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失禁常見原因是什麼?改善失禁6種常見處理方法
2025-07-21 08:28:08
找回排便失禁者的尊嚴!臨床上有不少患者因為肛門失禁,導致其糞便幾乎隨時會滲出;不僅病患自身難受,伴隨而來的異味問題,也使得這些病友容易遭受到周遭親友的疏離,嚴重影響人際關係!究竟想要提升排便失禁者的生活品質該怎麼做?專家表示,除了使用尿布、人工肛門、飲食控制外,如今藉由新型的馬龍式手術也能提供患者更便利的順性灌腸選擇!
排便失禁常見3種原因
導致排便失禁的原因主要可分為3種:其一,是兒童方面,因某些先天性疾患所致,例如,先天性無肛症,或者巨結腸症等罕見的肛門/直腸先天性異常,就是其中一員。雖然這類病友能用手術來適度矯正,但在某些孩子身上卻會出現滲便,甚至排便失禁的併發症。
其二,則是嚴重脊椎損傷病患,這類脊損病友因自主神經失調受損,往往有無法控制大小便的問題。
再者,則是重病行動不便的長者因肛門失禁所引起,對於這類長期臥床的病患來說,不但會造成照顧者的疲累,同時也會增加其肛門感染、膿瘍,或是其他嚴重併發症的機會,嚴重性不容小覷。
改善失禁6種常見處理方法
究竟想要改善失禁引起的惱人大洪水與土石流問題,該怎麼做呢?臨床上針對失禁問題,主要有下列6種常見的處理方法:
方法1/使用尿布並常更換:對於排尿失禁的病患,這是一個好方法,但對於排便失禁的病患來說,氣味還是一個很大的困擾。雖然能靠勤換尿布來處理,對病患及家屬來說,卻相當不方便,也可能因此限制病患與社會的融合。
方法2/永久性腸造廔(人工肛門):將下段的大腸拉到肚皮上,並接上造口袋,讓大便不會通往肛門口,從造口直接進入造口袋。在氣味上可以得到改善,但因為要接受手術,同時身體多了一個很明顯的口,對病患自尊會有很大的影響。此外,造口袋也必須勤更換,費用上面也是很大的負擔。
方法3/飲食控制:有些食物可以增進大腸蠕動,而有些食物則可以減緩大腸活動,例如:香蕉、蘋果、油炸類食物、奶製品都會造成腸道蠕動加快,至於會讓腸道蠕動變慢的食物卻因人而異。在嘗試出某種食物易讓孩子便秘後,再配合灌腸,通常能達到相對滿意的結果(相對於每天滲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飲食的限制相對也會造成病患出現某些營養素缺乏的問題。
方法4/藥物控制:有一些藥物可以減緩腸道蠕動,讓糞便比較慢運行到肛門口。但這種方式必須結合灌腸或其他治療方式,否則單純用藥物控制效果非常不好。
方法5/逆行性灌腸:就是一般從肛門插入肛管(一種塑膠軟管,從肛門放置到直腸或乙狀結腸),灌入灌腸液後將大便灌出來。灌腸液可以使用水、鹽水或是在藥局直接購買灌腸藥水。因為灌腸的方向跟平常大便運動方向相反,故稱逆行性灌腸。這種灌腸只能清除直腸、乙狀結腸、頂多是降結腸下段中的糞便,無法灌到更高的大腸。所以,必須要同時配合飲食控制或藥物控制,才能達到相對滿意的結果。
方法6/順行性灌腸:順行性灌腸是從大腸的起點(升結腸)放置管路,灌入灌腸液之後,讓大便順流而下,可以將全部大腸的大便完全灌出。
不過,要提醒的是,雖然順性灌腸看來方便性最高。順形性灌腸要能實現,需要一個管路來進行。因此患者通常需要接受一個小手術,將闌尾拉到肚臍做一個小開口,闌尾跟大腸的接合處也要做抗逆流處理,以免大便從這個小開口跑出來,這個手術就是所謂的馬龍式手術。
經過此一手術後,患者進行順行性灌腸時,只要坐在馬桶上,將橡皮管放到小開口裡面,灌入灌腸液(藥房購買、水、鹽水都可以),大約30分鐘左右,全部大腸的大便會被灌出來,幾乎一整天不會有大便。而每天1次的灌腸就像正常人的排便每天1次的排便順序,有助病患增加信心與人建立關係,恢復正常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