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血病的症狀 是因為缺少了什麼造成的呢?
2025-07-22 04:54:10
維生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一種微量元素,缺少維生素身體就會出現一些疾病,壞血病就是因為體內缺少了維生素C導致的,患上壞血病的人出血是首要特徵,隨後牙齒、骨骼會出現異常,雖不會在短時間內造成患者的死亡,但是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的說明一下壞血病。
什麼是壞血病
維生素C(抗壞血酸)是膠原蛋白形成所必需的,它有助於保持間質物質的完整,如結締組織,骨樣組織以及牙本質。嚴重缺乏可引起壞血病,這是一種急性或慢性疾病,特徵為出血,類骨質及牙本質形成異常。兒童主要表現為骨發育障礙,肢體腫痛,假性癱瘓,皮下出血。成人表現為齒齦腫脹、出血,皮下瘀點,關節及肌肉疼痛,毛囊角化等。
壞血病的症狀
早期有倦怠,食欲不振,煩躁或抑鬱,隨後出現毛囊角化、齒齦炎和廣泛出血症狀。毛囊角化多見於前臂伸側、腹部及大腿部,形成角栓,毛髮卷於毛囊內,稱為螺旋狀毛髮,皮膚亦乾燥,類似維生素A缺乏病;齒齦炎表現為齒齦腫脹、發紅、出血,牙齒鬆動,可因牙齦萎縮,牙槽壞死而脫落,常伴有口臭;皮膚出現瘀點或瘀斑,開始在毛囊周圍,後波及大腿和小腿處,在撞擊和受壓處易發生帶狀或點狀瘀點或瘀斑。如有創傷,其傷口愈口緩慢,常伴有繼發感染和出血。本病患者毛細血管脆性試驗陰性。
壞血病是因缺什麼而造成的
1、攝入不足一般動物體內可以從葡萄糖和其他單糖合成維生素C,而人類和某些動物(猴子、豚鼠、鳥類、魚類)體內缺乏合成維生素C所需要的古羅糖酸內酯氧化酶,不能合成維生素C,必須從外界攝入,如果攝入量不足即可導致壞血病。
人工餵養兒容易缺乏維生素C,人乳中維生素C的含量為40~70mg/L,可以滿足一般嬰兒的需要,當然,要保證一定的攝入乳量。而牛乳中的維生素C含量僅為人乳的1/4,再經過儲存、稀釋、加工、消毒滅菌等處理,其維生素C含量所剩無幾。因此,用牛奶、奶粉、乳兒糕、米麵糊等餵養的嬰兒,如不及時補充新鮮蔬菜、水果,或偏食,可造成攝入不足。
2、消化、吸收障礙消化不良和慢性腹瀉時維生素C的吸收減少,胃酸缺乏時,維生素C容易在胃腸道內受到破壞。
3、消耗增加感染、發熱、外科手術、代謝增高和患病時,維生素C的需要量增加。
壞血病治療方法
1、維生素C主要來源是新鮮蔬菜、水果,每天應有足夠的蔬菜攝入量;水果含維生素C
2、要合理烹調,不宜過度煮沸,以免造成大量破壞;維生素C為水溶性,要養成喝菜湯的習慣;
3、成人維生素C的供給量約為每天30毫克,孕婦、哺乳、手術和創傷者應根據醫囑適當增加;
4、必要時可每天補充維生素C片,每次0.1克,每天3次,長期大劑量補充應慎重,有資料表明此並非明智之舉。
總結:這些就是關於壞血病的一些信息,所以生活中的飲食我們應該做到平衡,不可以挑食、不可以不吃蔬菜,否則就有可能出現壞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