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後肌肉酸痛的原因 運動後肌肉酸痛怎麼辦?
2025-07-22 17:19:10
運動可以有效的幫助人增強體魄,不過運動都會出現肌肉酸痛的情況,無論是男是女、慢跑還是重量訓練,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般運動後肌肉酸痛是因為肌肉中乳酸堆積造成的,不過也有因為結締組織受傷引起的,今天我們主要來說乳酸堆積造成的肌肉酸痛應該怎麼辦,有什麼辦法可以緩解的,一起接著往下看。
運動後肌肉酸痛的原因
1、乳酸堆積
鍛鍊和運動是需要能量的,如果能量來自細胞內的有氧代謝,就是有氧運動;但若能量來自無氧酵解,就是無氧運動。有氧運動時葡萄糖代謝後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通過呼吸排出體外;而無氧運動時葡萄糖酵解產生大量乳酸等中間代謝產物,不能通過呼吸排除,就形成了乳酸堆積。過多的乳酸刺激了肌肉增加滲透壓,而使肌肉組織吸收較多的水分,產生了局部的腫脹,這就會使肌肉產生酸痛的感覺。
乳酸堆積一般發生在缺乏鍛鍊的人情況多一些,或者缺乏鍛鍊的肌肉部位突然被鍛鍊到一定強度。俊宇這方面也深有體會,每次隔一段時間重新開始打羽毛球,在第二天到第三天大腿、臀部肌肉就會酸疼無比,因為大腿和臀部平常器械鍛鍊相比其他部位是較少的。
隨著健身運動的頻率加大,運動後造成乳酸堆積的現象會越來越少,程度會越來越輕。所以應該保持堅持運動的好習慣。
2、肌纖維結締組織損傷
對於經常堅持健身房鍛鍊的人,也會經常遇到肌肉酸疼。這是為什麼?其實這部分人,乳酸堆積的原因只是其中之一,另外一個主要原因那就是肌纖維的細微損傷。
當我們循序漸進的增肌鍛鍊負荷時,就會使肌肉造成局部肌纖維及結締組織的細微損傷,甚至造成部分肌纖的痙攣。但不要緊張,這種損傷是可接受的,而且具有積極的增肌意義。
事實上,這種肌纖維損傷及痙攣是局部的、微觀的,肌肉仍能完成運動功能,但存在酸痛感。酸痛後,經過肌肉內局部細微損傷的修復,肌肉組織變得較前強壯,以後同樣負荷將不再發生損傷(酸痛)。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修復是需要休息和蛋白營養的補充才能做到。
運動後肌肉酸痛是繼續還是休息
一般來說,若你不繼續運動,5天左右的時間就會自動消失。若繼續保持運動,2到3天也即可消除。不過,專家還是建議,鍛鍊最好以身體各部位都得到鍛鍊為宜,不要長時間只做一個部位的練習,而應該多種練習交替進行。這是為了給已經鍛鍊過的肌肉一個休息時間,因為肌肉的增長需要休息和恢復。
運動後肌肉酸痛怎麼辦
1、前期冷敷
大重量訓練後立即用冰袋冷敷訓練目標肌肉,一般冷敷10至15分鐘,冰袋與肌膚間隔衣物或毛巾,防止凍傷皮膚。或者冷水浴。國家舉重隊在體育總局重競技館有專門的冰雪房,國家隊選手大重量訓練完直接穿內褲進入氣溫定於0度的冰雪房,為的就是加速恢復。
2、營養補充
訓練後的2個小時內這段時間攝入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有利用恢復肌糖元水平,所以訓練後應在2小時內進一餐。
一般性健身訓練不必吃補劑,注意適時補充碳水化合物,多吃水果蔬菜以及補充食物蛋白即可。
3、加強伸拉
主要是在訓練12小時後,或次日訓練其他項目時對酸痛處的肌肉進行伸拉。
4、後期按摩
訓練後不要對目標肌肉和軟組織立即進行按摩。其原因和運動後不要馬上熱敷原理類似,立即按摩會增加肌肉微細結構的損傷,使機體傷害加大,恢復速度減慢。
一般按摩放在訓練48小時後。如果訓練者還是覺得腿部肌肉疼痛,說明訓練者的去乳酸能力較弱,肌肉組織仍有乳酸殘留。此時可以用按摩進行「外力性排酸」。運動後按摩不要按壓關節銜接處骨骼末端、軟組織和所謂的穴位,更不要使用快速抻拽關節的各種手法,這會增加被按摩者受傷的機率。
5、後期熱敷
訓練72小時後,一般肌肉的微細結構破壞完成癒合,通過前面的前期冷敷、加強伸拉、排酸訓練、營養補充等方法,一般人肌肉酸痛都會消失。但有些久不運動,抗乳酸能力差者或許還有酸痛,此時運用熱敷法。可以通過熱敷加速血液流動以帶走癒合後組織周圍的剩餘乳酸及其它代謝產物,並把富含營養和氧氣新鮮的血液帶到目標肌肉,為超量恢復提供更多養料。
總結:所以每次運動前後都需要做好熱身,一來是避免自己在運動過程受傷,二來就是為了最大限度的緩解運動後肌肉酸痛的情況,上文中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幾個方法對絕大多數運動後肌肉酸痛的人都是有效的,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