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行功法:造就成功的太極之路
2025-05-03 18:57:24
練習太極拳不僅是在練習一門武術,更是在探索養生之道,同時還能感悟到人生哲理,這是一舉多得的事情,練習太極拳不僅需要身法準確,更需要智慧,用心地去感悟,下面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如何練好太極拳的六步行功法,一起去看看吧。
第一步、無極樁法
《太極拳論》開篇即指出太極者無極而生。所以學太極拳必從無極開始。無極樁是在身體靜止的狀態中,體會在「松空虛靈」思想指導下,周身內外放鬆以符合太極拳行功法理要求達到的程度。
樁法以忘形去跡、得意存神為功進而感受中正安舒。無極樁自學拳開始,即不可用斷,終生也不宜停止。因為這是成就太極拳內功的基礎必須。
無極樁功在太極樁功中最具有代表性,樁功也是最基本的練法,練好樁功有助於提高太極境界。
第二步、基礎內功
基礎內功包括清淨身心、平沙落雁、開天闢地、日月旋轉、顧盼生輝、龍虎交會六個動式。
可使初學者在較短時間內獲得肢體協調、身心平衡,實際操作中通過腳下的虛實變轉,漸漸感受太極拳身擁勢擠的運動特性及內功練習原則。
此法和無極樁一動一靜相輔相成,在運動中求心神意氣的平和安靜、離形脫跡,體會被動運動的自然規律。本功法能調理五臟六腑的陰陽平衡,極有益於身體健康。初學3-5年內不宜間斷。
修煉太極拳一定要掌握氣沉丹田,在實戰中發揮丹田勁,將自己從被動轉化到主動,制止對方。
第三步、擺放拳勢
初學拳架的目標,分為兩步。
第一步先把握形體姿勢的規範準確,包括身手角度方位擺放適中,腳下分清虛實,立身中正,可以先不顧及運動時是否順暢,也不必追求準確的放鬆。
第二步再漸求運動順暢,並求得順暢後一定程度上的身心放鬆。
第四步、明確法理
姿勢擺放好,即當充實法理。依據正確法理運動,如立身中正時的「上下一條線」,必須是由「虛靈神頂」的正確行功達到的;腳下的虛實變轉必須是漸變的,因為只有漸變才易於把握減力、體會被動。
手上不掛力自然松空、才是輕扶,而輕扶路線必須是具有高低點的弧線;頂意不失、腳下自然輕靈;神意在外、氣血必然順暢;神運氣使則肢體和順,周身松淨則心境空明。
此一階段是經「由著熟而漸悟懂勁」、而漸至於身知體悟即懂勁時期,以求得心手相應為目的,也有兩步,一是思想明白、謂之心明;再在身上明白、謂之體悟。需要周期因人而異,大約需百日至三年。
第五步、練拳行功
按《太極拳論》指出,懂勁後愈練愈精!懂勁後「練一日則一日太極,練一刻則一刻太極」陳鑫語。從這時開始才是真正的練拳行功!以心行意、體會自然的變動規律;以氣運身、感受合理的氣血流通;體驗虛無的真實、曲逕通幽;享受中和的愉悅,神清氣爽。
行功到此地步,才算真知太極拳。此階段為實際下的切實功夫,若真能明了法理,「一年半載便可施於人身」。
第六步、感受自然
如上行功日久,漸可在不練功時也能感受到練功時的愉悅,即已住境中!自然而然知道,自己的一思一念、一舉一動,無不合乎太極原理!自然能知契合天機竟是無心而得!無心則無意,無意自無識,無識自無念。
一念不生,萬緣不染,真正舍己而隨化,融己身於萬有中,自然得「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行功至此漸入佳境而「日上自蒸蒸,工欲罷不能」—拳學已盡,道門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