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熱性型痛經的內服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02:07:16 2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熱性型痛經的內服中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草藥領域,尤其是涉及防治熱性型痛經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種治療熱性型痛經的內服中藥。
背景技術:
痛經是指婦女行經前後或經期出現的下腹疼痛。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指生殖器官無明顯器質性病變的月經疼痛;繼發性痛經指生殖器官有器質性病變的月經疼痛。引起痛經的原因原發性痛經一般由於婦女排卵周期剛建立,前列腺素分泌過多而引起子宮痙攣性收縮導致痛經;繼發性痛經一般由於子宮發育不良、子宮頸狹窄等器質性病變引起氣血運行不暢,月經排出困難導致痛經。熱性型痛經的症狀表現除下腹疼痛外,伴見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或弦數等明顯症狀。目前,國內外治療熱性型痛經的方法較多,如西藥治療法,常用藥有消炎痛栓、芬必得、舒絡安定片等;如中藥治療法,常用藥有痛經丸、元胡止痛片、七制香附丸、六味地黃丸等。但是,在治癒率、治療手段、治療費用等方面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
經檢索未發現有與本發明相同的配方。
發明內容
本發明採用的治療方法為中草藥湯劑治療法。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目前在治療熱性型痛經上的不足之處,並提供一種取材容易、製備方便、費用低廉且治癒率較高的治療熱性型痛經的中草藥湯劑藥物及製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治療熱性型痛經的內服中藥,其藥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的當歸、川芎、赤芍、生地、金鈴子、炒五靈脂各10-12克,紅藤25-30克,敗醬草18-20克,乳香、沒藥各4-5克。
一種治療熱性型痛經的內服中藥,其藥物的製備方法為先將配比量當歸、川芎、赤芍、生地、金鈴子、炒五靈脂、紅藤、敗醬草、乳香、沒藥等中草藥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淨水,加水量以超過藥面2-3cm為度。入煎前將上述中草藥浸泡半小時,使其充分溼潤,以利藥汁充分煎出。然後,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當煎熬15分鐘左右停止,除去藥渣,取湯劑即成。
本發明內服中藥裡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作用;川芎具有活血行氣、散風止痛作用;赤芍具有活血散瘀、瀉肝火作用;生地具有清熱涼血、潤燥生津作用;金鈴子具有除溼熱、清肝火、止痛作用;炒五靈脂具有活血散瘀、止痛作用;紅藤具有敗毒消癰、活血通絡作用;敗醬草具有清熱利溼、活血祛瘀作用;乳香具有活血、行氣止痛作用;沒藥具有活血祛瘀、消腫定痛作用。上述中草藥經有機組合、辯證配伍和相互輔佐,增強了該藥物清熱消腫、行瘀止痛的功效,從而達到治癒熱性型痛經的目的。
使用本發明的治療熱性型痛經的內服中藥治療熱性型痛經有如下特點取材容易、製備方便、費用低廉、見效快。
服用方法1、藥量每日一劑。將頭煎、二煎兩次煎成的湯劑混合後,分兩次服用。
2、服藥時間月經來潮時,上、下午各一次,在飯後兩小時服藥。
3、藥溫控制溫服。
禁忌事項治療、服藥期間禁忌食油炸粘膩、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一種治療熱性型痛經的內服中藥的原料配方當歸、川芎、赤芍、生地、金鈴子、炒五靈脂各10克,紅藤25克,敗醬草18克,乳香、沒藥各4克。藥物的製備方法為先將配比量當歸、川芎、赤芍、生地、金鈴子、炒五靈脂、紅藤、敗醬草、乳香、沒藥等中草藥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淨水,加水量以超過藥面2-3cm為度。入煎前將上述中草藥浸泡半小時,使其充分溼潤,以利藥汁充分煎出。然後,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當煎熬15分鐘左右停止,除去藥渣,取湯劑即成。
實施例2一種治療熱性型痛經的內服中藥的原料配方當歸、川芎、赤芍、生地、金鈴子、炒五靈脂各12克,紅藤30克,敗醬草20克,乳香、沒藥各5克。藥物的製備方法為先將配比量當歸、川芎、赤芍、生地、金鈴子、炒五靈脂、紅藤、敗醬草、乳香、沒藥等中草藥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淨水,加水量以超過藥面2-3cm為度。入煎前將上述中草藥浸泡半小時,使其充分溼潤,以利藥汁充分煎出。然後,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當煎熬15分鐘左右停止,除去藥渣,取湯劑即成。
治療效果療效標準一種治療熱性型痛經的內服中藥治療熱性型痛經之療效判斷主要依據於熱性型痛經症狀是否消失。服藥3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具體療效分以下三級治癒——熱性型痛經症狀全部消失;好轉——熱性型痛經症狀部分消失和減輕;無效——服藥1個療程後,熱性型痛經症狀毫無消失。
效果用該藥物治療熱性型痛經患者42例,治療1個療程,其中治癒36例,好轉6例,治癒率為86%,有效率為100%。
典型病例張某某,女,32歲,職員。2003年10月就診。患者自述有痛經史十多年,時輕時重。診查發現患者舌質紅、苔薄黃、脈胘數。診斷為熱性型痛經,採用本發明內服中藥,從月經來潮第1天起,開始服藥至月經結束,1個療程後,熱性型痛經症狀完全消失。6個月後追訪,未見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熱性型痛經的內服中藥,其特徵在於該藥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的當歸、川芎、赤芍、生地、金鈴子、炒五靈脂各10-12克,紅藤25-30克,敗醬草18-20克,乳香、沒藥各4-5克。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熱性型痛經的內服中藥,涉及治療熱性型痛經的中草藥配方,其藥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的當歸、川芎、赤芍、生地、金鈴子、炒五靈脂各10-12克,紅藤25-30克,敗醬草18-20克,乳香、沒藥各4-5克。本發明的特點是取材容易、製備方便、費用低廉、見效快。
文檔編號A61P15/00GK1994393SQ20061013082
公開日2007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06年12月28日
發明者王玉秀 申請人:王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