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顏色發黑怎麼辦?如何調理月經
2025-07-20 22:44:10
月經的變化跟我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在經期的時候,月經發黑預示著我們身體內部出了問題,可能是氣血不足,也可能是腎虛問題導致的月經顏色發黑,雖然只是小問題,但長此以往不去調理可能會造成不孕不育,早衰等疾病。今天小編會仔細介紹關於月經顏色變黑的問題,希望有此類問題的女性朋友可以了解,並從中找到解決的方法。
月經顏色發黑的原因
1.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引起:主要是下後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不穩定或是有缺陷,即月經病。
2.器質病變或藥物等引起:比如陰道炎症,內分泌失調、宮頸炎,盆腔炎、腎上腺皮質功能異常、糖尿病、席漢氏病等。使用治療病的藥物,內分泌製劑或採取宮內節育器避孕者均可能發生月經不調。
3.氣血兩虛導致月經黑色 月經量少,周期不定,顏色發黑,變淡,質稀,或者經常出現腰酸或者頭暈眼花,有的時候神疲肢倦,臉色蒼白或萎黃,舌質淡紅脈細弱治療宜氣血雙補。
4.氣滯血瘀導致月經顏色變黑 月經前後無定,月經量或多或少,顏色偏紫紅,有血塊,經行不暢,或者小腹疼痛,乳房脹痛,脘悶不舒,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或澀。
5.腎虛導致女性月經黑色 月經周期先後無定,量少,色淡紅或黯紅,質薄。腰膝酸軟,足跟痛,頭暈耳鳴,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脈沉弱或沉遲。治宜補腎調經。
6.出現月經量少顏色發黑時,其實是月經顏色發黑是氣滯血淤,月經期間經血在長時間聚集在宮腔內所致。而月經量少是指月經來潮時經量較正常人為少,多因血虛、氣滯、血瘀、寒凝血脈、痰阻等原因所致。
月經顏色變黑有什麼危害
氣血不足
常由病久氣虛,氣虛運血無力,血行瘀滯而引起面色淡白或晦滯,身倦乏力,氣少懶言,月經發黑,經血量增多或減少,經期延長,腹部疼痛,易疲勞等的表現;
血瘀
寒凝引起氣血運行緩慢,如冬天水遇寒結冰,道理相似。寒可分兩種一種實寒,如感受外界的風寒、吃寒涼的食物;另一種是虛寒,由陽虛引起的。氣滯即氣運行不暢,一般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襲引起肝氣久鬱不解所致。氣行則血行,氣不行則血也不暢。
表現為:胸脅脹滿,走竄疼痛,急躁易怒,脅下痞塊,乳脹痛拒按,痛經,久則產生手腳發涼,月經量少,色黑經色紫暗有塊等,舌質紫暗或見瘀斑,脈澀。
什麼情況會導致月經變黑
1.貪涼
有些女性很不注意經期的保暖,如在月經期間吃雪糕、冰激凌等寒涼食品,或者為了美冬天穿得很單薄等等。殊不知,這些行為都會使盆腔內的血管收縮,引起月經量過少,色黑甚至閉經。
溫馨小貼士:要注意防寒避溼,避免淋雨、涉水、遊泳、喝冷飲等,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涼;可以多吃一些大蔥、豆類、南瓜、大蒜、生薑、慄子、橘子等食物。
2.便秘
有便秘的女性,其直腸因有大便蓄積會發生膨脹,從而導致子宮頸向前推移,子宮體向後傾斜。如果女性長期便秘,使子宮經常保持在後傾位置,就會導致經血排出不暢,日久成瘀。
溫馨小貼士:每天清晨空腹喝一匙蜂蜜或香油;平時多吃些有潤腸通便作用的食物,如牛奶、酸奶、香蕉、蘋果、韭菜、蘿蔔、菠菜、松籽仁等。
3.壓力大
如果長期的心情壓抑或情緒不佳,也可出現氣不能推動血行,血液運行緩慢或者停滯,導致氣滯血瘀而出現月經量少、色黑、月經推後等。
經期護理應該注意什麼
1.飲食一定要清談,保證氣血通暢,尤其在月經期間不能出現便秘的症狀。可以多吃 一些桃仁、油菜、黑大豆,有助於通氣血。不宜吃甘薯、芋艿、蠶豆、慄子等容易脹氣的食物。
2.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緒波動,個別在月經期有下腹發脹、腰酸、乳房 脹痛、輕度腹瀉、容易疲倦、嗜睡、情緒不穩定、易怒或易憂鬱等現象,均屬正常,不必過分緊張。
3.內褲要柔軟、棉質,通風透氣性能良好,要勤洗勤換,換洗的內褲要放在陽光下曬乾。
4.月經期間身體不能太虛,營養一定要足夠充足,營養不足造成氣血虛,氣血不足就 會直接影響到月經量少的情況。有必要吃一些中藥或補氣血的保健品來補充氣血。像扎滿鹿胎膏,它有調經補血的作用的,是專門用於調經的中藥,對身體沒有副作用的。
5.不宜吃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飲開水,保持大便通暢。血熱者經期前宜多食新鮮水果和蔬菜,忌食蔥蒜韭姜等刺激運火之物;氣血虛者平時必須增加營養,如牛奶、雞蛋、豆漿、豬肝、菠菜、豬肉、雞肉、羊肉等。忌食生冷瓜果。經血量多者忌食紅糖。
6.經期間一般吃一些香蕉,甜橙,榴槤,人參果,番石榴等水果,可以每日三種早、中、晚交換食用。但是如果是有疼經的女性,建議最好少吃蘋果。而體質比較好的女性,蘋果、梨等水果也可吃。
總結: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有關月經顏色發黑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大家解決問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