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運動有感
2025-07-23 19:04:08
徹志之勃,解心之謬
「天已幕,月如初,千裡江川任我飛度。歌聲住,人歡度,邀月同宿青山深處。」這是《太極宗師》的主題曲歌詞。太極,一個古老而又神秘的話題,集中了中華五千年的文化精髓,詮釋著天、地、人和的道理,由此發展的太極拳也寄託著無數人英雄主義的夢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一直認為它是虛無縹緲、遙不可及的。
2009年9月1日 ,這個似乎遙不可及的夢想卻在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中得以實現。因為這一天是廣東檢驗檢疫局陳氏太極拳培訓班正式開班的日子,更加令人振奮的我們請來了一位眾望所歸的太極拳大師--陳志強老師!陳老師來自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陳氏十九世太極拳嫡宗傳人、 陳家溝「八大天王」之一、陳家溝太極拳研究會會長兼總教練、國家武術一級裁判,連續多屆獲得全國武術錦標賽太極拳、劍和推手冠軍。
太極之所以魅力無窮,不單是因為它寄託著無數極英雄主義的理想,更因為太極運動給人們帶來的身心健康是實實在在的。現代的社會生活,忙碌而繁雜,人們終日伏案工作,飽受肩頸腰疼痛折磨;人事紛擾,心智苦悶抑鬱,百病纏身。能夠保持健康的體魄,疏筯活絡,調息養氣,固本培元,是每個人心中的嚮往,也是太極拳學員參加培訓班的主要目的。另外,一部分初級入門的太極拳愛好者,小有體會但苦於無法進一步提高,也在尋求名師的指點。陳家溝的太極拳跟公園裡老人打的太極操究竟有什麼不同?如何提高太極拳的修為?大家期待著武林大師的答疑解惑,期待著大師的現場指導,更期待藉此一掃病痛,讓身心都達到太極的境界!
第一次開班,訓練場地早早就聚集了七八十個人,不僅有二十幾位處級幹部,局領導也在百忙之中撥冗參與。大家都滿懷期待一睹大師的風採。遠遠地,身著黑色傳統練功服、身體壯碩、精神飽 滿的陳 老師健步如飛地走了過來,沉穩、內斂、淡定的氣度,頗具太極大師之風。簡單介紹後, 陳 老師應大家要求,先演練了一套陳氏太極拳。 陳 老師先是自然肅立,調息靜氣,精神內斂。其形似泰山,威然而立,勢若天地初開,無象無極;繼而陰陽萌動,八極相生。觀 陳 老師的套路,拳架工整,形如流水,運勁似綿花裹鐵,輕盈中透著沉重;發力似猛虎出山,迅疾中攜帶剛猛。一會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一會是翻江倒海,虎躍龍騰。正是拳經中:「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內氣不動,外形寂然不動,內氣一動,外形隨氣而動,節節貫穿…」的寫照。 陳 老師以一套行雲流水的拳法將拳經演繹得淋漓盡致,令內行外行都嘆為觀止。更讓人記憶深刻的是金剛搗錐的震腳,恰似一聲悶雷,聲憾地面,大家紛紛驚嘆不已。興奮之餘都躍躍欲試,對接下來的課程充滿了信心。自開課以來,場場爆滿,人數陡增。原有場地已不夠容納,又改為更大的多功能廳。練功學員各自體會之餘,互通有無,口碑相傳,在職工中掀起了爭學太極的熱潮。
讓學員感受很深的是 陳 老師的教學方法。俗話說,「寧教十招,不教一勁,寧教十勁,不教一理,」在武術界有著傳統保守的傳藝方法,造成練拳者普遍不明其理,不得其勁,不得精髓,只會花架子的現象。 陳 老師在講課時特別注意理和勁的闡述,每個動作體現了什麼樣的道理,包括醫學的、物理力學的等等,在健身養生方面如何起作用,在武術技擊方面如何運用都講得非常透徹,深入淺出,讓大家受益匪淺。
學的是拳,練的是心;比劃的是招式,體會的是哲理。在學習太極拳法的同時,太極之道也開始深入人心。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講究渾圓一體,形於外而參於心。當今社會,紛繁複雜,然各種名利紛爭,究其根本,不在其人,而在其心。《菜根譚》有說:心圓而安,天下自寬。又說,此心常看得圓滿,天下自無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寬平,天下自無險側之人情。也正是莊子所說的:「貴富顯嚴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動色理氣意六者,謬心也;惡欲喜怒哀樂六者,累德也」。太極拳正好解決了這一問題,練拳的基本要求是:心懷中正,不偏不倚;「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王宗嶽《太極拳論》。因此,太極看是練身、實是練心。 陳 老師在教學中時時提醒學員們要做到「心靜神寧,平心靜氣」、「不丟不頂」,所謂「靜而生定、定而生慧」,若佛家中的「正、等、圓」,這將有助於練習者拋棄俗間雜念,修身養性,探尋太極先賢「閒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的灑脫,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與平衡。「心中常舒泰,名利總不貪。參透機關,識彼邯鄲,陶情於漁水,盤桓乎山川(《陳氏家乘》)」,在太極拳的課堂裡,所有人都在感悟太極神韻中,變得倍感輕鬆融洽,體味到和諧的玄微之美。
上善若水,潤物無聲。太極精神已經如一絲甘泉滲入到每個學員的心中,越來越多的人融入太極運動中。工作之餘,手分陰陽,修身養性,其樂融融。「徹志之勃,解心之謬,去德之累,達道之塞」,我們相信,太極運動將在檢驗檢疫系統持續開展,具有恆久生命力的太極精神也將為我們思想帶來新的啟迪,和諧之風將吹遍系統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