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冬季要謹防體溫過低
2025-07-16 13:08:08
在醫學上老年人的體溫如果持續徘徊在35攝氏度以下就被稱之為「老人低溫症」。低溫症老人因為身體機能的退化導致體內的產熱也變少,因此身體的溫度會降低,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皮膚血管也會變得反應遲鈍不能很好的收縮,因此會丟失比較大的熱量,體溫自然會降低。老年人冬季要謹防體溫過低,否則對生命會產生危害。
1、老年冬季低溫症的形成一般需要數天時間。當老人體溫降到35-36攝氏度時,一般自己還能訴說寒冷,但有嗜睡、無精打採的症狀;若體溫低於35攝氏度,就可能出現意識障礙,此時老人的皮膚往往表現蒼白,摸上去有冰涼的感覺,有時還可發現紫癜或水皰,面部常腫脹,肌肉僵硬,很少有寒戰反應,甚至還會出現呼吸心跳減慢的症狀,如不及時採取措施,可以發展到心跳驟停。
2、預防「老人冬季低溫症」,首先要注意老人的保暖,除了禦寒衣被要充足外,老人的居室溫度最好保持在20攝氏度左右,睡眠時,床上要採取一些保暖措施(如使用電熱毯、熱水袋加熱被窩等)。其次,要鼓勵老年人冬季多參加一些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做廣播操、種花養鳥等等。
3、在飲食方面,老年人冬季應多進食一些高熱量的食物,但不宜多飲酒,有些人以為飲酒可以禦寒,其實是錯誤的,因為飲酒只會幫助身體散熱,酒後會倍覺寒冷。
4、如果是症狀較輕的低溫症老年人平時可以注意保暖措施,儘量讓老年人的身體變得溫暖,如果採取的措施沒有效果就應該立刻送老年人去醫院進行專業的治療。小編提醒大家如果老年人患上冬季低溫症那麼像冬眠靈、安定、甲基多巴、阿米替林等藥物不要服用。因為這些藥物會讓老年低溫症的病情變得更加嚴重,所以服用這些藥物之前應該和醫生商討,如果可以服用應該少用,最好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