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耳畸形應該怎麼辦?別讓先天畸形影響到你
2025-07-21 23:00:11
有些嬰兒在生出來以後出現耳朵畸形的情況,絕大多數都是一側耳朵畸形,但也有兩側都不是正常形態的,在醫學界上把小耳畸形分為三種不同的情況,患者聽力的受影響程度也不同。造成小耳畸形的原因一般都認為在胎兒期間準媽媽服用了藥物或者疾病而導致的畸形,那麼應該怎麼辦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說。
小耳畸形的症狀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的臨床特徵涉及的部位主要是耳廓、外耳道和中耳,內耳往往不受累。按照畸形程度,臨床上最常用的分型為三型:
Ⅰ度:耳廓的大小、形態發生變化,但耳廓重要的表面標誌結構存在,外耳道狹窄,嚴重時外耳道出現閉鎖;
Ⅱ度:最為典型,只存在呈垂直方位的耳輪,呈臘腸狀,外耳道閉鎖;
Ⅲ度:只存留皮膚、軟骨構成的團塊,嚴重者出現無耳。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中耳發育障礙類型多達十餘種,主要為聽小骨、鼓室肌肉和面神經的發育畸形,並且同外耳畸形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小耳畸形的原因
新生兒小耳畸形的發生,可由多種危險因素引起,如準媽媽在孕期採用了先兆流產藥物保胎治療,或是服用了抗感冒或抗生素類藥物,維甲酸類藥物等;準媽媽在孕期長期接觸具有毒性的化學腐蝕劑或射線輻射;母親屬於多產次或高齡產婦,或患有糖尿病、居住在高海拔地區;胎兒出生時體重偏低等。由於胎兒的耳部發育時間很早,常在孕期兩個月末已形成雛形,故這些因素均可能干擾胎兒耳部的正常發育,並可能誘發小耳畸形。建議準媽媽在孕期遠離這些危險因素,以降低寶寶發生小耳畸形的風險。
小耳畸形怎麼辦
小耳畸形的根本治療方法是耳再造。再造耳的標準有:大小正常,形態與對側耳相似,位置與對側對稱,耳顱角對稱,大小和形態的長期穩定,相似的韌性,再造耳皮膚顏色與周圍組織協調,再造耳廓形態逼真,要讓患者感到再造之耳廓是他「自己的」,而不必在生活中時刻小心在意。雖然每一條標準都很正確,但實際操作中很難達到。
小耳畸形的治療重點在於耳支架材料來源和殘耳周圍足夠的無毛髮皮膚組織。耳支架是耳廓再造的基礎,作為耳支架的材料多達40餘種,自體肋軟骨做支架進行耳廓再造成為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支架材。耳後乳突區皮膚薄、彈性好,色澤及質地與耳廓相近,是耳廓再造術中作為覆蓋支架的皮膚的首選來源。
小耳畸形手術什麼時候做
耳朵再造手術時機很重要,是獲得理想手術效果主要的決定因素之一。我們認為綜合肋軟骨發育、耳郭發育以及心理髮育等因素9歲、10歲、11歲是最好的耳朵再造年齡。年齡過小,因其自體肋軟骨發育小、薄、軟,給耳廓軟骨支架的製作帶來影響,從而影響最終的手術效果,而且過早的手術就需要切取更多的肋軟骨,負重的肋軟骨多取一根發生胸廓變形的機率和程度都比年齡大可以少取一根軟骨的要高和重。
但最好在青春發育前完成外耳再造手術,因為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變化大,在青春期前完成對孩子心理髮育影響會小很多。雖然我們已經解決了高齡病人的耳朵再造技術,但最好不要等年齡過大再來手術,隨著年齡的增大,肋軟骨的質地也會發生改變,甚至變黃變脆,增加了耳朵軟骨支架的製作難度。
總結:先天性的小耳畸形嚴重的患者,聽力會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而且外觀影響也比較大,所以家長如果發現自家的寶寶有出現小耳畸形的情況,就需要做好手術的準備,在適當的時期治療清楚還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