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即將來到 你準備好怎麼迎接了麼
2025-07-22 14:02:12
這裡的「大雪」指的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大雪」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更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其時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所以你知道在此時該怎麼養生麼,來了解一下早些做準備吧。
大雪養生的原則
1、要多喝水
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於2000~3000毫升。
2、養宜適度
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不可太過,不可不及。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勞作則怕耗氣傷神,稍有寒暑之異便閉門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膩而節食少餐,如此狀態,都因養之太過而受到約束,不但有損健康,更無法「盡終天年」。
3、泡腳按摩
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乾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溼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4、保暖護陽氣
冬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洩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衣服要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貼身,不使皮膚開洩汗出,保護陽氣免受侵奪。
5、起居宜早眠早起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調養宜早眠早起,並要收斂神氣,特別在南方要保持肺氣清肅。早晚溫差懸殊,老年人要謹慎起居,適當運動,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大雪養生要注意什麼
1、忌常帶口罩
為了禦寒,很多人冬季戴上了口罩,其實這樣反而會降低人的禦寒能力,要是整天戴著口罩,鼻腔及整個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鍛鍊,稍微受寒,就容易感冒。
2、忌關上門窗睡覺
關上門窗睡覺的確會使室內溫度上升,但由此也帶來了空氣不流通的問題。冬季應每天開窗數次,以便空氣流通。
3、忌熬夜
中醫養生特別強調作息有律、起居有常。養生非常重視形體和精神的調養,認為「眠食二者,為養生之要務。」良好的睡眠能補充能量、恢復精力,有「養陰培元」之效。為了適應「冬藏」,此時應適當增加睡眠時間。提倡早睡,適當多睡,以達到養精蓄銳的目的。
大雪養生如何進補
一、食補
吃一些溫補性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等肉類,還要多吃一些益腎類的食物,如腰果、芡實、山藥、白果、核桃等。此外,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也要多吃一些,它們不僅可以補養腎氣還可抵抗寒冷,且能潤肺生津。
二、藥補
尤其是老年人或身體虛弱的人,在食補的同時,也可以用些藥物進補。大雪節氣常用的補藥有人參、黃芪、阿膠、冬蟲夏草、枸杞等,可和肉類一起做成藥膳食用。藥補要注意要因人、因時、因地,才能真正達到養生的目的。
推薦:
1、大蒜
預防感冒。原因在於,大蒜中的大蒜素可刺激白細胞生長,增強人體抗炎能力。胡蘿蔔、酸奶和牡蠣等食物也具有一定的預防感冒功效。
2、燕麥片
預防冬季抑鬱。冬季接受陽光照射相對較少,人體血清素水平較低,容易導致冬季抑鬱症。一項研究發現,燕麥片等全穀食物有助於保持身體血清素水平,預防抑鬱。另外,糙米和水果也有助於改善情緒。
3、蓮藕
蓮藕無汙染,清熱潤燥,深受歡迎。中醫認為,生藕性寒,有清熱除煩之功,煮熟後由涼變溫,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
4、馬蹄
荸薺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溼祛痰、消食除脹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黃疸、痢疾、小兒麻痺、便秘等疾病,尤其適合飯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