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沒胃口怎麼辦 教你幾招開胃秘訣!
2025-07-23 16:23:11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元素和能量都要靠飲食來攝取,食欲不振,會導致整個人都有氣無力,時間久了會營養不良還可能引發其他的疾病。尤其是老年人,由於味蕾的退化,消化能力下降,胃口也逐漸變小,這可不是好兆頭。老年人本身由於免疫力下降,再加上營養補充不上,疾病更容易找上門來。下面小編教您幾招開胃的實用方法助您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
老年人沒胃口的原因
人到老年除了味蕾的退化,牙齒也開始鬆動,所以飲食受到很大限制,這是導致老年人沒胃口的主要原因。
1、味蕾退化
隨著年紀的不斷增加,身體功能也在逐漸的退化,而味蕾也在其中,這就導致我們的舌頭感知食物的味道的能力在逐漸的減弱,吃什麼都是沒滋沒味的,所以胃口就變得不好起來。
2、消化能力下降
相比於年輕人來說,老人年的消化功能出現了明顯的下降,這個時候胃部容易產生寒氣,長期如此則容易影響我們的食慾。
3、服用過多祛火藥
常見的祛火藥有很多,例如黃連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老人家長期服用這種藥物,那麼胃口也會變差。
4、飲食因素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的飲食不夠科學,多吃了一些生冷的食物以及油膩的食物,那麼也會影響老人家的胃口。所以說,老年人在平時的飲食中最好清淡一些,少吃重口味的食物。
老年人開胃的方法有哪些
1、少食多餐,以點心補充營養
老年人由於咀嚼及吞咽能力都比較差,往往一餐吃不了多少東西,而且進食時間又拖得很長。為了讓老年人每天都能攝取足夠的熱量及營養,營養師建議,不妨讓老年人一天分5到6餐進食,在3次正餐之間另外準備一些簡便的點心,如低脂牛奶泡餅乾、低脂牛奶燕麥片,或是豆花、豆漿加蛋等。
2、有牙病要早治
人到老年牙齒鬆動或脫落,影響對食物的咀嚼,使味覺逐漸減退,從而引不起食慾。為了更好地咀嚼食物,對於病牙、朽牙和殘根應及早拔除,並在拔牙2-3個月後鑲上假牙,以便恢復咀嚼功能。老年人平時進食應適當多加咀嚼,因為咀嚼能增加唾液,唾液可增進味覺,而味覺又可促進食慾。
3、適量飲用紅酒
葡萄酒為一種低度飲料,含有十幾種胺基酸和豐富的維生素B12和維生素P,更具有味甘、性溫、色美、滋補、養人等特點,老年人如果能經常少量飲用,有舒筋活血、開胃健脾、助消化、提神等功效。
4、代糖代鹽保健康
另一個方法是以代糖和代鹽取代白糖和食鹽。這樣既可滿足甜食慾望,又不會威脅身體健康,其法也適用於有糖尿病毛病的老年人。此外,也可採用低鈉鹽和低鹽醬,不過腎功能較差的老年人則不適合。色澤誘人的食物可以刺激人腦,引發進食的欲望。
5、良好環境助食慾
另外,也可從營造良好的進餐環境,加強食物的整體色調來提高食慾。色澤誘人的食物,或者特別花心思布置的餐桌、桌布等都可以刺激人腦,引發進食的欲望。
6、注意口腔衛生
一個不清潔的口腔是嘗不出食品滋味的。老年人在刷牙時可刷一刷舌面,刷舌不僅對增加味覺是重要的,而且可以減少舌背部的微生物,對預防齲齒也有幫助。吸菸不但汙染口腔,而且影響味覺,即使是進食美味佳餚也覺得平淡無味,因此,戒菸有利於增加食慾。
7、增加微量元素鋅的攝取
鋅能影響細胞中蛋白質的正常代謝,參與味覺素的合成,並具有增強味蕾機能、營養味蕾的作用。因此要多吃含鋅豐富的食物,例如牡蠣、瘦肉、魚、蛋、豆製品、核桃、花生等,增加體內鋅的含量,使味覺靈敏。
8、軟硬適中才順口
如果是吞咽問題,進食的速度就應該放慢,並調整食物的質來配合。我們可以在食物中摻入剁碎的熟蔬菜,把水果搗成泥,但要避免滑溜和太黏稠的食物。稀薄液體也不適合,因為控制不當容易嗆著。
9、多人共餐更好吃
至於有沮喪、壓迫感和厭世等心理障礙的老年人,則多人一起用餐的安排應該有幫助。可以和鄰近的老人一起用餐,或與家中老小一起吃飯。專家認為,熱鬧的用餐氣氛,會改變老年人的心情,進而增加食慾。另外,也可要求醫生開一些可以促進食慾的藥物。
10、多按摩足三裡
平時多按摩足三裡也是提高脾胃功能的方法之一。足三裡位於外膝蓋下面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按摩時,可將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裡處,盡力按壓,然後推撥筋肉,連做7次,兩側交替進行。用手掌搓擦腿部,自上而下各1遍,約1―3分鐘,同樣可以起到清熱和胃、促進消化吸收、增加食慾的作用。
老年人的飲食原則
1.食物多樣化是保證膳食平衡的必要條件。
食物多樣化,一是注意食物選擇,要合理搭配主副食,粗細兼顧;二要不偏食,不擇食,對各種食物既不偏愛,也不拒食。只有如此,才能保證營養既合理又全面。
2.飲食宜清淡可口。
過於油膩食物難以消化吸收,不適合老年人的消化生理特點,同時對防治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等多發病也不利。
3.合理烹調。
為適應老年人牙齒狀況及消化機能減退的特點,食物加工宜軟而爛,應多採用煮、燉、熬、蒸等烹調方法,少用煎、炸。還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狀及適當照顧飲食習慣,以刺激食慾。
4.飲食有節。
一是切忌暴飲暴食,尤其是晚餐不宜食之過飽,因過飽可使隔肌上升,影響心肌供血,是誘發心肌梗塞的危險因素;二是切勿過度飲酒,少量適度飲酒可促進血液循環,具有延年益壽之功效,但過度飲酒卻有百害而無一利;三是節制某些食物的過多攝入,如肥肉、純糖食品、含膽固醇高的食品等;四是控制熱能食品攝入,如主食、脂肪、食用糖等,對於超重或肥胖者更應注意限制熱能食品攝入。老年人以維持標準體重最為理想。
5.適當進食一些具有延年益壽、防老抗衰的食物。
在保證合理膳食的前提下,老年人應特別注意每日應保證一定數量的優質蛋白質,如瘦肉、牛奶、蛋、魚等動物性食品以及各種大豆製品;適當多吃一些具有降低血膽固醇作用的食物,如洋蔥、蘑菇、木耳以及海帶、紫菜等海生植物,這對於防止動脈硬化,減少腦血管意外有一定作用;每日膳食中蔬菜及水果不能缺少,一是保證維生素及無機鹽、微量元素供給,二是提供膳食纖維,對於防治便秘及心血管疾病具有良效;還可適度應用人參、黃芪、桂圓、山藥等有肯定抗衰老作用藥物、食物,製成藥膳食用。
6.食物不可過鹹。
因「鹹走血,多食之令人渴」、「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多食鹹,則脈凝泣(澀)而變色」。按現代醫學觀點,食鹽攝入過多,是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發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如日本北部地區居民每天食鹽量高達25克,其高血壓發病率高達40%;許多地區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證明,高血壓發病率與食鹽銷售量成正相關。
7.控制吸菸,合理安排作息,保證充足睡眠和適度娛樂。
豐富文化生活,以使心情舒暢、精力充沛,這也是保證老年人合理營養所必需。
8.適當多喝點水。
老年人體內水量逐漸下降,若不適量增加飲水,會使血液粘滯度增加,易誘發血栓形成及心、腦疾患,還會影響腎臟的排洩功能。老年人每日攝入水量應在1500毫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