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患者要按什麼穴位緩解疼痛?推薦幾種治療痛風的簡單方法
2025-07-20 03:43:09
痛風是中老年中常見的一種代謝性關節炎疾病,痛風病患者最怕的就是痛風時的疼痛,那種疼痛感會讓患者徹夜難眠,非常的痛苦。生活質量的提高,痛風的發病率也隨之提高。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會導致痛風。痛風的症狀表現為急性關節炎期、腎病變等。那麼痛風的危害有哪些呢?痛風要注意哪些問題?
痛風的因素
1、遺傳因素:痛風是因為什麼原因而發生的呢,痛風是一種遺傳代謝性疾病,具有遺傳性。患有痛風病的家族裡,如果不調節自己的飲食習慣,就很容易患上痛風。因為體內缺少一種酶,就不能把蛋白質分解。最後結晶成小晶體堆積在關節內,誘發疾病。
2、痛風與肥胖有關:飲食條件優越者易患此病這是痛風病因之一。有人發現痛風患者的平均體重超過標準體重17。8%,而且人體表面積越大,血清尿酸水平越高。肥胖者減輕體重後,血尿酸水平可以下降。這說明長期攝入過多和體重超重與血尿酸水平的持續升高有關。
3、痛風與高血壓有關:痛風在高血壓患者中的發病率為12%-20%,大約25%-50%的痛風患者伴有高血壓。未經治療的高血壓患者中,血尿酸增高者約佔58%。
4、 痛風與高血脂症有關:痛風患者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少數有高膽固醇血症。
5、痛風與糖尿病有關:糖尿病患者中約有0.1%-0.9%伴有痛風,伴高尿酸血症者則佔2%-50%。
6、性別因素:男人比女人易患痛風,男女發病比例為20:1。並且,女性患痛風幾乎都是在絕經以後,這可能與卵巢功能的變化及性激素分泌的改變有必然的關係。這是引起痛風的原因之一。
7、 不良的生活習慣:現在的年輕人夜生活過多,得不到充分的休息,生活毫無規律,這樣會使人體的代謝紊亂,從而使尿酸失常,引起痛風。
痛風的症狀
1、症狀期:顧名思義,在這個階段,可以說患者可以幾乎沒有任何生理上的不適,唯一能夠判定他們患有痛風的指標就是血液中尿酸含量呈持續性或波動性的增高。
2、急性關節炎期:患者常常會在半夜,因為腳趾、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指關節、肘關節等處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而被痛醒。並且患者會發現,這些關節的正常功能有了明顯的障礙。測量體溫時會發現溫度有升高。
3、痛風石及慢性關節炎期:發病的關節會出現腫脹、僵硬、畸形,就像石頭一樣,不對稱,大小也不一致。多見於耳朵輪廓、腳趾、手指間等地方。
4、腎病變:90%以上的痛風患者都伴有腎臟的病變,早期表現為偶發性的蛋白尿,隨著病情的加重,就會轉變為持續性蛋白尿,夜間起夜次數增多,再發展下去就是腎功能不全,甚至會因為腎衰竭而死亡。
20%左右的痛風患者則會出現尿酸性的尿路結石。如果不及時治療,結石反覆造成損傷時,就有可能會合併感染,引起腎炎,對腎臟造成近一步的損害。可以說,這個病變對於人體所帶來的傷害是相當嚴重的。
5、高尿酸血症與代謝症候群: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也往往合併有糖尿病、冠心病等代謝症候群,痛風會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這就大大增加了痛風患者心肌梗塞、腦梗等疾病發作的風險。
痛風的危害
1、關節殘疾
體內的尿酸升高,超出人體承受的範圍,尿酸會形成結晶沉積在關節、皮膚、血管等地方,容易出現炎症。痛風反覆發作導致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又會導致發作更加頻繁,間歇期縮短。疼痛逐漸加劇,受累的關節以膝、踝、肘關節多見,嚴重者可累及肩、髖、脊柱,很容易誘發關節的破壞與畸形,導致關節殘疾。
2、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尿酸並發出現
高甘油三酯血症(HTG)是我國發病率較高的高脂血症。隨著人民膳食結構的改變,HTG發病率逐年上升。
HTG不僅可以伴發高尿酸血症,還可以引發糖代謝異常,進一步加重冠心病、動脈硬化、糖尿病等疾病。因此,脂、尿酸、糖代謝異常交互紊亂越來越引起人們關注。
高脂血症有很高的高尿酸敗血症發生率。HTG患者中82%伴有高尿酸血症,而痛風患者75%~84%有HTG。
3、損傷腎臟
痛風患者體內的尿酸比較高,大量的尿酸鹽在腎臟內沉積,最終導致腎病變。據WHO統計,1/4的痛風患者會出現腎功能衰竭,發展為嚴重的尿毒症。
4、痛風石
痛風石的形成是長期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組織損傷的結果,是痛風的特徵性病變;沉積在關節囊,影響關節活動;可導致骨「鑿孔」樣損害,嚴重者可導致骨折。關節脫位及畸形;痛風石破潰後,不易癒合,極易導致截肢悲劇。
5、危及生命
單純的高尿酸血症及一般的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本身並不會直接造成病人死亡,往往是因為並發其他疾病。比如痛風造成的腎臟病變,少數的痛風患者在痛風急性發作時血尿酸明顯升高,可在短期內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而導致死亡。
治療痛風的簡單方法
一、經常活動關節,沒事多活動你的手指和腳趾,膝蓋和肘部,做做伸展運動,這會趕走尿酸結晶在關節處的沉著。
二、痛風的治療在日常可用肉桂5克研成粉狀,伴蜂蜜20可服下,按摩關節痛處,一般30分鐘可減輕疼痛。
三、晚上臨睡前用痛風手足泡浴劑泡泡腳,至少30分鐘,不但對痛風的治療有好處,還可減輕疼痛,並讓尿酸結晶重新溶解排出體外。
四、尿酸在鹼性環境中容易溶解,所以應多吃蔬菜、水果、堅果等鹼性食物。可採用周期性植物性飲食,如黃瓜日、西瓜日、蘋果日等。
按什麼穴位能解痛風之痛
1、公孫穴
對治療痛風也非常有好處。古人認為:肝木為公;木生火,心火為子;火生土,所以脾土為孫。公孫穴是脾經的絡穴,從這裡通向胃經,奇經八脈的衝脈也與之相通,所以視為公孫。它在第一蹠骨基底部的前下緣,赤白肉際的地方。
2、隱白穴
在我們大腳趾的內側有一個穴位叫隱白穴。痛風病人可能很熟悉,它就在痛風石的位置,大腳趾腫脹了,鞋穿不進去、磨了的地方、疼痛的地方就是隱白穴。它在大腳趾的趾根底部的橫緣和豎緣交叉點的位置,和我們趾甲緣的位置很近。
3、太白穴
再往下一點是太白穴,它也是痛風石經常會傷害到的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最容易形成尿酸鹽結晶。在我們第一蹠骨小頭的後面,大腳趾和腳連線的地方,腳背和腳心連線的地方,也就是赤白肉際的中間,就是太白穴。
痛風病人的注意事項
1、制每天總熱能的攝入,少吃碳水化合物。此外,還要少吃蔗糖、蜂蜜,因為它們含果糖很高,會加速尿酸生成。蔬菜中的嫩扁豆、青蠶豆、鮮豌豆含嘌呤量高,也要限制食用。
2、制蛋白質的攝入,多選用牛奶、奶酪、脫脂奶粉和蛋類,它們所含嘌呤少。
3、吃鹼性食品,如蔬菜、馬鈴薯、水果等,可以降低血和尿液的酸度。西瓜和冬瓜不但是鹼性食品,而且具有利尿作用,對痛風患者更有利。
4、免飲酒。酒精具有抑制尿酸排洩的作用,長期少量飲酒還可刺激嘌呤合成增加,尤其是喝酒時再吃肉禽類食品,會使嘌呤的攝入量加倍。
5、椒、咖喱、胡椒、花椒、芥末、生薑等調料均能興奮植物神經,誘使痛風發作,應儘量少吃。
痛風病人不能吃什麼
1、最主要的痛風的保健原則就是少吃脂肪,因脂肪可減少尿酸排出。痛風並發高脂血症者,脂肪攝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20%至25%以內。
2、大量喝水,少吃鹽也是痛風的保健原則之一,每日應該喝水2000ml至3000ml,促進尿酸排除。吃鹽量每天應該限制在2克至5克以內。
3、限制嘌呤攝入。嘌呤是細胞核中的一種成分,只要含有細胞的食物就含有嘌呤,動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較多。患者禁食內臟、骨髓、海味、發酵食物、豆類等。
4、禁酒。少用強烈刺激的調味品或香料。酒精容易使體內乳酸堆積,對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誘發痛風。另外,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藥物。
5、忌食火鍋,這是因為火鍋原料主要是動物內臟、蝦、貝類、海鮮,再飲啤酒,自然是火上添油了。調查證明:涮一次火鍋比一頓正餐攝入嘌呤高10倍,甚至數十倍。
總結:通過以上小編的介紹,大家對痛風應該有了相應的了解。大家在平時飲食中一定要注意,禁酒、忌吃火鍋、大量喝水,少吃鹽,保持一個好的生活習慣,這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