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損傷最常見的有幾種?跑步菜鳥都該知道的六大注意事項!
2025-07-19 18:57:09
跑步是一種很有效的健身方式,也是有效減肥的一種有氧運動,但是光知道跑步有哪些好處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全方面了解跑步的利弊,就如跑步最常見的損傷有哪些?在跑步過程中我們該注意哪些方面?下面,小編搜集了一些相關知識,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跑步損傷最常見的有幾種?膝蓋損傷:髕骨關節疼痛綜合症一般叫跑步膝,是膝蓋傷髕骨(膝蓋)下面的軟骨出現問題所致.特別注意:約40%的跑步損傷未膝蓋損傷。這種損傷容易在長跑中/後、長時間坐著、或下坡、下樓梯後引發。 腳後跟受傷:足底筋膜炎,該病疼痛症狀最明顯,足跟到腳尖的肌腱、韌帶的細微撕裂或炎症。病因是在負重過大、行走或跑步過程中,足底肌肉受到巨大衝擊,引起局部肌肉勞損導致局部足底筋膜發炎。特別注意:那些有嚴重高足弓或嚴重扁平足的跑步者容易受傷。足底筋膜炎恢復時間通常需要6個月,根據情況不同也會有3個月到1年的情況出現。 大腿後部傷痛:摑繩肌損傷,通常這個問題的發生是因為這些肌肉比較弱——常常太長或者太短。特別注意:有些跑友中的股四頭肌比他們的摑繩肌強壯太多,這樣會讓他們面臨受傷。
小腿酸痛:脛骨應力綜合症,指沿著脛骨,您小腿正面大骨頭的疼痛。疼痛的原因是脛骨,和在肌肉和脛骨之間的連接組織被使用過度。特別注意:一般的症狀是都是沿著小腿內側隱痛,酸痛或疼痛,或伴隨微腫。穿不合適的跑鞋和不正確的常規訓練都容易引起脛骨應力綜合症。若你是扁平足,要選擇一雙支撐型的跑鞋。 大腿外側從臀部延伸到膝蓋有痛感:髂脛束綜合症,通常會出現膝關節外側疼痛的情況,並且痛感時輕時重,大腿完全彎曲或者完全伸直時痛感最強。特別注意:臀部肌肉力量弱的人群容易出現這種症狀,若增加裡程太快,特別是做太多戶外運動或下坡跑的話也會出現這種症狀。 骨折(小腿、足底、足跟):應力性骨折,是一種過度使用造成的骨骼應力性骨折損傷,當肌肉過度使用疲勞後,不能及時吸收反覆碰撞所產生的震動,將應力傳導至骨骼,可引起小的骨裂或骨折。特別注意:在發生應力性骨折前,跑步者通常會感到局部部位疼痛,這種疼痛在休息和走路時還不嚴重,但是一跑起步來就加劇,這通常也是診斷應力性骨折的最主要指標。
跑步愛好者該知道的六大注意事項!1、選擇合適跑鞋專業跑鞋真的特別重要。一般如果是公路跑,因為路面比塑膠跑道硬很多,對膝蓋的衝擊力很大,應該選擇專業的具有減震功能的跑鞋,特別是跑有上下坡的路段,對膝蓋的衝擊就會更大,建議根據路況考慮入越野跑鞋,不然肯定得跪。可以根據腳型、路況、體重等對應選擇不同牌子的對應跑鞋。2、跑步前一定要做熱身及拉伸如果跑步之前沒拉伸開,肌肉特別容易受傷,所以跑步前一定要做充分拉伸。而且,一開始跑會注意速度,跑個5-8分鐘的配速7.5km/h,感覺稍微熱身開了才會開始加到正常速度。3、跑步後放鬆肌肉跑步後放鬆非常重要,大約跑2小時以後,充分放鬆肌肉,才能夠更好地恢復,不然肌肉處於疲勞狀態,下次跑很容易受傷。放鬆肌肉對於膝蓋疼痛是預防性質的,會有幫助。4、適時補充關節補劑
跑步量大的同學,膝蓋很可能會受到損傷,所以同步最好吃上合適的補劑。5、加強核心肌群訓練膝蓋疼很多時候還跟跑步姿勢很有關係,如果發力的位置不對,膝蓋的受力就會很強,很容易受傷。掌握正確的跑步姿勢,落地方式,而且學會要用腹部核心發力,而不是單純依靠腿部發力。6、受傷一定要馬上停下來!一般來說,膝蓋剛開始感到疼痛的時候,馬上停下來,對膝蓋附近肌肉進行放鬆,慢走一會,再跑跑,如果膝蓋還是疼痛,馬上停止,放鬆拉伸,靜養幾天再恢復訓練,一般就不會有什麼事了。 好可怕,以前小編也喜歡跑步,但是以前跑步可不知道有這麼多要注意的,難怪那時候跑一次就感覺膝蓋腳踝都痛得不行,辛虧沒廢,以後要多多注意些健身方面的知識了,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跑步的一些相關知識,想了解更多保健知識,請關注中國太極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