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日常飲食小竅門 遠離食物中毒!
2025-07-23 08:55:08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飲食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種類增加了,口味變多了,吃法多樣化了,這些都離不開食品添加劑的「功勞」。這也導致了食物中毒現象的增加。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不利於人體健康的物品而導致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通常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食物中毒。我們要學會辨別食物中毒的症狀,學會及時的處理措施以及如何避免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症狀及急救措施
雖然食物中毒的原因不同,症狀各異,但往往第一反應都是腹部的不適,中毒者會感到腹痛、腹脹,還會伴隨著噁心嘔吐等症狀。
食物中毒後第一反應往往是腹部的不適,中毒者首先會感覺到腹脹,一些患者還會腹痛,個別的還會發生急性腹瀉。與腹部不適伴發的還有噁心,隨後會發生嘔吐的情況。
食物中毒既有個人中毒,也有群體中毒。其症狀以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為主,往往伴有發燒。吐瀉嚴重的還能發生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狀。
一旦有人出現上吐、下瀉、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狀,首先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同時,立即撥打中心120呼救。在急救車來到之前,可以採取以下自救措施:
一、催吐
對中毒不久而無明顯嘔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並反覆自行催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如經大量溫水催吐後,嘔吐物已為較澄清液體時,可適量飲用牛奶以保護胃黏膜。如在嘔吐物中發現血性液體,則提示可能出現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應暫時停止催吐。
二、導瀉
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時間較長(如超過兩小時),而且精神較好,可採用服用瀉藥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體外。用大黃、番瀉葉煎服或用開水衝服,都能達到導瀉的目的。
三、解毒
如果是因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釋後一次服下。此外,還可採用紫蘇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誤食了變質的防腐劑或飲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鮮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質的飲料灌服。
四、保留食物樣本
由於確定中毒物質對治療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在發生食物中毒後,要保存導致中毒的食物樣本,以提供給醫院進行檢測。如果身邊沒有食物樣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嘔吐物和排洩物,以方便醫生確診和救治。
當然,這種緊急處理只是為治療急性食物中毒爭取時間,在緊急處理後,患者應該馬上進入醫院進行治療。同時注意要保留導致中毒的食物,以便醫生確定中毒物質。
五、當患者出現食物中毒的典型症狀時,要注意
1.為防止嘔吐物堵塞氣道而引起窒息,應讓病人側臥,便於吐出。
2.在嘔吐中,不要讓病人喝水或吃食物,但在嘔吐停止後馬上給補充水分。
3.留取嘔吐物和大便樣本,給醫生檢查。
4.如腹痛劇烈,可取仰睡姿勢並將雙膝變曲,有助於緩解腹肌緊張。
5.腹部蓋毯子保暖,這有助於血液循環。
6.當出現臉色發青、冒冷汗、脈搏虛弱時,要馬上送醫院,謹防休克症狀。
一般來說,進食短時間內即出現症狀,往往是重症中毒。小孩和老人敏感性高,要儘快治療。食物中毒引起中毒性休克,會危及生命。
六、病人出現抽搐、痙攣時
出現抽搐、痙攣症狀時,馬上將病人移至周圍沒危險物品的地方,並取來筷子,用手帕纏好塞入病人口中,以防止咬破舌頭。
日常預防食物中毒的小竅門
1、選擇食品安全第一新鮮是指食品要具有相應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狀,沒有發生腐敗變質和其他感官性狀的異常變化。其中定型包裝食品應在其保質期內。不要購買和食用來源不明的食品。
2、食品加熱講究徹底許多生的食品如家禽、肉類以及未經消毒的牛奶常被病原體汙染,徹底加熱可殺滅病原體。要牢記食品所有部位的溫度都必須達到70℃以上。如燉雞時,如果靠近雞骨的部分還生的話,要放回爐上完全燉熟。
3、做熟的食品儘快吃烹調過的食品冷卻至室溫時,微生物已開始繁殖。放置的時間越長,危險性越大。從安全角度考慮,食品出鍋後應立即吃掉,夏秋季節在室溫下存放不應超過4小時。存放後的熟食品要再加熱後方可食用,回鍋加熱的溫度至少要達到70℃以上。
4、妥善貯存剩餘食品需要保留剩餘食品時,必須牢記應把這些食品低溫貯存。由於昆蟲、鼠類和其他動物常常攜帶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因此,要徹底消除廚房內老鼠、蟑螂、蒼蠅等的孳生場所。當然,最好的保護方法還是將食品貯藏於密閉容器裡,防止受到汙染。
5、避免生食、熟食接觸應注意生和熟的食物分開用不同的容器貯存,也不要把新鮮食物與剩餘食物混在一起。經過安全加工的熟食品一旦接觸生食品就可能被汙染。這種交叉汙染可能是直接的,即當生的畜禽肉接觸熟食時即可發生。交叉汙染還可能是更隱蔽的,例如,如果先處理生雞,然後再用未經清洗消毒的案板和刀具切熟食品,就產生了食物中毒的危險。因此,要把生的和熟的食物分開存放,生食品用具與熟食品用具分開使用。
6、時刻保持廚房衛生廚房應當有相應的通風、冷藏、洗滌、消毒、汙水排放等設施,且布局合理,防止加工過程交叉汙染。廚房應當保持清潔,用來製備食品的所有用具的表面都必須保持乾淨。接觸餐具和廚房用具的抹布應該在下次使用之前徹底清洗,必要時煮沸消毒。千萬注意:不要在廚房內存放任何有毒物質及其容器,以避免誤用、誤食!
7、養成良好衛生習慣製作食品時應當講究個人衛生,在加工和進食時要注意反覆和經常洗手。例如,當開始食品加工前和每次間歇之後,必須把手洗淨,尤其是去廁所後。當收拾生魚、生肉、生禽之後,必須再次洗手,然後方能開始處理其他食品。假如手受傷感染了,最好不要參加直接接觸食品的工作,要參加則必須包上繃帶或帶上手套。
8、增強自我防範意識樹立正確的食品衛生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增強防病能力。在日常飲食中,應做到不暴飲暴食,不吃不潔、腐敗、變質食物,不買街頭無照(證)商販出售的盒飯及食品,不食用來歷不明的可疑食物,以防病從口入。
總結:食物中毒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病從口入,所以我們要嚴把第一關,增強自我防範意識,一旦在飲食中發現不適應及時停止進食,並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