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曾讓我感動作文
2025-02-20 11:08:25
閱讀,曾令我感動。因為發現,一代又一代的人,和我有過類似的困惑和同樣的錯覺。小編收集了閱讀曾讓我感動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閱讀曾讓我感動
獨倚軒窗,窗外細雨紛紛,品一杯香茗,亮一盞小燈,擁一本好書,任淚水湧出了眼眶。
無雲時借兩縷陽光暖暖身子,有雨時對著雨兒傾訴心腸。閒暇時靜坐讀書,在書中感悟古今中外的悲喜人生,一次又一次地陷入跌宕起伏的情感漩渦,一次又一次地被閱讀感動。
我曾被唐詩宋詞中文人的大情懷所感動過。我仿佛看到範希文在嶽陽樓上悲壯地呼喊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聆聽杜子美「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赤誠吟哦。是啊,帝王昏庸,官場黑暗,燈紅酒綠,醉生夢死。多少有志之士沉迷在溫柔鄉忘了社稷江山黎民百姓,雄心壯志一點一點被西湖歌舞銷蝕,追名逐利最終害了自己苦了百姓。紅塵世俗莫不如此,就連當年「氣吞萬裡如虎」的辛棄疾也慨嘆「闌幹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就連在朝堂之上讓貴妃磨硯,力士脫靴,「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李白也遊山玩水去也。滿身正氣怎能在官場上汙了自己?盛唐也罷大宋也好,是杜拾遺、范文正公們,釀一壇烈酒,留後人暢飲;播一份正義,囑咐歲月收藏。
我也曾被元曲雜劇中的男女痴情所感動。她是大府千金小姐,他是十年寒窗窮書生,她女伴男裝入學府對他傾心,無奈他太過愚鈍不知她是女郎,兩人的情愫,感天動地,她是祝英臺,他是梁山伯,他許她一個承諾,生生世世,他還她個化蝶,纏纏綿綿,比翼雙飛。這樣的愛情,被珍藏在書中,吟誦其中的一字一句,像一杯清茶,時久彌香,永世不忘。
又何人讓我潸然淚下?《史記》中的蘇武!北海牧羊十九載,漢家天子早已換人,可你依舊拿著那根代表朝廷的旌節眺望遠方,痴痴地等,痴痴地盼,守候一份忠義氣節,你足以讓我感到動!
我細細地咀嚼文字,細數閱讀帶給我的感動。嗅著嫋嫋不絕的書香,讓感動流過每一條血脈,打開心扉,讓感動靜靜地在心中蕩漾,把泛起點點的漣漪,永久珍藏。
日記裡留下如下詩句:昨夜寒窗月下,淺斟慢吟品茶,一簾清雨懸掛,書香漫捲淚花。
第二篇:閱讀曾讓我感動
閱讀帶給我的,更多時候,是一種錯覺。
一日倥傯,孤月寥星,推開宿舍的門,除了刻意不關的電腦跟趴在紗窗的飛蟲,杳無聲息。為了證明自己不是一個人,我們和熟悉或是曾經熟悉的人們,通過或大或小的屏幕,借著浮誇造作的字句彼此聯繫。不知是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人生階段,忙碌於職場卻疏離於人世,從躲藏在長輩羽翼之下,到倔強出走獨自面對世界,開始有人揣度你的用心,開始有人抱怨你的缺席,豁然發現自己既夠不著當年許下的宏圖大願,也撫不了心愛人兒的孤零委屈。那些給予關懷的好心人,也會忙起來,也會失去耐性,而那些曾經在離別時擁抱灑淚的知交,也被時間消磨了記憶。我們需要一種不那麼孤單的錯覺,人各有異,遊戲、劇集、壯遊、美食,林林總總不一而足,當然也會有人選擇閱讀。
那是種有人相伴的錯覺,也是種自由的錯覺。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擁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把自由寄托在幾行代碼模擬出的異次元,更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被帶入一個一個層出不窮的角色與畫面。有些時候,自由就是有權利揮霍和浪費,閱讀終究也不過是百無一用的消磨之一。很多崇高的閱讀者覺得自己在穿越時空的界限和那些偉大的思想碰撞,似乎高估了自己,每每掩卷都油然升騰起的成長,也是閱讀帶來的美妙錯覺之一,如果閱讀是如此實用主義的事,如果有用成了閱讀的動因,那它也勢必短暫,因為成長的錯覺之後很快就將是成熟的錯覺乃至成功的錯覺。當我們不再為一月一年讀過十几几十本書所束縛、不再為書旁的筆記染上多少真知灼見所束縛的時候,我們才在閱讀中找到了一絲自由的錯覺。
如果,只是如果,如果閱讀從未給我帶來感動,這樣的題目該如何下筆?當閱卷者面對幾百篇人名書名連綴起的動人作文卻想著每篇要在兩分鐘內批改完成的時候,閱讀真的只能是「曾」令人感動了。感動,終究也只是種錯覺。為風花雪月灑淚的姑娘,可能在做著小三認著乾爹,為鐵血與革命感動的壯士,可能剛在酒桌下遞過只信封。感而後動者,幾希。動而持之者,幾何!感動的時候,我們容不得周遭對這錯覺的質疑,日久之後,我們找也找不回往日心境時,才不禁惶惑,當時當日的感動,若非錯覺,所去何蹤?
閱讀,曾令我感動。因為發現,一代又一代的人,和我有過類似的困惑和同樣的錯覺。
第三篇:閱讀曾讓我感動
生活是本書,它很長,如同兒時家門口的那條小道,一眼望不到盡頭,一路上有風雨有陽光,有隻屬於我的感動。
記憶慢慢回到那個冬天,大片大片的雪花,掙脫天空的懷抱紛紛飄落人間,凜冽的寒風囂張地在宣告它對這片土地的主權。奶奶如往常一樣提著菜籃子向風雪中走去,她今天起來得似乎格外早。那時的我,貌似正在溫暖的小屋裡與周公下棋。
「叮咚」,我睡眼朦朧地打開門,奶奶今天的頭髮似乎格外的白,不知是調皮的雪染白的,還是我從未注意到她的蒼老。菜葉上稀稀疏疏點綴著一些雪花,我知道這樣的菜才鮮美。但為了這新鮮的菜,奶奶又是幾點鐘起床,又是怎樣冒著這麼大的風雪來回的?這幾棵菜,第一次讓我讀懂了「懶」的可恥,「愛」的可貴。
飯菜的香氣充溢著整個房間,勾起我肚子裡的饞蟲。我迫不及待地趕到桌前,潔白的瓷盤搭配絳色的香腸,周圍配了一圈綠色的香菜。很快盤中的菜便被「消滅」得一乾二淨,之後我便酒足飯飽地去看電視了。無意間瞥見了奶奶在吃我昨天的剩飯,我瞬間僵住了,想說些什麼,嘴張開卻遲遲發不出聲音,我的心如被風雪襲擊過,悽神寒骨,我第一次讀懂了「凱風自南,棘棘我心」的含義。
夜深了,寒風依舊不斷地拍擊著窗戶,仿佛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我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躡手躡腳走進奶奶房間,小心翼翼地打開房門,奶奶安詳的面孔和滿眼花白的頭髮直逼我的眼球,我吸了吸發酸的鼻子,輕輕關上門,終於抑制不住地哭了,我第一次讀懂了什麼叫懊悔,什麼叫感動。
天剛破曉,我提著奶奶的菜籃走在街頭,寒風如刀刃一般在我臉頰上划過,我卻感到那麼幸福。我想奶奶亦是吧,眼前不由得浮現出一幅畫面:奶奶晃著顫巍巍的身子,哼著一成不變的京劇,雪地上只有她的腳印在延長……
生活是本書,讀起來處處充滿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