的方式和其它(如梁龍)等食草動物一同生活。
劍龍有兩個大腦
有些古生物學家猜測,劍龍應該有兩個大腦:一個在它那小小的腦袋裡,另一個則在它的臀部,頭上的那個大腦是「主腦」,臀部那個是「副腦」。兩個大腦相互配合,才使劍龍能夠適應複雜的生存環境。馬許曾經在描述劍龍不久之後指出其臀部區域的脊髓,擁有較大的通道,能夠提供空間給一個比腦部大20倍的構造。這種是一種著名的想法,認為如劍龍一般的恐龍,在尾部擁有一個「第二大腦」,而且可能用來控制身體的後半部。同時這顆「腦」也可能在劍龍遭受略食者攻擊時,暫時性地幫助它們抬高身體。
世界最完整劍龍骨架
據國外媒體報導,1.5億年前,它在美國懷俄明州一個古老的亞熱帶森林中緩慢遊蕩。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家現在揭示了它死時的重量,劍龍「索菲」如今就陳列在這家著名的博物館中。
專家估計,這隻年輕的成年恐龍會穿過林中灌木,用3527磅(約合1600公斤)的體重趕走捕食者。這就意味著世界最完整劍龍樣本死時和一頭小犀牛一樣重。《生物學快報》報導的這一重大發現意味著專家有朝一日可以揭示這隻恐龍的移動速度有多快以及它有怎樣的飲食情況。
儘管憑藉豎在背上的巨大盤狀物和尾部末端的4個矛狀長角可立即認出這隻劍龍,但迄今為止,科學家還不太清楚這種恐龍的生活方式。專家推測這隻體型龐大的動物吃低洼灌木,卻不能準確確定它的飲食、它的移動方式以及它的19塊背部骨盤有什麼作用。
索菲的骨架有85%的完整性,被認為是解開這些謎團的關鍵。恐龍研究員保羅-巴雷特教授表示:「我們現在知道它的體重,就可能開始發現更多有關劍龍新陳代謝、進食需求和成長速度等許多方面的信息。可將相同的技術用在其他完整化石上,以便發現更多有關更廣泛恐龍生態的信息。」
在索菲陳列於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地球館前,研究人員通過掃描、攝影和骨架測量,製造出這隻恐龍骨架的一個3D模型。研究人員用索菲的全部化石和它的360塊骨骼的每塊骨骼做了一個3D數字模型。通過這項技術,我們可在無需使用任何原始骨骼的情況下研究這隻恐龍的細節。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專家和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密切合作,將簡單形狀和數字骨架進行完美對接,計算索菲的體積,接著計算出這隻恐龍的重量。然後,這些科學家通過從相似現代動物身上收集的數據,將它轉換成質量。
比較用替代方法測量股骨周長得到的數據以及各種活體動物的體重時,結果相差很小。科學家使用的兩項技術被認為是測量幾乎完整化石骨架重量的最準確方法。他們用這兩項技術計算出索菲重3527磅。
索菲長18英尺(約合5.6米),高9.5英尺(約合2.9米),比最長29英尺(約合9米)的最大劍龍樣本小很多。巴雷特教授說:「發現劍龍化石是極其罕見的。」由於迄今為止具有代表性的劍龍骨架只有6副,而且大多數都不完整,又被壓扁,所以古生物學家對它們的了解並不多。
儘管我們知道劍龍是食草動物,但沒有準確了解它們吃什麼樣的植物、它們如何用看似無力的牙齒進食以及它們如何支撐幾噸重的身體。索菲吃生長在低洼環境中的草本植物、灌木和青草。這些食物無疑為它的巨大身體提供許多能量。但它或許不太擅長咀嚼和吞咽幾乎全部食物。
專家將用這隻恐龍的後肢和臀部弄清楚它是如何走路的。專家指出:「我們認為,劍龍用四肢緩慢移動,卻是一種體格強壯的恐龍。犀牛是一種類似於劍龍的現代動物,但它具有短時間內快速移動的能力。」
帶有尖刺的尾巴是識別劍龍的典型特徵。科學家知道,尾巴是這種恐龍的強大武器。一個異龍樣本身上的刺傷和劍龍尾刺造成的傷口吻合。異龍是一種體型龐大的兩條腿捕食者,比霸王龍早出現約8000萬年。
專家表示:「劍龍身上的一個明顯威懾物是尾巴末端的長刺。現實中,它們的長度可能增加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因為它們外面包著角鞘。它們或許很鋒利,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東西。劍龍的尾巴很長,有發達的肌肉,或許能以強大力量從一邊擺向另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