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脫習慣枷鎖作文
2025-02-06 03:51:09
導語:「人支配習慣,而不是習慣支配人,」這位鋼鐵巨人的這句話一直深深的影響著我。小編整理掙脫習慣枷鎖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掙脫習慣枷鎖
「人支配習慣,而不是習慣支配人,」這位鋼鐵巨人的這句話一直深深的影響著我。
我是很能睡懶覺的,但是我從本心是不希望這樣,因為這不僅能浪費我很多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在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和減弱自己的生命效率。
但是我的這種習慣已經根深帝固了,仿佛這條懶蟲有一種堅貞不渝的精神,用它鋒利的牙齒將我肯噬掉一樣。
「自我意識的成熟,就意味著理性的成熟」。我還是比較喜好周國平的這句話,有時候我們被一種壞習慣所支配時,我們確全然不知,並且對我們這種習慣的正確性深信不疑。
所以我們首先要有自我意識,這就需要我們每個人認清我們自己,其實這一直被哲學家認為最難的問題,更何況我們平凡人呢?每當想到這個問題我都一愁莫輾。
那麼我們即然不是聰明智慧的哲人,也不是高尚精神的詩人。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做一個反省的「罪人」呢?這好象是基督教宗教問題。
不對,宗教的目的是超託,我們當然沒有那能力,還是想想別的吧。
我常常自言自語,我都認為自己有病,因為我對自己認何的思想和行為從本心感到懷疑,難怪自己沒自信!
我曾讀到一則有趣的寓言,說「一個小孩在看完馬戲團的精彩的表演後,小孩注意到一旁的大象,問父親:「為什麼它的腳上只繫著一條小小的鐵鏈呢?難到它無法掙開那條鐵鏈嗎?父親笑了笑耐心為孩子解釋;是的它掙不開鐵鏈,在大象很小的時候,馴養師就用這小鐵鏈來系住它,起出它也想逃脫,可是幾次只後都不行,只好甘心受那鐵鏈的控制,而不在逃脫了」。
我們不就是這頭大象嗎?我們已經被壞習慣的枷瑣瑣住了,我們要想擺脫它,就必須要找到智慧的鑰匙。
那智慧的鑰匙就是讓我打破自己的常規思維,找到自己幸福的家。
我們不就是這頭大象嗎?我們已經被壞習慣的枷瑣瑣住了,我們要想擺脫它,就必須要找到智慧的鑰匙。
那智慧的鑰匙就是讓我們打破自己的常規思維,找到自己幸福的家
第二篇:掙脫習慣枷鎖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題記
地球無時不刻在運動,時間無時不刻在飛馳,因此,萬物永不停息,大海奔騰咆哮。而在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日序交替中,我們全然的習慣了這個世界。一切就變得如此自然。
習慣了,自然了。時間便向列車飛馳而過。在這過程中,你可曾覺得自己忽略了些什麼?
無論是春天、夏天還是秋天,隨處可見綠茵茵的小草,一片一片的形成了一張張地毯。如此美的風景,卻幾乎沒有人會去欣賞,這就是因為人們已經習慣了這一切!
因為無人去欣賞,所以人們往往會忽略發掘小草生命的偉大,可知小草堅韌不拔的精神,可知小草經過了多少奮鬥才會成長!難道真的是因為習慣就容易忽略?真的是因為習慣就不會去發掘生活的美好?
在我小的時候,母親無時不刻的在嘮叨我。日復一日,這就成為了我的習慣,體會不到母親的苦心。於是,我便煩躁的回應母親:「知道了,知道了!」絲毫不去注意這其中的意義何在。
不曾發覺自己已經漸漸長大,母親不再嘮叨,我卻突然感到難以適應。驀然回首,母親為我操勞了多少!而我又忽略了多少!不曾發現母親的腰已慢慢彎下,不曾看到母親的臉上已布滿皺紋,不曾注意母親的頭髮中摻雜了一絲銀白,不曾體會母親為我付出了多少愛!想起這些事,才發覺,自己忽略的有多少。難道習慣了就是原因?當一個人習慣了這一切時,就只會默默沉浸其中,就只會在其中靜靜徘徊。
也許習慣在不經意中帶走了一切的雜塵與哀愁,風景就會變得萬分美麗。可是你是否想過,在這被帶走的雜塵與哀愁中,會有更加美麗的風景?
習慣,一切都變得理所應當。不會去想為什麼街道會變的如此乾淨?不會去想為什麼會有一座座高樓矗立?不會去想為什麼天空會這樣湛藍?不會去想為什麼路邊的風景會如此美麗?不會去想為什麼母親的雙手為何變得如此粗糙,老師的語音又為何沙啞?
在我看來,習慣的力量是無窮而微妙的,倒是更像慢性毒藥,日積月累,藥力慢慢散發,習慣後,藥性已經滲入五臟六腑,人就不由自主地跟著習慣走了。
當一個人習慣了這一切時,就只會自己一個人沉浸在這習慣的世界,一切都變得平淡,一切都變得無味。從此,社會停止了前進的步伐,科技停下了探究的腳步,人類永遠的徘徊在這已經習慣的世界裡,一再重複著熟悉的鏡頭。在這看來,習慣又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
因此,我們應當掙脫習慣的枷鎖,逃離習慣的束縛,體會生活的美好,領悟人生的真諦,聆聽生命的凱歌,感謝世界的多彩!
第三篇:掙脫習慣枷鎖
一隻鳥被關在一個破損的籠子裡卻不敢飛出來,這是為什麼呢?它認為自己就是被禁錮在籠子裡,殊不知,禁錮就是:你以為你做不到。
昆德拉曾說:生活是顆長滿可能的樹。所以沒有什麼禁錮我們。陶淵明衝破了世俗的禁錮,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淡與閒適;李白衝破了官場的禁錮,有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豪邁與壯闊。有時,不是外界禁錮了我們,是我們用「不能」給自己的心上了一道枷鎖,讓我們甘于禁錮。所以只有衝破禁錮的枷鎖,才會飛向自己的藍天。
金晶的腳在小時候被上了一道枷鎖,但她並沒有因此而安于禁錮,而是用雙手為自己打造了一片藍天,作為擊劍運動員,她不甘示弱,作為火炬手,面對「藏獨」分子的威脅,她更是誓死捍衛。她打破了雙腳行動不便的枷鎖,衝出了禁錮,向人們展現了一個美麗的堅強女孩。
試想,如果金晶安于禁錮,她的生活會是怎樣呢?她會是一個處處需要別人幫助的殘疾人,而她衝出了禁錮,變得自立自強。
李桂林,陸建芬所教的學校,是一處只有「天梯」能通往的山上。面對腳下山路的禁錮,他們並沒有退縮,而是用自己對教育的忠心,衝破了「天梯」的禁錮,克服了環境艱苦,生活清貧的心理障礙,數十年如一日的攀爬、接送,讓知識在最貧瘠的土地上發芽。
如果沒有李桂林夫婦的衝破禁錮,也許那個叫「二坪村」的小村莊,至今還會是一個無人知道的「文盲村」。
面對哥德巴赫猜想,陳景潤打破思維的禁錮,進行逆向思維,終於將之攻克;面對中國人在短跑項目上是「東亞病夫」的禁錮,劉翔堅定信念,終登世界跨欄巔峰;面對聾啞的禁錮,邰麗華堅持不懈,衝破心靈的禁錮,呈現給人間絕美的舞蹈。
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到的,打破陳舊觀念,固有知識,絕壁上也會長出松柏,鹽鹼地也會開出鮮花,沙漠中也會發現希望的源泉。正如IBM總裁所說的那樣:只要打破禁錮,那麼大象也能跳舞。
那隻關在籠子裡的小鳥,希望的大門已經為你打開,打開心靈的禁錮吧,你將重新飛向自由的藍天。打破禁錮的枷鎖,擁有的將會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