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平板PC創新技術溝通會,揭秘多屏同色研發歷程
2025-05-17 06:55:09
當我們手握各種數碼產品,享受技術進步帶來的優質體驗,你是否好奇推動技術發展的原因?相信至少對很多男生來說,我們都曾有過這種疑問。
2月9日,華為在武漢舉辦華為平板和PC創新技術媒體溝通會,華為終端BG平板與PC產品線總裁王銀鋒與多名華為技術專家、生態夥伴參與圓桌論壇。向媒體深入淺出講解華為構建的六大技術核心標準,包括美學、顯示、連接、交互、性能與音頻,進而形成體系化的提升用戶體驗。每個領域都有相關實驗室,用嚴謹的技術手段來實現體驗的提升。
作為華為生態全家桶的用戶,筆者個人非常關注的是顯示領域。華為在2022年推出多屏同色顯示技術,讓生態用戶在多產品切換時都能看到相同的色彩,這項技術對專業辦公人士非常重要。華為的多屏同色讓體驗變得更便捷,但簡單背後往往是複雜的技術。
在圓桌論壇上,華為平板與PC系統架構工程科學家甄海濤介紹了華為多屏同色技術方案。華為首先要確立標準,行業普遍採用的是1931年的CIE1931標準,已經跟不上當下技術發展,最終華為率先採用全新CIE2015的色彩校準。相比舊標準,CIE2015-10deg曲線創新性引入「觀察者錐細胞光譜響應模型」,相當於在校準標準裡把人眼生理特徵進行建模,讓顏色輸出更加接近人眼所見,同色之前得先保障觀感的真實。
此外華為根據CIE2015色彩校準,自研3D lut算法與自研了色彩管理軟體,並將算法引入平板、PC以及手機全系產品中,成為首家攻克跨屏色彩顯示一致性難題的廠商,也讓消費者在Windows陣營有了跨屏顯色一致的產品可供選擇。以PC產品為例,為了保障消費端品控的一致性,華為在產線首次引入工業級光譜測試儀進行逐臺校色,保障每塊屏都是純正的原色全面屏。
尤其是一些創意工作者、視覺內容共組綜合、藝術創作者,對於屏幕色準都有較高的要求。但是在如今多設備,多場景,或者僅僅是多顯示器辦公時,不同設備、不同顯示器有色差將會非常影響工作。而華為的多屏同色可以不用再藉助第三方軟體與設備,對每塊屏幕進行一一校準,也不用再擔心因為切換設備而導致色彩有差異。多屏同色技術的出現,讓這些對顏色要求嚴苛的專業辦公用戶有了更加自由、高效的辦公體驗。
隨著支持多屏同色的新品越來越多,華為已經實現「全場景+跨終端」一致的屏幕色彩體驗,無論是OLED還是LCD屏幕,無論是旗艦還是中端產品用戶均可享受多屏同色的技術紅利。這或許也能解釋為何在2022年平板PC行業整體出貨量下跌的情況下,華為系產品卻實現逆勢增長,核心還是技術驅動產品力提升,最終得到了市場的一致認可。
公開數據顯示,2022前三季度華為筆記本市場份額增長了120%,平板更是拿下主流檔位份額頭部。銷量背後的支撐就是華為持續性的技術投入,這也是華為數萬名研發技術人員努力的結果。此外華為也帶動供應商協同發展,讓屏廠、模組廠、晶片廠、材料廠都聯動起來打造更好的屏幕,創造一個精彩真實的現實世界。
除了技術研發與創新外,華為也格外注重產品品質的測試與打磨。華為核心產品線基本都是全球上市,必須要滿足全球各地複雜的環境需求。我們在武漢研究所看到僅環境可靠性實驗室與機械可靠性實驗室就超2000平米,華為平板PC的原型機都要在此經過嚴苛測試。
多終端辦公已經成為當今職場的常態,隨著產品不斷發展,未來的手機、平板將會在更多場景中扮演更重要的辦公角色。那麼多設備自由、便捷連接,高效數據流轉的智慧辦公,必然會成為辦公場景的主流。
通過對於消費者需求與市場發展的精準把握,華為在幾年前就已經著手布局智慧辦公產業,通過底層技術革新體驗,從使用場景出發挖掘核心需求,如今已經實現了設備協同與生態融合的智慧辦公產經,為智慧辦公產業指出了發展的方向。
引用華為終端BG平板與PC產品線總裁王銀鋒的話來說:「華為將繼續聚焦科技創新,引領智慧辦公走向更深、更遠的路。」我們作為媒體、同時也是華為的用戶,和大家一同期待華為平板PC能夠將更多創新技術落地到產品,引領設備協同和生態融合,持續提升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