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臺種植什麼養生
2025-07-17 07:13:10
北京衛視養生堂視頻
白朮、黃芪、
專家:張海濱,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後,北京市自採自種自用中草藥示範基地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
白朮
白朮是多年生早本植物,分布於長江流域,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栽培。白朮氣味甘溫、無毒。為歷代醫家所推崇,更以鮮品為上。古代文人墨客也常飲白朮,作為日常保健之佳品。現代研究表明,白朮還有延緩衰老的功效。
本期主要講講鮮白朮的功效,大文豪蘇東坡當年對這個茶就情有獨鍾,那時候和白朮泡的茶是非常貴的,大概相當於現在3000元一斤。《東坡雜記》記載:「舒州白朮,莖葉亦甚相似,特華紫耳,然甚難得,三百一兩,其效止於和胃去遊風,非神仙上乘也。」開紫花的品種三百文一兩,還不是最優良的神仙上乘之品。當時白朮屬貴重藥品。蘇東坡每天的消費才150文錢,也就是說幾天的茶錢就需要花掉兩天的生活費,還是很昂貴的。不僅蘇東坡對飲白朮茶非常推崇,歷代很多文人、官員也很鍾情於白朮泡茶來養生保健和陶冶情致。宋代梅堯臣有《採白朮》詩,詩中寫到:「白朮結靈根,持鋤採秋月。歸來濯濯寒澗,香氣流不歇。夜火煮石泉,朝煙編巖窟。千歲扶玉顏,終年固玄發。」
白朮單用能夠健脾化溼、緊膚固表,還有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洩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因此鮮白朮葉能夠經常泡茶喝的話,可以健脾、助消化。如果配上鮮薄荷葉的話,在夏季飲用效果更好了。
白朮山藥膏製作方法簡單,鮮白朮葉30克,鮮薄荷葉10克,鮮山藥500克,同時放入攪拌機中,加適量清水絞碎。倒入容器或碗中,上蒸鍋蒸半小時即可。白朮山藥膏適合脾胃虛弱的人吃。脾胃沒有問題的人也可食用,它還有消食的作用。
黃芪
黃芪有很好的補氣作用,氣為血之帥,所以大量用黃芪再配合很少的活血化瘀通絡藥,就能取得顯著改善腦供血和腦細胞功能的作用。所以,黃芪被稱為「補氣之聖藥」。但是對於腦部絡脈瘀阻較重,氣血運行的通路阻塞不通突出的患者,治療難度加大。此時,普通生黃芪不易發揮作用,但是特殊的黃芪還有可能發揮良好作用,就是綠色黃芪!
綠色的黃芪?沒錯,也就是新鮮的黃芪,而且黃芪全身都是寶。黃芪的藥用歷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了,始見於漢墓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關於黃芪不同部位,均有描述,如《別錄》稱黃耆莖葉為芰草,認為能夠:「療渴及筋攣,癰腫,疽瘡。」
黃芪莖葉能很好地治療和預防中風,而且夏天出汗過多,發散太過也會使人精神不佳,出現虛脫現象,尤其是有些特別容易出汗的脾虛之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肯定會想到補了,用一點黃芪葉泡茶,補氣健脾、固表止汗的效果是很好的,藥理研究證實有黃芪抗氧化、抗衰老、保護血管、免疫調節等功效。用莖葉制茶則能夠提高人體的抗病功能和抗衰老能力,它可以使人的血壓、血流、細胞、情緒等調整到最佳狀態,從而對神經衰弱、心腦血管疾病、心臟病患者起到恢復功能和特殊的保健作用。
通過聞氣味可以判斷黃芪的好壞。上品的黃芪味道是豆腥味濃。黃芪葉如果帶花還有補腎的功效。黃芪的種子沙苑子有溫補肝腎,固精,縮尿,明目的功效。黃芪的花葉既有根的作用也有種子的作用。黃芪的莖葉和根的化學成分很相似,但是黃芪的莖葉中含有的一些物資是根所沒有的。黃芪的莖葉和根不僅可以入藥還能入茶。在家栽種黃芪不僅可以觀察,還可以隨時保健。關於黃芪的種植,可以看節目中的介紹。
上一期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