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炎的怎麼治療?膽囊炎術後飲食注意事項
2025-07-20 11:45:09
膽囊炎的治療手段有很多,慢性膽囊炎伴有膽石者,診斷一經確立,行膽囊切除術是一合理的根本治法。雖然手術效果好但是也要做好術後護理,從出發,,減輕腹肌張力,緩解患者疼痛,聽聽音樂,與人交談分散注意力等等,給予心理支持。在飲食上要忌口,避免暴飲暴食或過度飢餓,儘量做到少量多餐。那麼膽囊炎的治療方法還有哪些?
膽囊炎的病因
根據膽囊炎的臨床表現和臨床經過,可分為急性的和慢性的兩種類型,常與膽石症合併存在。右上腹劇痛或絞痛,多為結石或寄生蟲嵌頓梗阻膽囊頸部所致的急性膽囊炎,疼痛常突然發作,十分劇烈,或呈現絞痛樣。膽囊管非梗阻性急性膽囊炎時,右上腹疼痛一般不劇烈,多為持續性脹痛,隨著膽囊炎症的進展,疼痛亦可加重,疼痛呈現放射性,最常見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處。.......
膽囊炎怎麼治療
1、一般治療
①積極預防和治療細菌感染及併發症,注意飲食衛生,防止膽道寄生蟲病的發生,並積極治療腸蛔蟲症。
②生活起居有節制,注意勞逸結合、寒溫適宜,保持樂觀情緒及大便通暢。
③經常保持左側臥位,有利於膽汁排洩。
④本病若有結石,或經常發作,可考慮手術治療。
⑤應選用低脂肪餐,以減少膽汁分泌,減輕膽囊負擔。
2、藥物治療
(1)急性膽囊炎
①解痙、鎮痛:可使用阿託品肌內注射,硝酸甘油舌下含化、哌替啶(度冷丁)等,以解除Oddi括約肌痙攣和疼痛。
②抗菌治療:抗生素使用是為了預防菌血症和化膿性併發症,通常以氨苄西林(氨基苄青黴素)、克林黴素(氯林可黴素)和氨基醣甙類聯合應用,或選用第二代頭孢黴素如頭孢孟多(頭孢羥唑)或頭孢呋辛治療。抗生素的更換應根據血培養、手術時的膽汁培養和膽囊壁的細菌培養,以及藥物敏感試驗的結果而定。
③利膽藥物:50%硫酸鎂口服(有腹瀉者不用),去氫膽酸片口服,膽酸片口服。
(2)慢性膽囊炎
①利膽藥物:可口服50%古巴酸鎂、去氫膽酸片等。
②驅蟲療法:針對病因進行驅蟲。
③溶石療法:如系膽固醇結石引起者,可用鵝去氧膽酸溶石治療。
3、外科手術治療
行膽囊切除術是急性膽囊炎的根本治療。
①膽囊壞疽及穿孔,並發瀰漫性腹膜炎者;
②急性膽囊炎反覆急性發作,診斷明確者;
③經積極內科治療,病情繼續發展並惡化者;
④無手術禁忌證,且能耐受手術者。慢性膽囊炎伴有膽石者;診斷一經確立,行膽囊切除術是一合理的根本治法。如病人有心、肝、肺等嚴重疾病或全身情況不能耐受手術,可予內科治療。
膽囊炎術後護理措施
1、減輕焦慮
評估焦慮的程度,確定焦慮的原因,護士主動、熱情介紹病室環境、主管醫生與護士、同室的病友,與其建立信任的護患關係。認真傾聽病人的情況,了解其焦慮的原因,予以同情和安慰。針對引起焦慮的因素,有的放矢地幹預,如詳細、準確地向病人解釋疾病的過程、治療方案、手術和麻醉的方式、手術的預後情況,以消除病人對這些問題的焦慮和壓力。如果是疼痛引起,應告訴並向病人示範減輕疼痛的方法與技巧,必要時使用止痛劑。幫助病人解除或減輕身體不適,如嘔吐、瘙癢,給予適當的藥物。鼓勵病人將焦慮說出來,將疑問提出來,並予及時、恰當的解釋。鼓勵與同室病友交流,增強自信心。加強與家屬、朋友的聯繫,激發他們對病人身心、護理的責任感,多給予病人關心照顧,提供安靜舒適的環境。
2、減輕疼痛與促進舒適
評估疼痛的放鬆、性質、持續時間、有無放射痛及其誘因,觀察腹部體徵。嚴密觀察生命體徵、疼痛及腹部情況的變化。如果疼痛持續並發陣發性加劇、腹膜刺激徵明顯、體溫升高、脈搏增快,應警惕膽囊穿孔並作好緊急手術準備。禁食,胃腸減壓,按醫囑給予適當的止痛劑,並觀察和記錄止痛藥的療效。禁用嗎啡,阿託品可減輕Oddi括約肌收縮,減輕疼痛。指導病人減輕疼痛的方法:如翻身、移動或咳嗽時,用小枕頭或手按壓疼痛部位;術前採用胸膝臥位,術後可採用半坐臥位,減輕腹肌張力,緩解疼痛;聽聽音樂,與人交談分散注意力等等。給予心理支持。
3、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評估嘔吐頻率、量、性狀態並記錄。評估胃腸減壓、腹腔引流管引流的量、色和性狀並記錄。嚴密觀察生命體徵變化。記錄24小時出入水量,輸液,補充適量電解質,急性期病人須迅速建立靜脈輸液途徑,適量補充液體和電解質,以保持體液平衡。給予維生素K等止血藥,防止術後出血。
4、預防感染
觀察傷口敷料有無滲液,保持傷口皮膚的清潔、乾燥,及時更換汙染的敷料,嚴格無菌操作。保持腹腔引流管通暢,觀察傷口引流物、分泌物的量、顏色和性狀,並記錄。加強營養,提高機體的抵抗力。術後胃腸功能恢復後,可予少量多餐,進低脂、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易消化的飲食。適當使用抗生素。
5、術後康復指導
術前告訴病人及其家屬術後早期離床活動的目的和意義,使其能理解並積極配合,並督促術後第二日一床活動,防止術後腸粘連。向病人示範和講解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並指導其有意識地咳嗽,預防術後肺部感染。向病人解釋並示範減輕疼痛的方法與技巧。
膽囊炎術後飲食注意事項
1、控制進食總量,每餐應七、八分飽(特別是晚餐),保持體重在理想範圍內。超重、肥胖患者應該減肥。
2、提倡用植物油,避免攝入動物油,儘量少食濃肉湯、濃雞湯、濃魚湯等食物。
3、減少攝入脂肪含量高的堅果類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大杏仁、開心果等。
4、嚴格限制動物內臟、蛋黃、魷魚、沙丁魚、動物腦、魚卵、蟹黃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每周最多吃3~4隻雞蛋。
5、避免暴飲暴食或過度飢餓,儘量做到少量多餐。
6、補充充足的蛋白質,有利於修復因膽囊炎和膽石症引起的肝細胞損傷,可以選擇以魚、蝦、禽、豆腐及少油的豆製品等為主的低脂肪優質蛋白質。
7、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改善患者的代謝紊亂,利於康復。蔬菜、水果還富含膳食纖維,可減少膽固醇形成,減少脂肪和糖的吸收,從而起到減低血脂和血糖的作用。
8、切除膽囊的患者,一定要戒菸戒酒,因為吸菸酗酒都會加重肝臟負擔。少食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如洋蔥、蒜、姜、辣椒、胡椒、咖喱等。
9、烹飪應力求清淡,最好採用清燉、蒸煮、煨湯等方法,避免油炸、燒烤、煙燻、半生半熟的燒煮方法,並儘量少用調味品。這樣才適合手術後膽道功能的改變,減輕消化系統負擔。
10、膽囊切除1個月以後,飲食也不要過於追求清淡,必要的營養補充將有助於早日康復。每天應吃些瘦肉、水產品、魚、豆類食品,如能飲l杯牛奶更好。如不習慣食奶類或魚肉者,可多吃大豆製品及菌菇類,以彌補動物蛋白的不足。
11、術後第2~3天,可視情況給予流質飲食,如米湯、藕粉、果汁等,隨後再逐漸改為脫脂牛奶加甜麵包、大米稀粥、豆腐羹、米糊以及麵食類等。
12、術後兩周內宜進食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流質飲食,如濃米湯、藕粉、豆漿、軟面片、蓮子紅棗粥等,以利人體的消化吸收。
13、避免食用易脹氣食物,不要攝取如蕃薯、馬鈴薯、芹菜、洋蔥、蘿蔔、韭菜、黃豆、竹筍及大蒜、汽水飲料以及酸性的果汁、咖啡、可可等,易引起脹氣的食物。
14、餐後喜歡吃零食的人易患膽結石。飯後吃零食會限制胃腸道的蠕動,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膽汁,而且會妨礙膽汁酸的吸收,使膽汁中膽固醇與膽汁酸的比例失調,膽固醇容易沉積下來,形成膽固醇結石。
15、多喝水,不憋尿。不要憋尿,多喝多尿有助於細菌、致癌物質和易結石物質快速排出體外,減輕腎臟和膀胱受害的機會。
慢性膽囊炎是由急性或亞急性膽囊炎反覆發作,或長期存在的膽囊結石所致膽囊功能異常,約25%的患者存在細菌感染,其發病基礎是膽囊管或膽總管梗阻。根據膽囊內是否存在結石,分為結石性膽囊炎與非結石性膽囊炎。........
總結:膽囊炎手術雖然治療效果好,但是對患者的身體有一定的危害,所以膽囊炎術後的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要保持傷口皮膚的清潔、乾燥,及時更換汙染的敷料,加強營養,提高機體的抵抗力,並指導患者有意識地咳嗽,預防術後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