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消化道出血的症狀有哪些?認清病狀及時治療

2025-07-21 19:17:11

消化道出現是由多種疾病引發的綜合症,也可因鄰近器官的病變和全身性疾病累所致。患者會出現貧血、暈厥、嘔血、淋巴病變等症狀,嚴重的消化道出血會造成失血性休克甚至窒息影響到生命安全,所以大家在發現有類似的症狀時,就應該馬上去醫院以免因為拖延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

消化道出血的症狀

1、貧血、暈厥:出血量400ml以內可無症狀,出血量中等可引起貧血或進行性貧血、頭暈軟弱無力,突然起立可產生暈厥、口渴,肢體冷感及血壓偏低等。大量出血達全身血量30-50%(約1500-2500ml)即可產生休克,表現為煩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蒼白,四肢溼冷、口唇發紺、呼吸困難、血壓下降至測不到,脈壓差縮小(小於3.33-4kpa)及脈搏快而弱(脈率大於120次/分)等,若處理不當,可導致死亡;

2、嘔血和(或)黑糞:出血部位在幽門以上者常有嘔血和黑便,在幽門以下者可僅表現為黑便。但是出血量少而速度快慢的幽門以上病變可僅見黑便,而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門以下的bing變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嘔血;

3、氮質血症:大量出血達全身血量30-50%(約1500-2500ml)即可產生休克,表現為煩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蒼白,四肢溼冷、口唇發紺、呼吸困難、血壓下降至測不到,脈壓差縮小(小於3.33-4kpa)及脈搏快而弱(脈率大於120次/分)等,若處理不當,可導致死亡;

4、淋巴病變:消瘦,左鎖骨上凹淋巴結腫大、上腹包塊者多見於胃癌;蜘蛛痣、脾大、腹水者多見於門脈高壓胃底食管靜脈曲張破裂;黃疸、膽囊腫大、劇烈上腹痛,嘔血呈條狀血塊,提示肝外型膽道出血;皮膚黏膜出血提示有全身性疾病,如皮膚黏膜尤其顏面、上肢皮膚及口腔、鼻咽部黏膜有毛細血管擴張和毛細血管瘤,見於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

5、中度或大量出血病例,於24小時內發熱,多在38.5度以下,持續數日至一周不等;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1、上胃腸道疾病

(1)食管疾病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消化性潰瘍,食管損傷。

(2)胃十二指腸疾病消化性潰瘍,急性胃炎(非甾體消炎藥如乙醯水楊酸、保泰松、吲哚美辛等或嗜酒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損害),慢性胃炎,胃黏膜脫垂,胃癌,急性胃擴張,十二指腸炎,卓艾症候群,胃手術後病變(膽汁反流性吻合口炎與殘胃炎、縫線引起吻合口與殘胃黏膜糜爛、殘胃癌)。

(3)空腸疾病空腸克隆病,胃腸吻合術後空腸潰瘍。

2、門靜脈高壓

引起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

(1)結節性肝硬化,血吸蟲病性肝纖維化,膽汁性肝硬化等。

(2)門靜脈阻塞:門靜脈炎,門靜脈血栓形成,門靜脈受鄰近腫塊壓迫。

(3)肝靜脈阻塞症候群。

3、上胃腸道鄰近器官或組織的疾病

(1)膽道出血膽管或膽囊結石,膽道蛔蟲病,膽囊或膽管癌,術後膽總管引流管造成的膽道受壓壞死,肝癌、肝膿腫或肝動脈瘤破入膽道。

(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腸胰腺癌,急性胰腺炎並發膿腫潰破。

(3)動脈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腸,主動脈瘤,肝或脾動脈瘤破裂。

(4)縱隔腫瘤或膿腫破入食管。

4、全身性疾病

(1)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及其他凝血機制障礙。

(2)尿毒症。

(3)血管性疾病動脈粥樣硬化,過敏性紫癜,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Rendu-Osier-Weber病),彈性假黃瘤等。

(4)結節性多動脈炎,系統性紅斑性狼瘡或其他血管炎。

(5)應激性潰瘍敗血症,創傷、燒傷或大手術後,休克,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治療後,腦血管意外或其他顱腦病變,肺氣腫與肺原性心臟病,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重症心衰等引起的應激狀態。

消化道出血治療

1、一般治療

臥床休息;觀察神色和肢體皮膚是冷溼或溫暖;記錄血壓、脈搏、出血量與每小時尿量;保持靜脈能路並測定中心靜脈壓。保持病人呼吸道通暢,避免嘔血時引起窒息。大量出血者宜禁食,少量出血者可適當進流質。多數病人在出血後常有發熱,一般毋需使用抗生素。

消化道出血的護理措施

2、補充血容量

當血紅蛋白低於9g/dl,收縮血壓低於12kPa(90mmHg)時,應立即輸入足夠量的全血。對肝硬化站靜脈高壓的患者要提防因輸血而增加門靜脈壓力激發再出血的可能性。要避免輸血、輸液量過多而引起急性肺水腫或誘發再次出血。

3、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止血處理

1.胃內降溫通過胃管以10~14℃冰水反覆灌洗胃腔而使胃降溫。從而可使其血管收縮、血流減少並可使胃分泌和消化受到抑制。出血部位纖維蛋白溶解酶活力減弱,從而達到止血目的。

2.口服止血劑消化性潰瘍的出血是黏膜病變出血,採用血管收縮劑如去甲腎上腺素8mg加於冰鹽水150ml分次口服,可使出血的小動脈強烈收縮而止血。此法不主張在老年人使用。

3.內鏡直視下止血局部噴灑5%Monsell液(鹼式硫酸鐵溶液),其止血機制在於可使局部胃壁痙攣,出血周圍血管發生收縮,並有促使血液凝固的作用,從而達到止血目的。內鏡直視下高頻電灼血管止血適用於持續性出血者。由於電凝止血不易精確凝固出血點,對出血面直接接觸可引起暫時性出血。近年已廣泛開展內鏡下雷射治療,使組織蛋白凝固,小血管收縮閉合,立即直到機械性血管閉塞或血管內血栓形成的作用。

消化道出血的護理

1、休息與體位:大量出血病人應絕對臥床休息。採取舒適體位或平臥位,可將下肢略抬高,以保證腦部供血。嘔血時頭偏向一側,避免誤吸,保證呼吸道通暢。

2、治療護理:迅速建立有效靜脈通道,監測輸液速度及時、準確地補充血容量。給予止血類藥物。輸液開始時宜快,必要時測定中心靜脈壓來調整輸液量和速度,避免引起急性肺水腫。

3、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密切觀察生命體徵的變化。並注意觀察皮膚顏色及肢端溫度變化。注意觀察尿量,準確記錄出入量。

4、心理護理:減輕恐懼心理。患者千萬不要忽視消化道出血。發現染病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為健康加把勁。

總結: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關於消化道出血的基本信息,大家一定要及早的認識這種疾病,一旦病情嚴重起來就會給患者帶來折磨,一定要十分注意自身安全。

同类文章

525心理健康小知識

什麼是心理健康 健康是人類生存極為重要的內容,它對於人類的發展,社會的變革,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變,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那麼,一個人怎樣才算健康呢? 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明確規定:健康不僅是身體沒有疾病,而且應當重視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體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可見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

藥液濃度換算0.04mg等於多少ml

體積單位和重量單位之間是不能直接換算的,ml 是體積單位,而mg則是重量單位,如果液體密度未知,是無法直接換算出來的。密度是以1升溶液中所含溶質的摩爾數表示的濃度,以單位體積裡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即摩爾數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作該溶質的摩爾濃度,又稱該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溶液濃度可分為質量濃度、體

小學生秋季食品安全常識

一、中小學生購買食品應注意哪些問題1、到正規商店裡購買,不買校園周邊、街頭巷尾的「三無」食品。2、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儘量選擇信譽度較好的品牌。3、仔細查看產品標籤。食品標籤中必須標註:產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準號等。不買標籤不規範的產品。4、食品是否適合自

酥咔餅乾真的能減肥嗎

不要糾結這個,並無任何實際意義,根本就沒有什麼減肥藥物,更況且是減肥的餅乾。就當是零食少吃點,餅乾又不是什麼好東西。餅乾就只有兩種用途,墊飢和解饞,其他什麼用都沒有,所謂的猴菇也好,高鈣也好,減肥也好,商業噱頭罷了,真有這功能,就不能算食品和副食了,要歸類到保健品和藥品了,也就是說不能隨隨便便的出

怎麼吃減肥

那要看的決心了,其實吃什麼都可以減肥,只是看你怎麼吃。我以前也比較胖,現在瘦了下來,方法是這樣的:每天必須吃早飯,而且能吃多少吃多少,儘量吃飽,而且以主食為主。中午和晚餐都不要再吃主食了,多吃菜和水果,控制量,尤其是晚餐,只要吃到五分包就可以了。如果晚上餓了,可以加一個水果(香蕉或蘋果)。但切記晚

健康過冬小知識

冬季,氣候寒冷,陰盛陽衰。人體受寒冷氣溫的影響,機體的生理功能和食慾等均會發生變化。因此,合理地調整飲食,保證人體必需營養素的充足,對提高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使之安全、順利地越冬,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應保證熱能的供給。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從而

中藥的煎煮.常識

1、煎藥器皿的選擇。煎中藥時第一件需要注意的事情就是對於煎藥器皿的選擇。在琳琅滿目的眾多熬煮器皿中對於煎藥來說最為適合的就是砂鍋或陶瓷器皿,因為這類的器皿成分相對穩定不易與煎煮的中藥發生化學反應,同時這類鍋更加密實,熬出來的湯藥更濃。最忌用銅鍋、鐵鍋之類的。這類器皿很容易與中藥中的某些成分發生化學反

健康生活方式小知識小手拉大手

大手牽小手 共建美好家園倡議書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當前我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開展得轟轟烈烈,市委市政府又發出了「建設美麗家園,爭做文明市民」的號召。我們作為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要積極行動起來,爭當「美麗家園小使者」,為建設我們的美好家園盡上一份力。我們要讓爸爸媽媽和身

小學生冬季健康常識

1.防冬季身上發癢多穿棉製品多吃菠菜進入冬季很多人身上會發癢,有些人以為這是洗澡不夠乾淨,就用熱水衝洗,哪曉得越洗越癢,身上都抓出血了,還是癢。對付這個毛病,可以儘量穿純棉、柔軟的內衣,保持清潔和寬鬆;多吃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瘦肉、動物肝臟、胡蘿蔔、菠菜和豆製品,少吃刺激性大的食物,如辣椒以及牛

立夏養生小常識簡訊

夏季養生簡訊--可以下載,發送客戶! 1.夏季三月,陽氣旺盛,大自然一片火象。中醫五行理論認為,夏屬「火」,對應心臟,容易出現身體的心火旺盛和情緒的心浮氣躁,因而夏季要特別注重養心。 2.《黃帝內經》指示夏季養生,一定要讓陽氣跑出來,該出汗就一定要出汗。皮膚是人體重要排毒管道,出汗可以有效地幫助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