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食慾控不住?想減肥不妨先幫身體滅火!
2025-07-21 11:22:09
明明剛吃完飯,怎麼肚子又餓了?每次加班就想吃雞排配珍奶,這樣怎麼瘦阿?食慾太旺盛,光靠意志控不住,減重大破功,該怎麼辦?中醫師建議,想要戰勝小餓魔,不妨先幫身體滅火!
很多人都知道抑制食慾是控制體重的第一關,但總是力不從心,有時候是想靠吃抒解壓力,有時候是嘴饞想要吃,而且這些勾引出體內小餓魔的食物,通常是高油高糖的甜點、油炸物、冰品和手搖飲料,恰恰是減重榜上惡名昭彰的地雷食物,長期下來,造就了易胖體質。
戰勝小餓魔先辨別胃火旺或肝火旺,中醫認為食慾旺盛與火氣大有很大的關係,以下由專家針對國人較常見的2種餓魔體質進行說明,並提供改善方法,讓大家輕鬆控制食慾,遠離肥胖。
胃火型餓魔
體質說明:長期嗜吃辛辣、炸烤等重口味和刺激性食物的人,容易形成胃火旺體質。中醫認為胃熱則消谷,胃火越大,胃酸分泌越多,就越容易加重飢餓感,導致食慾亢進,想要吃進更多的東西。
胃火大的人普遍食量大、吃東西時狼吞虎咽,且喜歡吃到飽的飲食型態,肥胖部位多集中在腰腹部,是典型的蘋果型身材。此外,常伴隨滿臉通紅、牙齦浮腫疼痛、容易嘴破或流鼻血、口臭、體味重、口渴喜冷飲、打嗝、排氣、脹氣、皮膚出油、毛孔粗大、長青春痘、大便幹硬或黏滯不暢,甚至痔瘡、便血的情況。
改善之道:減重族想要趕走胃火型小餓魔,除了可藉中醫的幫助,以山楂、荷葉、白茅根、陳皮、火麻仁、大黃等藥材,清除胃熱、潤腸通便、去油消脂,專家表示,建立正確的飲食和規律的運動也很重要。
飲食部分,請遠離油炸烤物、辛辣刺激食品,如:雞排、炸薯條、鹹酥雞、麻辣火鍋、泡菜、沙茶、酒、咖哩、胡椒,避免上火;平時進餐之前可先多吃涼性、平性的蔬果打底,以免正餐吃得過飽。
水果類推薦:蘋果、葡萄、奇異果、火龍果、番茄、柳丁、木瓜、草莓、芭樂、楊桃、百香果、枇杷、李子。蔬菜類則建議:絲瓜、冬瓜、白蘿蔔、蓮藕、黃瓜、綠豆芽、莧菜、空心菜、黑木耳、花椰菜、高麗菜、菠菜、金針菇、紅蘿蔔。
需注意的是,無論吃什麼東西,別忘了放慢進食速度,多咬幾口再吞下肚,可以增加飽足感。如果肚子不餓還是嘴饞,可來杯熱的無糖豆漿或脫脂牛奶,或者熱量較低的水果如蘋果、芭樂墊肚子,以避免零食、甜點吃下肚。
運動部分,由於胃經位於腿部的前側,所以建議平時做些會動用到下肢腿部大肌肉的運動,例如:騎腳踏車、慢跑、快走、跆拳道等,有助大量排汗、清除胃熱,健康控制食慾和體重。
肝火型餓魔
體質說明:中醫觀點肝主疏洩,是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氣機疏通暢達的作用,可調節情志活動、影響消化吸收、維持血液運行等;若疏失疏洩,鬱久化火,會造成肝氣鬱結或肝火旺,有點類似壓力大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有時會無法控制自己壓力大就想吃的念頭。此外,經常應酬聚餐,大魚大肉、油膩重口味等食物下肚,加上飲酒,導致內生溼熱,日積月累形成肝膽溼熱的體質。
從現代醫學觀點看來,當長期處於壓力之下,體內會分泌一種稱為可體松(cortisol)的荷爾蒙。此時的可體松會告訴身體要繼續補充能量,即使沒有消耗太多熱量,仍然會感到飢餓,想吃高熱量東西。如果壓力持續存在,身體就會不斷釋出可體松,促使身體內臟儲存脂肪,而這也就是壓力型肥胖的形成機制。
肝火大的人常伴隨出現口臭、口苦、嘴破、口乾舌燥;頭痛、肩頸僵硬酸痛、血壓偏高;胸悶、呼吸不暢、脇肋脹痛;眼睛疲勞酸脹或乾澀紅癢;憂鬱傾向、煩躁易怒、無法控制情緒;失眠(難入睡、眠淺多夢、易醒);消化不良、胃酸、脹氣、便秘;臉部和頭皮易出油、長粉刺、痘痘;女生另有經前症候群明顯和經痛的困擾。
改善之道:臨床調理肝火旺盛型肥胖,以疏肝清熱、活血消脂為原則,包括:柴胡、丹參、決明子、粉紅玫瑰、洛神花、普洱茶、綠茶、菊花、鬱金、薄荷等,都是常用的藥材和食材,但這類型的人要減重,最重要的還是學習自我放鬆、轉換情緒,不要光靠吃來發洩情緒,並適度透過運動釋放壓力。喜歡以靜態的方式舒壓的人,可選擇瑜珈、太極、散步或皮拉提斯;喜歡較劇烈運動發洩情緒的人,則建議慢跑、快走、有氧舞蹈、打壁球、熱瑜珈或飛輪等。
不過,專家表示,許多上班族很晚下班,經常8點以後才能吃晚餐,吃不多但體重卻減不下來,而且經常餓過頭引起胃痛。這時候,建議準備蘋果、芭樂等小份量食物或代餐先墊個肚子,才不會在下班後吃太多。而容易在月經來之前情緒不穩的女性,如果想吃大餐或甜食的欲望特別強烈,可以先喝杯溫熱牛奶或豆漿,裡頭的鈣質可穩定情緒,蛋白質可增加飽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