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的好處和壞處 喝得好強身健體喝不好折壽
2025-07-21 19:40:10
喝茶可以提升人體的免疫力,無論什麼年齡段的人都喜歡喝茶,但是你知道喝茶的好處和壞處嗎?沒有選擇好茶葉和沒有處理好茶葉泡出來的茶,喝了反而會傷害自己的身體。
喝茶的好處
一、提高肌肉耐力
研究發現,茶葉中含有一種名為「兒茶素」的抗氧化劑,可以增加身體燃燒脂肪的能力,改善肌肉耐力,有助於對抗疲勞,增加體育鍛鍊的時間。常喝綠茶,效果最為顯著。
二、抵抗紫外線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用茶水洗臉能清除面部油膩,收斂毛孔,具有消毒、滅菌、抗皮膚老化的作用,還有助於減少日光中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傷,是天然的「防曬霜」。
三、保持身材
唐代《本草拾遺》中關於茶的論述就曾提到「久食令人瘦」,現代科學研究證實了這一點。茶葉中的咖啡鹼能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增強人體對脂肪的分解能力。國外研究也表明,定期飲茶可以縮減腰圍,降低身體質量指數(BMI),從而有助於預防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
四、抵禦輻射
國外研究表明,茶多酚及其氧化物可以吸收一些放射性物質,保護細胞不受輻射傷害,對於修復受損細胞也有幫助。臨床研究顯示,茶葉提取物可治療腫瘤患者在放射治療過程中引起的輕度放射病,治療輻射導致的血細胞、白血球減少,效果很好。
五、改善記憶力
茶多酚有助於大腦進行局部調節,改善記憶力,提高學習效率。國外研究證實,喝茶可以預防和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尤其是老年認知障礙症。此外,咖啡鹼能促使中樞神經興奮,有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六、提高骨密度
雖然茶葉中含有咖啡因成分,會促進鈣隨排尿流失,但含量極低。即便是咖啡因含量頗高的紅茶,每杯也只有30~45毫克。其實,茶葉中含量更多的是有助於減少鈣流失的物質,包括氟元素、植物雌激素類物質和鉀元素。臺灣研究發現,常喝茶的人骨密度較高,髖關節骨折機率更低。
[NextPage]喝茶的禁忌
雖然喝茶有上文說到的那麼多好處,但是如果你喝茶時沒有注意一些喝茶的忌諱,那麼到頭來也是會傷害自己的身體,跟著小編來看看喝茶的壞處:
一、喜喝新茶
由於新茶存放時間短,含有較多的未經氧化的多酚類、醛類及醇類等物質,對人的胃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易誘發胃病。所以新茶宜少喝,存放不足半個月的新茶更應忌喝。
二、喝頭遍茶
由於茶葉在栽培與加工過程中受到農藥等有害物的汙染,茶葉表面總有一定的殘留,所以,頭遍茶有洗滌作用應棄之不喝。
三、空腹喝茶
空腹喝茶可稀釋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水吸收率高,致使茶葉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發頭暈、心慌、手腳無力等症狀。
四、飯後喝茶
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以與食物中的鐵元素發生反應,生成難以溶解的新物質,時間一長引起人體缺鐵,甚至誘發貧血症。正確的方法是:餐後一小時再喝茶。
五、發燒喝茶
茶葉中含有茶鹼,有升高體溫的作用,發燒病人喝茶無異於「火上澆油」。
六、潰瘍病人喝茶
茶葉中的咖啡因因可促進胃酸分泌,升高胃酸濃度,誘發潰瘍甚至穿孔。
七、經期喝茶
在月經期間喝茶,特別喝濃茶,可誘發或加重經期症候群。醫學專家研究發現,與不喝茶者相比,有喝茶習慣發生經期緊張症機率高出2.4倍,每天喝茶超過4杯者,增加3倍。
八、一成不變
一年四季節令氣候不同,喝茶種類宜做相應調整。春季宜喝花茶,花茶可以散發一冬淤積於體內的寒邪,促進人體陽氣生發;夏季宜喝綠茶,綠茶性味苦寒,能清熱、消暑、解毒、增強腸胃功能,促進消化、防止腹瀉、皮膚瘡癤感染等;秋季宜喝青茶,青茶不寒不熱,能徹底消除體內的餘熱,恢復味甘性溫,使人神清氣爽;冬季宜喝紅茶,紅茶味甘性溫,含豐富的蛋白質,有一定滋補功能。
[NextPage]泡茶的步驟
清理茶具
也就是用熱水衝淋茶具,之後就把茶具瀝乾。清理茶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溫度,使茶葉衝泡後溫度相對穩定,不使溫度過快下降。
放入茶葉
一定要根據茶具的大小來放置茶葉,不然量過多或者過少都會影響整個茶葉香氣的品質。當然,放入茶葉後可以觀察一下茶葉的變化,會發現茶葉在慢慢地舒張開來。
泡茶
這是最關鍵的一步,按照茶與水的比例,將開水衝入壺中,衝水時有「鳳凰三點頭」的說法,就是將水壺下傾上提三次,這既是主人向賓客點頭致意,也能使茶葉和茶水上下翻動,使茶湯濃度一致。
倒茶
衝泡好的茶應先倒進茶海裡,然後再從茶海倒進客人的茶杯中。茶海又稱公道杯,取分茶公道之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