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庭娛樂事業被蠶食後,AIO一體電腦的未來將由誰書寫?
2025-06-11 05:33:11
一體電腦曾經是 PC 市場中一個備受歡迎的分類,All In One 的設計理念在家庭電腦處於高速發展狀態的時代給很多消費者眼前一亮的感覺。相比傳統的臺式機,它有著更高的集成度,無需複雜的接線,開機即用;相比昂貴的筆記本,它有著更大的屏幕、更好的性能表現;AIO 的設計也更貼近家居,最早脫離了傳統 PC 傻大黑粗的設計語言。這些特點俘獲了許多以娛樂為目的購買電腦的家庭。
當時間來到 2019 年,電腦已經不再是每個家庭的必備產品,手機、平板、遊戲機甚至電視盒子都取代了電腦作為家庭娛樂設備的作用,這也是過去幾年中 PC 市場不斷萎縮的重要原因之一。隨著 PC 市場的回暖,筆記本和臺式機市場的競爭變的更加激烈,這時看起來沒有太多廝殺的 AIO 市場又成為了一些廠商的切入點,那麼 AIO 一體電腦的未來將由誰書寫呢?
AIO 產品現狀,消費者構成
我們在京東上以「銷量」作為排行依據,分別觀察筆記本、臺式機以及一體機三大品類的數據。
京東商城 筆記本商品 銷量排行
京東商城 臺式機商品 銷量排行
京東商城 一體機商品 銷量排行
由於我們無法得知產品的真實銷量,所以這裡用評論數來判斷產品的銷售和關注度情況,在銷量排名前五的產品中,筆記本共有 71 萬條評論,平均每款產品有 14.2 萬條評論,五款產品的平均售價為 5614.6 元;臺式機共有 27.9 萬條評論,平均每款產品有 5.58 萬條評論,五款產品的平均售價為 4919 元;一體機共有 12.37 萬條評論,平均每款產品有 2.474 萬條評論,如果包含 13488 元的 iMac,五款產品的平均售價為 5616.8 元,如果不計算 iMac 的售價,另外四款產品的平均售價為 3649 元。
從總評論數以及平均評論數上來看,筆記本的關注度最高,遠超臺式機和一體機,臺式機次之,一體機關注度最低。
從產品平均售價來看,排名前五的筆記本均價 5614 元,排名前五的臺式機均價 4919 元,去掉價格差異過大的 iMac 後,排名前五的一體機均價僅為 3649 元。也就是說,大部分消費者購買筆記本和臺式機的預算要遠遠高於一體機。
一體機中銷量業內知名、同時也是我們今天提到的最貴的產品是蘋果的 2017 款 iMac,而它的評論數量僅為 2.7 萬,也就是說這個頁面下的 7 款產品從開賣到現在經歷了一年多的沉澱才累計了 2.7 萬個評價。
2.7 萬個評價中,只屬於這款產品的評價數量僅為 9500。這意味著排名在它之後的商品的評價數量全部都低於這一數字,也就是說,一體機銷量前五的產品的全部評價數量還不足 50000,我們逐一查證後,發現這個數字僅為 27400。
從產品構成來看,筆記本銷量排行前五的產品中包含了三款遊戲本和兩款輕薄本,五款產品均是性價比突出的產品,主要面向的群體為學生、白領等年輕人;臺式機銷量排行前五的產品則更偏向商用客戶,五款產品中有四款主打商務辦公,而且這四款的售價中均包含了顯示器,購買門檻非常低;一體機排名前五的產品比較複雜,其中既包含了主打設計的 2017 款 iMac,也有著面向普通家庭用戶的一體機,還有價格非常便宜的主打辦公的產品,購買一體機的用戶呈現兩極分化態勢,以設計為主要目的的消費者願意花更多的錢購買產品,以辦公為主要目的的消費者則能省則省。
結論如下。
購買 AIO 的消費者有三種主要目的:設計、家用娛樂、辦公,相對於筆記本和臺式機都多出了一個維度。
購買 AIO 的消費者對價格更為敏感:即便是選購昂貴的設計電腦,也不會選擇新款,而是退而求其次選擇上一代旗艦,另外四款產品的平均售價僅為 3649 元,在三大 PC 品類中排名最低。
AIO 優勢劣勢解析
AIO 的優勢在於它的一體化設計理念,它將屏幕、音箱、計算單元、I/O 單元等等配件全部集合到一起,更高的集成度意味著更為緊湊的 ID 設計,AIO 對空間的佔用與同尺寸的顯示器相當,只需外接鍵盤滑鼠就可以使用。相對於傳統臺式機繁雜的接線,AIO 更為簡約,更能夠融入到家居環境中。
但 AIO 的優勢也僅僅止步於此了。
圖/iFixit 拆解 iMac Pro
相對於臺式機,AIO 幾乎沒有升級空間,即使同樣使用了可更換的硬體,如果廠商沒有預留升級窗口,普通用戶也很難拆開自行升級,因為 AIO 集成了一塊較大的屏幕面板,拆卸過程中很可能會碰到屏幕面板,導致顯示異常。另外,有一些 AIO 設計比較精密,將屏幕與後蓋一體封裝,想拆機必須先拆卸屏幕,這樣的機器我們更不建議拆機。與筆記本相對寬鬆的售後政策不同,AIO 一旦拆機就會失去保修。
不能升級也就意味著,AIO 的生命周期有限,尤其是配置比較低、比較便宜的產品(從京東的銷售情況來看,這類產品佔了很大一部分)。如果是臺式機,當硬體性能遭遇瓶頸時,可以考慮升級,就算不能升級,消費者也可以保留顯示器,只對主機進行升級,而 AIO 的屏幕卻無法單純地當做顯示器使用(在不做 DIY 的情況下)。
前文已經提到,AIO 的優勢在於集成度比較高,可以契合家居環境。但這一優勢相對筆記本來說並不明顯,筆記本擁有更高的集成度——不外接鍵盤和滑鼠就可以正常使用。曾經 AIO 憑藉著搭載桌面平臺晶片的優勢,在性能上可以碾壓筆記本,但隨著 CPU、GPU 工藝架構的不斷進步,今天的移動端晶片在日常應用中絲毫不遜於桌面平臺,這時筆記本相對於 AIO 的缺點僅剩屏幕尺寸這一條。
AIO 的未來將會由誰書寫?
AIO 目前主要有三種應用場景,分別是家用娛樂 、辦公以及專業設計。
電腦作為家用娛樂中心設備的時代已經過去,作為娛樂工具,手機、平板、遊戲機以及電視盒子已經搶佔了 AIO 的地位。AIO 一體電腦作為娛樂工具,在便利性、上手難度兩個方面已經不具備優勢。
作為辦公工具,AIO 仍然可以發揮其大屏幕、強擴展性、接駁簡單的優勢,但如果 AIO 作為企業級的辦公 PC,仍然會存在硬體維護方面的問題,比如無法快速更換配件,升級困難等。所以 AIO 或許更適合作為個人用戶的固定辦公設備,而不是企業級用戶,但相對來說,筆記本更適合個人用戶作為辦公工具使用。
作為設計工具,AIO 的售價將會非常昂貴,更好的屏幕、更好的硬體、更好的散熱以及更好的設計都讓設備的成本直線上升,無論 iMac 還是 Surface Studio 都存在這個問題。但是 AIO 超高的集成度將會讓廠商帶來更有創意的設計,比如 Surface Studio 的可摺疊觸控屏幕,讓用戶可以在各種不同的屏幕角度下自由地使用電腦進行設計,結合 Surface Dial 讓設計工作變的更加高效。
從某種程度來說,AIO 完美契合設計電腦的應用需求,優秀的屏幕色彩表現、足夠的性能、出色的外觀設計和創新的使用形態既是 AIO 的優勢,也是設計工作者對電腦的要求。蘋果的 iMac Pro 和微軟的 Surface Studio 完美契合上述的四個特性,雖然售價昂貴,但是仍然有工作室和個人用戶選購,這說明設計工作者是願意為好產品買單的。
設計工作者對電腦的要求更苛刻,選購電腦的預算更高,更新周期更短,這三個特性正好彌補了 AIO 設備的短板。所以我們的結論也很簡單,AIO 設備的未來將由設計類電腦引領。對廠商來說,針對普通用戶的 AIO 已經難現當年榮光,不要在此寄予太大希望並投入過多精力,筆記本和臺式機領域其實有更多發揮空間。
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如果沒有特定的需求,用一臺屏幕素質比較好的顯示器結合筆記本或者臺式機使用其實是更好的方案,無論視頻影音,還是遊戲、辦公,都有很多設備可選,它們有更好的便攜性或更好的性能,綜合成本和使用便利性都會好於 AIO 一體電腦。
本文編輯:李佳輝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