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垂體瘤症狀有哪些?腦垂體瘤的五大危害
2025-07-20 00:36:09
很多人往往都會忽略生病前的小徵兆,認為是小毛病,殊不知正是因為這些小毛病積累成了大毛病。腦垂體瘤一種良性腫瘤,它最早出現的症狀就是免疫力下降、肢端肥大等,腦垂體瘤帶來的最大的危害就是會影響激素的分泌,使得人們的健康受到各種威脅。那麼腦垂體瘤帶來的危害還有哪些呢?
腦垂體瘤的病因
一、血管因素:垂體腺瘤內血管豐富,形成不規則血竇,血竇壁菲薄,腫瘤體積增大引起局部壓力增高導致血管破裂出血。現代血管造影技術已證實垂體腺瘤內血管比正常腺體的血管細小,直徑不一。在電鏡下觀察這些血管不完全成熟,其基底膜呈破裂或節段狀,血管周圍間隙被血漿蛋白和紅細胞壓縮,這些均是垂體腺瘤出血的基礎。
二、腫瘤類型:泌乳素腺瘤多見,這不僅因為它在垂體腺瘤中較多見,而且由於該瘤體積一般較大,易引起局部血液循環和血供障礙。以往認為垂體卒中多見於體積較大的腺瘤,但目前認為小腺瘤亦可發生,許多微小腺瘤卒中後,臨床症狀不明顯,稱為亞臨床垂體卒中。
三、外部刺激誘發:外傷在患垂體腺瘤時,若頭部受到外力作用,由於頭顱與腦運動速度不一致,腫瘤與腦顱在運動的瞬間發生擠壓或牽拉,導致或促進供瘤血管出血,尤其是腫瘤病理血管。垂體腺瘤放射治療可以使得瘤體內血管增加,增加出血的機會。有實驗表明,雌激素能導致垂體充血,易出現垂體卒中。
腦垂體瘤的早期症狀
1、閉經-溢乳-不孕三聯徵
多見於女性年輕者(20~30歲),男性病例約佔15%。PRL增高至60μg/L時可出現月經紊亂,如月經過少,延期,或有月經但不排卵,黃體酮不足,黃體期不顯著等,隨著PRL進一步增高,可出現閉經,閉經病例多同時伴有溢乳,但大多數擠壓乳房時方流出少量乳汁;也有部分病人不伴有溢乳,其他尚可有性慾減退,流產,肥胖,面部陣發潮紅等,在青春期患病者,可有發育期延遲,原發閉經。
男性可見精子生成障礙,數量減少,活力降低,形態異常,臨床有陽痿,性功能減退,不育,睪丸縮小,少數可有毛髮稀少,肥胖,乳房發育及溢乳(約佔20%)等。
2、肢端肥大
病人的手足,頭顱,胸廓及肢體進行性增大,手,足掌肥厚,手指增粗,遠端呈球形,前額隆起,眶嵴,顴骨及下頜明顯突出,形成所謂「頜突畸形」,牙縫增寬,下頜牙前突較遠,口唇變厚,鼻梁寬而扁平,耳廓變大,帽子,鞋襪,手套經常更換大號,皮膚粗糙,色素沉著,毛髮增多,頭皮鬆垂,多油脂,多汗,女性病人外貌似男性。男性早期性慾亢進,晚期則減退,以致無欲,陽痿,有時生殖器萎縮,兩性均可不育。
3、巨人症:病人(多在15歲以前)早期身高異常,甚至可達2 米以上,且生長極為迅速,體重遠超過同齡者,外生殖器發育似成人,但無性慾,毛髮增多,氣力極大,成年後約有40%的病人可出現肢端肥大改變,晚期可有全身無力,智力減退,毛髮脫落,皮膚乾燥皺縮,嗜睡,頭痛,尿崩等症狀,病人多早年夭折,平均壽命20餘歲。
4、向心性肥胖
病人頭,面,頸及軀幹處脂肪增多,臉呈圓形(稱滿月臉),脊椎向後突,頸背交界處有肥厚的脂肪層,形成「水牛背」樣,但四肢相對瘦小,晚期有動脈粥樣硬化改變。
5、性功能障礙
女性病人70%~80%產生閉經,不孕及不同程度的男性化,如乳房萎縮,毛髮增多,痤瘡,喉結增大及聲低沉等。男性病人則血睪酮降低而引起性慾減退,陽痿,睪丸萎縮等,兒童病人則生長發育障礙。
6、免疫力下降
抗病力減退,皮質醇增多可降低抗體免疫功能,使溶酶體膜保持穩定,不利於消滅抗原,致使抗感染功能明顯減退,如皮膚易患真菌感染,細菌感染不易控制,且往往經久不愈。
腦垂體瘤的五大危害
1、性功能低下:性功能低下是指陽痿、性慾下降,約有 60% 的垂體瘤患者有性功能障礙。
2、內分泌功能紊亂:腦下垂體中的各種內分泌細胞可產生相應的內分泌細胞腺瘤,引起內分泌功能紊亂。在早期微腺瘤階段即可出現內分泌功能亢進徵象。隨著腺瘤的長大和發展,可壓迫、侵蝕垂體組織及其垂體、蝶鞍周圍結構,產生內分泌功能下降症狀。
3、不孕不育:在臨床上泌乳素瘤佔垂體瘤的一半以上,由於垂體分泌的高泌乳素的影響及雌激素的減少,女性患者往往表現為月經量明顯減少、泌乳(與乳頭接觸的內衣變溼),繼而導致閉經、不孕。而男性患者則多表現為鬍鬚變少、女性化、乳房發育、性功能低下、不育等嚴重後果。
4、頭痛:2/3 的患者早期都會出現此症狀,疼痛主要位於眼眶後、前額部及雙側太陽穴附近,程度較輕,呈間歇性發作。由於垂體瘤起源於顱底的蝶鞍內,蝶鞍周圍為密閉的骨質,只有上方覆以韌性的鞍隔,腫瘤直接刺激或生長後造成鞍內壓升高引起頭痛。病人往往感到突然的一次劇烈頭痛後,疼痛明顯減輕或緩解,但如果不進行治療,隨著腫瘤的生長,疼痛還會出現。
5、視力下降、失明:垂體瘤在蝶鞍內可以突破鞍底向下生長,並向兩側侵及顱內的重要血管和神經,但最常見的生長方式是向鞍上發展而壓迫視交叉和視神經,而引起視力下降和視野缺損,患者往往主訴視力下降、看不到兩邊,總撞門邊,進一步發展則會成為失明。
腦垂體瘤的治療方法
1、放射治療:腦垂體瘤能否治好與選擇的腦垂體瘤的治療方法有很大的區別,對垂體腺瘤有一定效果,可以控制腫瘤發展,有時使腫瘤縮小,致使視力視野有所改進,但是不能根本治癒。運用於手術不徹底或可能復發的垂體腺瘤及垂體癌X-刀、R-刀運用於小於3釐米的瘤體,儘管放射治療垂體腺瘤有一定的療效,但臨床上對其劑量、療效,以及對垂體功能低下,視交叉視神經、周圍血管神經結構等的損害尚待進一步研究。
2、手術治療:開顱手術和經蝶竇手術兩種,一種是經額下切除垂體瘤,一種是借鼻腔通道直達垂體瘤。單鼻孔經蝶入路療法有利於腫瘤徹底切除。單鼻孔入路正對鞍底,對鞍上的輻射面較大,而且可以移動窺鼻器的鼻底端,使鞍底前後部獲得良好暴露。單鼻孔入路通過調整窺鼻器和顯微鏡放大倍數及焦距可多角度、多層面清晰直視腫瘤,有利於腫瘤的徹底切除,減少對鞍上組織和蛛網膜囊的損傷並降低術後腦脊液漏的發生率。
3、藥物治療:適用人群廣,普遍適用,人體吸收快,藥物絕大部分進入腦部,常見副作用有噁心、嘔吐、口乾、消化不良、眩暈、體位性低血壓、頭痛、鼻腔不通氣和便秘等。停藥後可能出現高泌乳素血症和垂體瘤體積再次增大。
總結:通過以上對腦垂體瘤的介紹,希望大家能重視這個問題。平時頭痛異常、視力下降時應該及時檢查身體,疾病早發現早治療,不會影響生活以及工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