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雪" 保暖養生切記陷入五大誤區!
2025-07-22 15:12:20
「大雪」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更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後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東北、華北地區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幾毫米,西北地區則不到1毫米。所以天氣會更加乾燥,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大雪之後我們該如何養生。
大雪養生五大誤區
誤區一、衣服越多越好
我們多穿衣物確實可以有效的加強保暖性,但是當衣服之間形成的空氣層厚度超過1.5釐米時,衣服內部的空氣對流會出現明顯的增大,反而會讓保暖性下降,因此在生活中,衣服並非是穿的越多越好的!
誤區二、門窗在睡覺時禁閉
因為人在睡覺的時候,身體的新陳代謝是不會減緩的,而隨著身體的新陳代謝,人會從呼吸道排出149種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如果沒有及時的排出,卻集聚在在人體的周圍,就會導致人的呼吸道受到影響,從而使得人體的健康受到影響。
誤區三、空調的溫度
在室內長時間的吹著空調,就會讓人出現口乾舌燥、咽喉幹痛、鼻塞、頭痛甚至是免疫功能下降這樣的情況,因此在生活中對於這一點就是我們需要十分重視的!
誤區四、寒涼食物
寒涼食物吃多了,很容易的就會導致身體的健康受到損害,因此在生活中對於這些食物我們就需要敬而遠之!尤其是在冬季,天氣間的寒涼增多,這時候再食用這些食物就會導致我們的身體健康收到損害。
誤區五、鞋子
在冬季因為氣溫的原因,我們身體中血液流動的速度十分的慢,而我們的腳部也有著特定的血管,這時我們如果將鞋帶系的太緊了,很容易的就會導致血液的流動受阻,讓身體的健康收到損害!
正確的養生方式
一、大雪養生注意防寒保暖
人體的頭、胸和腳這三個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同時注意各關節、腰部、頸背部、足下、及下腹部丹田部位防寒保暖。
二、大雪養生注意起居生活
不要熬夜,保持有足夠的睡眠。平日裡沒事就多參加一些戶外運動,適當的做一些有氧運動。
三、大雪養生注意運動養生
鍛鍊時運動量應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運動量。準備活動要做充分,待熱身完成後再脫去外衣,不要過於劇烈運動,避免大汗淋漓;鍛鍊後,換上乾燥衣物。
四、大雪養生注意食療養生
冬天可以適當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以補充因天寒而消耗的能量,益氣補血,滋養身體。
大雪時節,全國各地都有哪些習俗呢?
1、大雪醃肉
大雪節氣風俗之一就是醃肉。老南京有句俗語,叫做「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都要忙著醃製「鹹貨」。無論是家禽還是海鮮,用傳統的製作方法,將新鮮的原料加工成香氣逼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將到來的新年。
大雪為什麼要醃肉?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都會爬上岸來傷人。人們為了躲避傷害,每到年底,就足不出戶。因此,在「年」出來前,就必須儲備很多食物。肉、魚、雞、鴨等肉食品無法久存,南京人就想出了把這些肉食品醃製存放的方法。而對於新鮮的菜,人們就用風乾的辦法。
2、吃紅薯粥
大雪以後氣溫逐漸變冷,人們屋裡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紛紛穿上冬裝,防止受凍,出現凍瘡。魯北民間有「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的說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門,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紅薯粥度日。
紅薯含有大米、麵粉缺乏的賴氨酸,賴氨酸可促進人體上皮細胞的成熟,一直抗癌因子與細胞中蛋白質的結合,可提高人體抵抗力,秋冬吃紅薯還有防燥的功效,但不能多吃。
中老年人脾胃虛弱,要多喝點紅薯粥,因為它易於消化,保護胃腸,還能促進胃腸運動,使排便更加輕鬆,還能擺脫便秘的困擾。吃紅薯時最好搭配一點鹹菜,可有效抑制胃酸。
3、觀賞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自然景觀,南方也有「雪花飛舞,漫天銀色」的迷人圖畫。到了大雪節氣,河裡的冰都凍住了,人們可以盡情地滑冰嬉戲。
大雪節氣,北方地區已經是銀裝素裹,而堆雪人、溜冰、滑雪及滾雪球,是年輕人最喜愛的戶外活動。至於喜歡在室內的人,喝碗熱騰的湯,或是來個火鍋,都是經濟實惠的禦寒之策。
4、大雪進補
「冬天羊肉勁補,可以上山打虎。」老南京大雪進補最愛羊肉。羊肉驅寒滋補,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禦寒能力。羊肉還可以增加消化酶,幫助消化。專家建議,冬天食用羊肉進補,可以和山藥、枸杞等「混搭」,營養更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