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病的原因有哪些?風溼病的三大危害 風溼病的早期症狀
2025-07-20 15:52:09
風溼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它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對於患者來說是比較痛苦的疾病,風溼病引起的原因主要是風、寒、溼、熱諸邪自外而入,侵犯人體,還有跌打閃挫,關節扭傷,外力損傷等原因,導致了氣血阻滯、淤血凝聚。風溼病常見的症狀有大熱、關節痛、頸肩痛、腰背痛、足跟痛。那麼風溼病的預防方法有哪些呢?
風溼病的原因
1、外因外因主要是風、寒、溼、熱諸邪自外而入,侵犯人體。若氣侯變化失常、寒暖不調,或久居潮溼之地,或冒雨涉水、宿野含涼均可受邪致病。臨床上常把風氣勝者稱為「行痺」。
2、產生風溼病的內因痺病的內因主要是正氣虛弱,臟腑功能失調,導致了外邪乘虛而入。正氣不足多與體質虛弱,勞逸失度,或經期產後體虛有關。
3、導致風溼病發生的外傷除內因、外因之外,還可見於外傷致痺。多見跌打閃挫,關節扭傷,外力損傷等原因,導致了氣血阻滯、淤血凝聚,從而出現肌肉、筋脈、關節局部的腫脹、疼痛,麻木不仁
風溼病的早期症狀1、發熱是風溼病的常見症狀,可為低熱、中等度發熱、也可為高熱,往往可表現為不規則的發熱,一般無寒顫,抗生素無效,同時血沉快,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成人斯帝爾病、急性嗜中性發熱性皮病、脂膜炎等均可以發熱為首發症狀。
2、疼痛是風溼病的主要症狀,也是導致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風溼病的疼痛中,起源於關節及其附屬結構的疼痛最為常見,然而肢體和軀幹部位的疼痛也可見於 內臟和神經系統病變。關節痛、頸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風溼病的主要表現,有時還伴有關節的腫脹。類風溼性關節炎常有對稱性的關節腫痛,手指關節、腕 關節尤為明顯;強直性脊柱炎有腰背痛,休息時加重,可伴有足跟痛、紅眼;風溼性多肌痛有頸肩痛、肢帶肌的疼痛及肌無力。
3、皮膚黏膜症狀: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多肌炎、白塞病、脂膜炎、乾燥綜合症可有皮疹、光敏感、口腔潰瘍、外陰潰瘍、眼部症狀、網狀青紫、皮膚潰瘍等。
4、雷諾氏徵:指(趾)端遇冷或情緒激動時出現發白,然後發紫、發紅或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嚴重的可有皮膚潰破,可見於硬皮病、類風溼性關節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
5、肌肉可有肌肉疼痛、肌無力,肌酶升高、肌電圖表現為肌原性損害等,如皮肌炎/多肌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6、系統損害:有些風溼病特別是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等可有多個器官的損害,如表現為心臟炎(心包炎、心肌炎、心內膜 炎)、腎臟損害(蛋白尿、血尿、浮腫、高血壓、腎功能衰竭)、血液系統(白細胞減少、紅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容血等)、呼吸系統(間質性肺炎、肺動脈高 壓、胸腔積液)、消化系統(肝功能損害、黃疸)等。
7、常有自身抗體:抗核抗體、抗ds-DNA抗體、抗ENA抗體、抗血小板抗體、抗心磷脂抗體、類風溼因子等。
風溼病的危害
1、對特殊的風溼病而言,特別是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等能夠造成多器官受損,其主要的表現是心臟炎(心包炎、心肌炎、心內膜炎)、腎臟損害(蛋白尿、血尿、浮腫、高血壓、腎功能衰竭)、血液系統(白細胞減少、紅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容血等)、呼吸系統(間質性肺炎、肺動脈高壓、胸腔積液)、消化系統(肝功能損害、黃疸)等。
2、風溼病早期的患者症狀不是很明顯,通常表現為關節腫脹、肌肉疼痛、口乾、眼乾等等,不易引起患者的注意,因此很容易引起誤診,耽誤病情的話,可能會造成患者關節變形、致殘、免疫力下降,並對心臟、腎臟等器官造成嚴重傷害,嚴重的可能導致死亡。
3、風溼病患者癱瘓在床,不僅自身難受,還給家庭帶來很多負擔,需要家人來照顧他們的日常生活。風溼病會給患者的家庭帶來無法抹滅的痛苦折磨,因為風溼病的治療過程比較漫長,患者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使很多健康的家庭支離破碎,一些貧困地區的風溼病患者更是欠下大量債務,給整個家庭帶來陰霾。
風溼病的危害有很多,主要是因為這種疾病的併發症比較嚴重,有些併發症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因此,在患上風溼病之後,要及時到正規性的醫院接受診治,並且做好平時的保健護理措施,注意控制併發症,避免給自己產生更大的影響。
如何預防風溼病
1、避免風寒溼邪侵襲
人們在生活中要注意對自己身體的保護,避免身體受到寒冷和潮氣的侵襲,並且還要避免淋雨。關節部位要注意保暖,不穿溼衣、溼鞋等。秋季氣候乾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2、加強鍛鍊
人們在生活中還要經常的鍛鍊身體,鍛鍊身體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和身體的新陳代謝,所以對於提高身體的抗病力是有著很大的作用的。生活中可以做像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這些等運動。
3、注意勞逸結合
患者在生活中還要注意勞逸結合。當身體比較疲勞的時候身體的抗病能力會比較差,所以已患上此病。飲食要有節、起居要有常,勞逸結合才是強身保健主要的措施。
4、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
有一些患者是由於精神受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而誘發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後,情緒的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是很有效的風溼的預防方法之一。
風溼病的飲食禁忌
1、過酸、過鹹類食物要少吃。比如:花生、白酒、白糖以及雞、鴨、魚、肉、蛋等等。這些酸性食物攝入過多,超過體內正常的酸鹼度值,則會使體內酸鹼度值一過性偏高,使乳酸分泌增多,且消耗體內一定量的鈣、鎂等離子,而加重症狀。同樣,若吃過鹹的食物如鹹菜、鹹蛋、鹹魚等,會使體內鈉離子增多,而加重患者的症狀。
2、海鮮類食物要少吃。比如,魚、蝦、海參、海帶等等。這類食物尿酸含量大,被人體吸收後,容易在關節中形成尿酸鹽結晶,使風溼骨病關節症狀加重。此外,這些食物還容易引起變態反應、誘發過敏、加重病情。
3、少吃甜食。糖類易致過敏,可加重關節滑膜炎的發展。從傳統療法角度來看,關節炎日久不愈,常以溼熱多見,糖類及脂肪會助溼生熱,加重病情。 風溼骨病患者的病程一般都較長,如果患病後忌口太嚴,長年日久,也會影響營養的吸收,對疾病的康復不利。
4、高脂肪類。脂肪在體內氧化過程中,能產生酮體,而過多的酮體,對關節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因此患者不宜多吃高脂肪類食物,如牛奶、肥肉等,炒菜、燒湯也宜少放油。
總結:以上小編介紹了一些風溼病的相關知識,希望大家能了解並且及時的進行預防。人們在生活中要注意對自己身體的保護,避免身體受到寒冷和潮氣的侵襲,關節部位要注意保暖,還要經常的鍛鍊身體,鍛鍊身體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和身體的新陳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