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公司電腦預裝中國產作業系統
2025-01-12 16:47:08
美媒稱,上周,戴爾宣布它在中國銷售的電腦42%現在都預裝「中標麒麟」,這是由中國設計的作業系統,著眼於搶奪Windows在中國97.2%的市場份 額。據美國彭博新聞社網站9月21日報導,這是一個引人注目的銷售變動——對於在過去15年間一直謀求挑戰Windows卻未果的中國來說是個好消息。然而,這也提醒人們:技術的發展依然比北京控制它的努力要跑得快。
報導稱,中國政府迫切希望開發國產作業系統是出於擔心微軟和其他軟體開發商在其產品中植入有可能被美國政府所利用的安全漏洞。愛德華·斯諾登的爆料自然加劇了這種疑慮。自2001年以來,中國政府一直為這一努力提供補貼。戴爾公司控制著約11%的中國個人電腦(PC)市場,主要銷售對象就是這些大機構。
與此同時,政府希望本土設計的作業系統能充當創新平臺從而帶動國內軟體產業。然而,北京在作業系統開發方面投資不菲,卻收效甚微。據賽迪顧問公司稱,2014年中國產作業系統的市場總額只有區區5100萬美元,2017年也許會增加到6800萬美元。
報導稱,後來成為「中標麒麟」的項目於2004年在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啟動,直到最近才顯示出光明的發展前景。跟其他國產作業系統一樣,其技術落後於外國競爭對手:「中標麒麟」到去年年底還無法運行騰訊QQ,該程序只有在Windows和Mac OS上能夠良好地運行。「中標麒麟」的坎坷經歷表明了一個更大的問題:專門針對中國受眾設計的軟體必然會更容易在操作時出現錯誤,能支持的程序較少。
更重要的是,雖然政府機構可能仍依賴臺式機,但絕大多數中國人不再使用。截至2014年,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的中國人已經超過使用電腦上網的人。而且,隨著國產移動應用軟體的激增,這個差距越來越大。事實上,儘管政府已經在投入資源開發個人電腦作業系統,中國民營企業卻在為快速增長的移動計算領域生產出世界上一些最具創新性且大受歡迎的軟體。騰訊微信尤為出眾。
報導稱,「中標麒麟」不是這一大躍進的組成部分。的確,如果政府最關心的是安全性,那麼,支持一個粗糙卻安全的作業系統情有可原——儘管這項技術並未從微軟搶走很大市場份額。但是,如果中國想成為創新中心,那麼,把政府資源浪費在不能參與全球競爭的技術上是毫無意義的。政府不如採取措施創造有利於創新的環境,首先就是更好地執行智慧財產權保護法。從長遠來看,那更有可能使中國更強大、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