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式太極拳相關問答全集
2025-07-30 16:19:08
一. 66式太極拳的「攬雀尾」式動作與楊式太極拳同一動作有何差異?
66式太極拳套路中所有「攬雀尾」式在搠、捋、擠、按四勢技法練習上與楊式太極拳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在步法上有所區別。楊式太極拳的「攬雀尾」式在一個弓步姿勢上重心前後移換完成四勢,而66式太極拳的「攬雀尾」式的步法加入了孫式太極拳的跟步靈活的練法。
二.6 6式太極拳「轉身推掌」式與4 8式太極拳的「轉身推掌」式是否相同?
二者動作完全相同,但動作完成的次數與方位不同。48式的「轉身推掌」式練4次,每次在一個斜角方位上完成,而66式的「轉身推掌」式練3次,每次在兩個斜角方位上完成。
三. 66式太極拳的「白蛇吐信」式與48式太極拳同一名稱動作是否一樣,有什麼要點?
2個套路的「白蛇吐信」式名稱雖然相同,但技法完全不一樣。66式太極拳的「白蛇吐信」式與楊式(88式)太極拳一致,三體式步撇拳-弓步推掌-虛步衝拳,3個連環動作連貫而成一式,第一動可以發勁,一般練法是用意不用力,不發勁的。48式太極拳的「白蛇吐信」式是
2個連續歇步推掌動作組合,動作柔緩、均勻,沉肩、垂肘、活腕特徵明顯。
練習66式太極拳「白蛇吐信」式要注意第一動的虛步(其實是三體式步)撇拳的步型,落胯、斂臀、松腰、扣膝,重心落於兩腳的後三分之一與前三分之二交界處,前後二腿承受體重比例約為三與七之比。手法動作右撇拳高與頭面平,右臂順肩,左掌按於胸前,靠近
右肘彎內側。第二動則在重心前移成弓步的同時要稍向右旋腰,帶動左掌推(攔)出,右拳收回,置右腰旁。第三動,重心後移,左腳收回半步成右虛步時,也要注意同時稍向左旋腰,帶動右拳衝出,左掌成側立掌收回,置右肘內側。眼神要配合動作。演練時,第一動亦
可以短促發寸勁,主宰於腰而形於手,使抖彈勁達於拳頭撇擊。
四. 「上步右擠」式有什麼手法,怎樣抓住要點練好?
「上步右擠」式在「搬攔捶」式之後,整個動作在手法上順纏——順時針轉方向劃弧共3個圓,大、中、小圓相套疊(如圖5-29)。
大圓為開始動作時重心後坐右腿上,前面動作衝拳的右臂拖回,拳邊變掌邊向右向下劃弧,經腹前翻掌心向上穿託。同時腰向左轉撇左腳,重心移至左腳,右腳向前上一涉,右前臂漸向前掤出。接下來的中圓猶如吳式太極拳的;「攬雀尾」式動作,弓右腿,左掌繼續扶於右前臂前端,。雙掤臂平圓運動繞至右前方,重心再後移坐左腿,右肘彎曲,右掌在右肩前成正豎掌。腰略向左轉,右腳尖內扣,同時重心再前移,右臂前伸少許,推出右掌,右掌隨即內旋小圓轉腕成刁手。
做好本式主要抓住上述的3個劃圓動作,連貫做好,手法、身法、步法緊密配合,前進、後退保持身型中正安舒,不可做成前後搖晃。同時要注意肩部無主動動作,任何時候均應松沉。
五. 「金雞獨立」式的2次獨立步過程,步法上是進步還是退步?
楊式(88式)太極拳和66式太極拳都有同樣動作的2次「金雞獨立」式,但前者兩式之間是向後退一步的,後者則是向前上一步的。所以66式太極拳的連續2次「金雞獨立」式同孫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的「金雞獨立」式一樣,向前上一步,而不保留楊式太極拳向後退步的練法。
六.「撤步右分腳」式前是否還有一個「高探馬」式?
66式太極拳在套路的編排上, 「右分腳」式前沒有一個「高探馬」式的架式。但由第2個「金雞獨立」式下來,是左腳向斜後方退步,同時右手穿過左臂斜向前抹出,然後接下來分腳。這只是一個動作過程,由一個式到另一式的過渡,並非定式姿勢。如48式太極拳,由右分腳向左分腳過渡也用了穿、抹的劃弧動作。
七.凡作分腳或蹬腳、踹腳之前是否先要作特別的屈膝深蹲動作?
太極拳運動的基本格調是比較平穩,除了「下勢獨立」式和一些跳躍動作顯得有身型的起伏外,運動時體位沒有特殊的變化。任何一個流派太極拳,分腳、蹬腳、踹腳、擺蓮等等腿法動作之前都沒有作準備姿勢的深蹲動作的,66式太極拳同樣也沒有深蹲抱手的過程。
本式是撤步時的動作過程包括在「右分腳」式內,故稱為「撤步右分腳」式。在分腳前雙手抱合的動作過程,右腳收回是腳尖點地成丁步,而不是成開立步的。這與簡化太極拳、88式太極拳和48式太極拳都是一致的。
八. 「掩手肱拳」式如何才做得好?
66式太極拳的「掩手肱拳」式吸收陳式太極拳的動作 編入。手法上有2次摺疊,由前招「摟膝打捶」式開始, 重心後移,右腳外撇,左腳內扣,面向南偏東成右橫襠 步。同時右拳向後抽回經腰向右後上方劃弧翻拳心向上, 左手亦同步向左前仰掌劃弧,雙手平肩側舉——可以簡稱 為「襠步仰拳舉掌」的分解動作。接下來是「馬步按拳」 式,重心稍左移成右半馬步,雙臂同時卷屈內翻,在胸前 會合,左掌橫掌按右拳背壓於
小腹前。然後,重心繼續左 移成左橫襠步,同時雙臂又再伸展倒舉成仰拳舉掌。之 後,重心往回移動落於雙腳間右三分之一與左三分之二交 點上成右半馬步,雙臂亦同時卷屈並外旋,在胸前相合, 左掌向上託右拳背,沉於小腹前疊抱。此時是蓄勁已足, 然後左旋腰碾腳成左弓步,右臂被腰腿勁策動向前擺,以 拳背側向襠前彈擊;左手則沿腹前,移置於左腰側抱拳, 拳心向上。
總之,要掌握住動作的蓄髮規律,蓄勁時前後2次仰 拳舉掌都是橫襠步,先右橫襠步,再左橫襠步。又2次成 右半馬步按拳與抱拳,才完成蓄的過程。半馬步抱拳之後,左旋腰碾腳蹬右腿成左弓步,全身勁力就集中於右拳彈擊而出。可以很好地體現「蓄勁如彎弓,發勁為放箭」的特點。
九. 「小擒打」式前面的「蓋步插掌」式是單式動作嗎?
66式太極拳套路在「掩手肱拳」式之後就是「小擒打」式。這一招式來自陳式太極拳,基本上保留其動作過程。 「蓋步插掌」式是其前招動作,與下面是不可割裂的,陳式太極拳對此有明確的要求。而從套路的編排上把它分為「蓋步插掌」式,更利於初學的人記憶和練習,但破壞了動作過程的連貫性,改變了原來招式的技擊意識。所以在這裡最好不要將「蓋步插掌」式看成是單個招式。當然,原來陳式太極拳的「小擒打」最終是以雙掌逆纏發
勁,用掌根同時斜擊對方,而66式太極拳則改為「左拿右衝」式,把擒與打的概念更明朗化。48式的「上步擒打」式也由此而衍生。
十. 「如封似閉」式手、步、身法如何協調?
66式太極拳的「如封似閉」式是活步動作,步法上與楊式太極拳同一動作不一樣,身、手、步的協調性要求更高。其協調規律如下:
(1)右腳向前跟步時小臂交叉收回,簡稱為跟步脫手。假定對方將自己的右腕扣拿住,我則以左手順右肘下方向前套扣對方作扣拿動作的手腕,同時配合右肘下沉後引將右手從對方的扣拿中脫出。——運動過程至重心落於右腳坐實,左腳跟同時漸漸離地,雙手分開,掌心對肩為止。
(2)出步下按。左腳向前出一步,腳跟著地,同時雙掌內旋,沿胸壁下按至腹前。
-(3)弓求前推。重心前移